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224章 打样!文书处理大师沈子珩即将上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4章 打样!文书处理大师沈子珩即将上线

    第224章 打样!文书处理大师沈子珩即将上线
    十月十五日,近午时。
    小万历连下三道御旨,处理治河争议。
    第一道旨,命工部派遣特使前往泗州调查高家堰对泗州与祖陵的具体影响情况。
    第二道旨,命钦天监前往泗州查看祖陵风水,若水淹祖陵的可能性较大,朝廷将考虑迁祖陵,迁泗州之民。
    第三道旨,告知河漕总督潘季驯,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治河工程照旧,一切以民生为先。
    这三道旨下达后,朝堂百官都感到甚是意外。
    没想到小万历为了治理河漕,竟生出了迁祖陵、迁泗州之民的想法。
    但目前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
    若祖陵被淹的可能性较大,若钦天监得出迁陵无损龙气的说法,官员们还真没有理由阻止迁陵,阻止迁泗州之民。
    虽然这两件事施行都比较费劲,但相对于常年反复的治河救灾费用,还是非常划算的。
    前两日上奏攻击潘季驯治河的官员。
    有一大部分都是利益驱使,希望借此阻碍治河,来保障他们在河漕之事上继续谋取私利。
    此举直接敲碎了他们的小算盘。
    待泗州知州与乡贤士绅们知晓朝廷这三道旨意,估计有一部分人要哭爹喊娘了,他们不但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反而要为泗州之民的整体利益做出牺牲。
    此事大概率会在年底才会调查出结果。
    百官知晓小万历这番决定必然是内阁三大阁臣支持的,外加反对的理由不足,故而无人再提出异议。
    ……
    十月十六日,清晨。
    沈念身穿一袭崭新的、绣着孔雀补子的三品绯色官袍,在殷正茂的陪同下,来到了户部衙门。
    自沈念在九月底擢升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后,仅在十月初三那日,在户部看了一下自己的办事厅,不到半个时辰就离开了。
    因户部官员前期罢工了数日,恢复正常后都较为忙碌,殷正茂还未曾来得及向沈念引荐户部的官员。
    不过,因沈念身在翰林,又担任了十个月的票拟检详官,对户部中层官员基本都了解,只是见到有些人,认不出脸罢了。
    今日算得上沈念在户部正式就职。
    接下来的每个月,沈念都会选择在下半月搬到户部办公,至于待多久,则取决于有多少政务需要处理。
    ……
    片刻后,户部衙门前厅。
    殷正茂将户部一众在衙的中高级官员和部分胥吏都聚集起来。
    户部主责:管理人口土地,征调赋役税收,供给禄饷,总督仓厂,管理库藏。
    常驻户部衙门之官主要是十三清吏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户部各类大库的提举、库使、以及一些负责日常事务的胥吏。
    因殷正茂在内阁办公。
    当下总领户部之事的乃是户部左侍郎刘斯洁。
    殷正茂站在最中间,年岁比殷正茂还要大一岁的刘斯洁与沈念分站左右。
    殷正茂看了一眼沈念,笑着道:“诸位,这位是谁,不需老夫再详细介绍了吧!”
    “参见右堂大人!”堂下诸官纷纷朝着沈念拱手。
    根据官场敬称,尚书与侍郎同在,本衙下官称呼左右侍郎分别为左堂大人和右堂大人,若出衙门,尚书不在,则直接敬称为:部堂大人。
    沈念这个二十九岁的正三品侍郎官,当下已是朝野皆知。
    “诸位免礼!我初到户部,还有许多事情不了解,需大家协助,接下来咱们一起努力,争取让所有人的考绩都更上一层楼,争取每次都能圆满完成陛下交待下来的任务!”沈念客气地说道。
    随即,户部诸官自报身份。
    又经一番寒暄过后,户部前厅就剩下殷正茂、刘斯洁、沈念、还有两名正五品的郎中,一个名叫庞善,一个名叫冯轩。
    殷正茂朝着沈念道:“子珩,接下来你先在衙内了解政务,由刘左堂具体安排,庞郎中和冯郎中助你办公,有不决之事,便问刘左堂,在户部,九成之事,我都要听他的。内阁还有事情,老夫便先走一步!”
    “没问题!”沈念笑着说道。
    户部左侍郎刘斯洁,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为人低调务实。
    曾抵制过严嵩,拒绝过藩府贿赂,乃是《万历起居注》的主要编撰者,户部的账册文书,没有刘斯洁不知道的。
    他擅于做账不擅于做官,不然可能早就入阁了。
    这些,沈念皆有所了解。
    依照朝廷的安排。
    户部左侍郎主管户籍、田赋、财政政策。
    户部右侍郎,地位位于左侍郎之下,侧重于漕运、仓储、盐课、边饷的管理。
    沈念在日后处理户部政务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左侍郎刘斯洁。
    当下,全国丈田的主要统筹指挥者,正是刘斯洁。
    刘斯洁自入前厅后,便一直面无表情,沈念感觉到对方似乎不是很欢迎自己。
    殷正茂离开后。
    沈念朝着刘斯洁拱手道:“左堂大人,接下来晚辈全听您的安排。”
    初到户部,沈念将姿态放得非常低。
    刘斯洁语气平淡地说道:“沈大人,户部与翰林院可不一样,翰林院能说会写就成,然在户部做官,是要下狠功夫的,若沈大人有兴趣,可将近期漕运的开支分类汇算一番,若无兴趣,让庞郎中、冯郎中去做,交给沈大人检查即可,这样可能更有效率!”
    沈念从刘斯洁的话语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因全国丈田,当下的户部可谓是六部最为忙碌的衙门,左右侍郎也是要理账做汇总文书的。
    此话暗藏深意。
    其实是在问沈念入户部到底是来镀镀金,还是真心来户部做事的。
    若来镀金,那凡事交由下面人去做就行,若真心做事,那此事就应该亲力亲为。
    沈念略一思索,便明白刘斯洁为何会对自己不冷不热了。
    户部事忙。
    刘斯洁非常想让朝廷派遣一个如他一般能踏实做事的右侍郎,携手做事。
    而沈念从从五品的翰林侍讲学士直接跳到正三品,虽然能说会道,擅于出谋划策,但户部汇总账目清单,需要的是有经验,能坐得住的人。
    即使不用拨弄算盘,也是要将诸多数据账目记在心间的。
    而沈念,又是君前记注,又是日讲经筵,又是编史撰文。
    事务颇多。
    他明显觉得,沈念来户部就是镀金的,事不一定干,但绝对是要占功劳的。
    没准儿过上半年又转其他衙门任侍郎,甚至直接入阁了。
    户部别的官员感觉沈念前途无量,会想办法巴结沈念。
    但刘斯洁却根本不在乎。
    若不是因他对全国丈田以及接下来的一条鞭法感兴趣,早就致仕,回家养老了。
    沈念缓了缓,道:“此乃右侍郎之公务,我来汇算吧!”
    “好,明日午时前交给我,庞郎中与冯郎中会全力协助你!”
    说罢,刘斯洁便离开了。
    他的冷漠,不是在给沈念一个下马威,而是他确实很忙。
    一旁的户部郎中庞善朝着沈念说道:“右堂大人,您莫介怀,左堂大人做事向来如此,干脆果断,没有虚言,有我二人相助,您一定能准时完成任务!”
    “对,有我们在,明日午时前完成汇算清单,只需今晚晚放衙片刻而已!”冯轩紧跟着说道。
    这两人对沈念极为尊重。
    沈念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拒绝这二人相助。
    他初来乍到,必须先了解任务量与难度,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将其按时汇算出来。
    ……
    片刻后,沈念的侍郎厅内。
    三名文吏列于一侧,还有两名负责端茶送水、磨墨跑腿的胥吏站在厅门口,随叫随到。
    约一刻钟后。
    庞善与冯轩带着两名文吏将大半竹筐文书搬到厅内,然后对其分门别类,摆放在沈念的桌前。
    庞善说道:“右堂大人,这一摞是朝廷今年七月、八月、九月批给河漕的粮食,这一摞是折漕银,还有这一摞是漕船建造册,这一摞是河工银册……”
    “地方河漕官已将这些账目汇总,但是咱户部还需整理出一份更直观展现河漕供给的账目并与往昔的账目对比,撰写出一个汇算文书,呈递内阁。”
    “左堂大人已拟好模板,我们需要做的是汇总账目,与往昔的汇算文书对比,展现出此三个月与往昔的差别,何处使银多,何处使银少,何处出现亏空,都需有所解释……”
    沈念一边听,一边翻阅着桌子上的文书。
    很快,他就明白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沈念翻看了一下刘斯洁提供的模板。
    这类文书,他在内阁呈递新政成果时,经常见到,沈念本以为并不复杂,没想到纯粹是体力活。
    要完成此文书,就必须将桌子上的文书都认真阅览一遍。
    沈念预估,他若想在明日午时前完成任务,今晚定然会熬大夜。
    他看向二人,道:“户部诸多汇算文书,都是这样整理出来的?你们是不是经常熬夜?”
    “是!”庞善与冯轩同时点头道。
    沈念想了想,道:“此事完全交给你们做,何时能做完?”
    “啊?”
    庞善与冯轩都有些发愣。
    沈念明明答应要亲力亲为,而他们的任务本是辅助,怎么突然就变成要他们去做了!
    冯轩率先反应过来,道:“大概……大概要近子时了!”
    沈念缓了缓。
    “今日,你们来做此事,本官不参与,务必在子时之前交给我,然后我……我再熬夜修改一番!”
    “是!”二人互视一眼,脸上的委屈一闪而过。
    他们想到沈念可能会因汇算枯燥劳累,而指使他们做。
    但是没想到沈念不但一点都不做,反而准备在二人做完后,夜半再进行修改。
    二人做完,最多就是增加或删减几句话,半个时辰即可,根本无需熬夜。
    沈念如此做,显然是为了领功。
    他们辛苦做事,功劳却全是沈念的。
    二人没想到沈念竟如此无耻,但后者官高权重,二人也不敢说些什么。
    “将这些文书都拿走吧,你们去一旁偏厅汇算!”沈念看向一旁的文吏,又道:“你们将户部近期的汇算文书都搬过来,越多越好,本官要检查一番!”
    “是!”一旁的文吏齐齐拱手。
    冯轩在心中喃喃道:“唉!户部来了个不但不干活而且还准备找茬挑刺的侍郎官,我们接下来要倒霉了!”
    不多时,冯轩与庞善率先在侍郎厅侧厅,带着三名文吏忙碌起来。
    而沈念品着香茗,则是翻阅起户部近期的汇算文书。
    看上去。
    前者忙碌而疲惫,后者轻松且惬意。
    ……
    午后,左侍郎厅。
    刘斯洁通过一名文吏之口,得知沈念将汇算任务交给了冯轩与庞善且在检查他曾经做过的汇算文书,不由得黑了脸。
    “言而无信,怕苦怕累,明明答应了老夫,还令两个郎中去做,他甚至一点都不参与,看来老夫以前高估他了,这样的人,不配任户部侍郎,待明日中午,他交差之时,老夫先痛斥他一番,然后再拟奏疏弹劾!”
    至于沈念检查他的汇算文书,刘斯洁丝毫不惧。
    他认为沈念可能是在找他的把柄,但刘斯洁有自信,他的汇算文书若有缺漏,那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的汇算文书都有缺漏。
    当下地方官府的所有账目、数据、汇算文书,用的都是刘斯洁创造出的模板。
    ……
    亥正时分(22:00),户部衙门。
    一脸疲惫的冯轩与庞善将整理过的汇算文书交到了沈念手中。
    在殷正茂与刘斯洁的引领下,二人做事甚是细致。
    这样的文书,沈念即使直接交到刘斯洁手里,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沈念看罢之后,不但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面露喜色,夸赞他们,反而眉头紧皱地看向二人。
    “刚才,本官见户部许多房间都是灯火明亮,你们是经常熬夜熬到现在吗?”
    “是,此刻,左堂大人还没有走呢,我们自然不敢走!”庞善如实回答道。
    沈念微微摇头。
    “这样做事,会将人累出病来的,以后绝对不能这样干,你们回去吧,本官再将这份汇算文书整理整理!”
    “是!”二人拱手,离开了侍郎厅。
    刚走到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冯轩就忍不住开口抱怨道:“这个……这个右侍郎也太过分了吧,拿着咱们的成果,他假装熬夜,然后明日称都是他熬大夜做的,这……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这与咱们听闻的那位小阁老,完全就不是一个人啊!”
    “是啊!他这样造假,左堂大人不可能不知,看明日午时,左堂大人如何说吧,我们也有我们的职责任务,以后不能再这样被他驱使了!”庞善说道。
    ……
    近子时。
    户部左侍郎刘斯洁走出左侍郎厅,发现沈念厅内的灯依然亮着,不由得撇嘴道:“年纪轻轻,便学会了演戏,他走不远的!”
    刘斯洁知晓沈念是来户部镀金的。
    沈念若勤勤恳恳,即使不能为户部做出很大贡献,但只要不瞎指挥,影响户部诸官做事,他便不会说什么。
    毕竟沈念是靠着一条条新政妙计爬上去的,一直都不以“勤勉务实”著称,干不了户部之事,实属正常。
    但他没想到沈念不但不做事,还想抢户部官员的功劳、苦劳。
    刘斯洁已经准备好,明日便写奏疏弹劾沈念。
    ……
    阿嚏!阿嚏!阿嚏!
    右侍郎厅。
    正在忙碌的沈念突然连打了三个喷嚏,他喃喃道:“谁在骂我?”
    沈念之所以临时改变主意,将他的任务全交给庞善与冯轩,不是偷懒,更不是做不了。
    而是他看到了当下户部汇算文书的缺陷。
    他准备在今夜制定出一套更有效率的汇算模板,让从省府州县到六部的官员皆省时省力,让小万历与内阁看起来也舒服便捷。
    让户部官员从此后无需熬夜。
    不然,从全国丈田到一条鞭法的施行,户部与地方负责此事的主官胥吏,绝对要累病累死一大批。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