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其他小说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016章 036 保和殿赐宴(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16章 036 保和殿赐宴(下)

    赐宴开始以后,索洛维约夫倒是坐的很端正,他得看看作为主人,而且地位更高的嘉庆皇帝都要做什么。
    在清朝,之前有个乾隆皇帝,那是不喜欢他那边还没停你就撂筷子的。
    或者说,有时候大门进来迈那只脚进来,他心情不好的时候都要找茬。
    不过嘉庆这边倒是没这么多要求,桌上菜吃完了,他这边还会让小太监换一盘送上来。
    这让索洛维约夫和一众俄国使者,都有一种家的感觉。
    毕竟在俄国的上流社会,传递菜肴的时候也这样。
    为什么英国人经常用法国菜式和俄国宴席的上菜法呢?
    因为这两个都好啊,要是换成英国自己的,那还是非常寒酸的,而且吃的东西也不怎么样。
    惟一还凑合的炸鳕鱼和薯条,这个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鳕鱼是海里来的,薯条是新大陆来的,都不是英国土产的。
    英国人那菜谱,比美国人的历史还可怜。
    起码美国人的历史,虽然短了点,缺德事儿干的多,但是也能讲出来点东西。
    至于中国的菜式,那是非常好的。
    索洛维约夫心里也有数,不能按照夸张俊请宋高宗的那顿饭来夸,虽然那是现今能够见到的最豪华的一张菜单,但有些事情就是不能说的。
    毕竟一个是杭州跪着的,一个是清高宗点名批判过的,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真正让索洛维约夫感到意外的,还是嘉庆皇帝亲自起身,拿着装御酒的小瓷瓶,来给索洛维约夫敬酒。
    “陛下,这可使不得啊。”
    “唉,索卿有所不知。昔日俄使来朝,朕的皇太爷,圣祖仁皇帝也曾如此。”
    索洛维约夫见状,也只能拜受。
    嘉庆也很满意俄国使者的举动,统治中国至高无上的皇帝来敬酒也是殊遇。
    只是索洛维约夫饮过以后,嘉庆又给续杯。
    “皇上,外臣实在是不胜酒力。喝上头了虽然脑子清楚,但说出来什么可就没准了。”
    “那也再来一杯。”
    还好嘉庆三次都是给了一小盅,要不然可能就麻烦了。
    以索洛维约夫那状态差时一瓶倒的情况,怕是要出糗。
    不过另一边的内伊,酒量还是不错的。
    御酒的度数也是有限,总是要考虑到各国使臣的酒量问题。
    后面那几个气氛组的小国,此时倒是来了劲头。
    这几位平时的酒量可是不错,嘉庆在上面举杯,他们就跟着举杯,算是宾主尽欢。
    至于宫廷当中还有些节目,来进行表演呢,也就是看个热闹,这就是走个过场。
    索洛维约夫想的还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他就要使用起来自己有限的酒量了。
    不能就这么坐在一边一直吃,卡佳的酒量也好,不过现在考虑到孩子也不能让她来。
    这一次来的目的,可不仅仅是朝贡,还有通商。
    他这边起身以后,也向嘉庆皇帝致意。
    现在既然免跪,礼节也总是要要到位的。
    他这边起身以后,也是表示自己远道而来,久慕天朝上国,得以亲见,而且还皇恩浩荡,作为外臣也希望能够一直通好,为了清朝皇帝和俄国君主的友谊,就要在这里向皇帝敬拜,然后再敬酒。
    嘉庆见到如此,倒也满意,索洛维约夫等的是他金口玉言,答应下来广州通商的事情。
    不过嘉庆却并不着急,他的回复也很简单。
    “索卿既然有意,自然要拟个章程。”
    至于安排哪些人员,嘉庆也早就做了准备。
    甚至他最后还表示,俄国和法国这样赠礼,总是要回礼,而且还要宣慰各国的。
    当然了,要是翻译过来,欧洲这边的使臣都认为这是一次清朝的外交回访。
    而且也监督嘉庆皇帝给的这么多回礼,是不是都准确送到。
    至于各自的奖赏,确实也有很多。
    索洛维约夫看了也吃惊,这嘉庆的手笔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不过现在清朝每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在没有发行国债,全靠小农经济和有限的对外通商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也仅仅比排除了国债的英国略少一点,和法国在同一水平上。
    真要比起来,俄国的财政收入方面都不行。
    因此,嘉庆不用咬咬牙,就用之前宫廷中积攒的用具,还有一些乾隆年间没有使用过的库存,给这些国家的君主赏赐还是能够相应等价的。
    估算一下价值,嘉庆要回礼,虽然给的东西很多,支出看着是多,但实际上还是有些盈利的。
    要知道宫中一些器物,用久了的也会出售给市场。
    康熙雍正时期的用器精美,而乾隆时期的质量还是更好一些,嘉庆时期不少器物倒是回归了正常的审美观,除此以外还有了点现代感。
    不过这种现代感,大概还是从宋朝捡回来的。
    索洛维约夫就看到了给俄国的回礼中,那一串的乾隆、嘉庆年间的官窑仿钧瓷,还有雍正年间的一些器物。
    看到这些回赐以后,又要再次拜谢。
    到了这里,赐宴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而后嘉庆皇帝还特意表示,俄国、法国、荷兰、瑞典、葡萄牙五国各自的通商请求,责成理藩院和礼部,在军机大臣的领导下,有皇子的参与,可以协商,恩准其中一部分要求。
    除了葡萄牙有澳门这块租借地以外,开设商馆可以,但是要受大清官员的管理,租借地是万万不能的。
    具体章程,还是要进行谈判的。
    就在这个谈判过程当中,也可以按照各国各自拟定的章程,逐条的予以回复。
    索洛维约夫一听,认为嘉庆并不糊涂,而且他多少是见过乾隆晚年对英国的操作,前不久又被阿美士德大大的恶心了一把,现在他要给的“恩赐”,每一条都是对着无礼的英夷来的。
    传教的事情,一向都是法国关心的,哪怕是现在坐在宝座上的拿破仑二世还是个小孩,而且是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但传教和租界两个事,此时的清朝还是免谈的,通商和外交使团的事情,前者可以通融,后者就完全看谈的怎么样了。
    索洛维约夫从嘉庆皇帝的口风当中判断,还是很有机会的。
    他安排的这个谈判组合,就对各国使者比较宽容。
    首席军机大臣董诰虽然名字在列,但是他年纪大了,只是涉及到一些重要事务才会参与进来。
    主要负责的是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兼领理藩院事托津;
    以及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兼礼部汉尚书章煦;
    帮办大臣三人
    理藩院尚书庆溥;
    礼部满尚书成宁;
    工部侍郎苏楞额;
    至于庆溥和苏楞额这都是老熟人了,一路上他们都陪着呢。
    更要紧的,就是后面还跟着一群王公大臣旁听。
    为首的自然是智亲王绵宁,贝勒绵志代替父亲仪亲王永璇出席,成亲王永瑆,庆郡王永璘。
    这旁听的阵容,看起来都很强大的。
    此外还有些皇亲国戚,已经算是嘉庆末年拿出来最好的一套阵容了。
    甚至连被贬为贝子的福康安之子德麟,以散秩大臣分管火器营,他都跟着来了。
    至于他从世袭贝勒的位置上被降级下来,还是自己不太中用。
    这可是乾隆破格追封的郡王,哪怕是嘉庆最初也是给了世袭贝勒,在满洲贵族当中算是个特例。
    谈判规格是真的高,只是索洛维约夫总是觉得,这搞的跟解剖台上看围观一句沿着腹部切开的尸体来讲解剖课一样。
    但好处也是有的,在清朝皇帝的皇城根底下,这些满洲贵族又在,里面还带着个汉官军机,背后还有个领班军机的汉臣,一贯能整出来大活的那些满洲官员们,倒是可以消停一阵了。
    索额图和佟国纲去尼布楚谈判,老多子当初也没丢份,但马中堂大概是收了银子的。
    不过以后乾隆在位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折子呈上来,最后欺上瞒下的那些人,现在也没有了什么空间。
    但是这个皇帝的水平,要是再坍缩到嘉庆的水平,这就比较麻烦了。
    嘉庆好歹还能够发现问题,整天对着宗室和旗人折腾,道光还知道海运和盐务,以后都是什么水平,这就不好说了,有些人确实也不太合格。
    说的就是咸丰两口子.
    而这么多满洲王公大臣接下来要在谈判中到现场来,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一定要精神点,别丢份儿。
    朝贡的部分结束了以后,嘉庆还是要继续批奏折,处理政务,接待各地进京的大臣,还有就是抽出那么一点时间,在御园里遛弯。
    当皇帝可是很辛苦很忙的,要是再有点什么个人爱好,那时间就更紧张了。
    有人喜欢唱戏,有人喜欢盖章,有人喜欢当木匠,还有人喜欢开水陆道场,甚至还有人在修仙呢。
    其实有的帝王业余爱好是艺术,反而是好事,只是不要搞的那么劳民伤财。
    嘉庆回宫以后,又看了一遍礼单,多少还是有些兴趣的。
    这个时候,兄弟们当中,能够讨论下艺术的,还是成亲王永瑆。
    “十一哥啊,记得皇阿玛还在的时候,英夷进贡的那些东西里面,就有天像仪和望远镜,这个俄国和法国,也是如此贡献的,而且还说诸天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那么夸父逐日,不就一直都追不到了么?”
    “皇上,以臣所见,倒是世间万物,无穷无尽,不可尽知。”
    “对啊,不可尽知。要是圣祖仁皇帝,还有咱们的皇太爷,世宗宪皇帝那会儿,洋人的这些教士,在京城的还是极多的。南弥德取的名字,大概就和南怀仁有些关系。现在看来,圣祖那个时候,还有皇阿玛在的时候,都防范着泰西各国。圣祖时和俄国打了几仗,北疆也就安定下来。这英夷呢.朕以为,皇阿玛那个时候对他们严加防范,还是对的。可是现在呢,又尾大不掉,粤海关每年上供的银子,多少都是从英夷手上得来的。英夷一事,还是要计较一番的。”
    “皇上自有见地.”
    “十一哥啊,你也不要总是说,朕自有见地。这英夷的事情,朕在臣工当中,听不到几句真心话,也就是咱们兄弟几个,还有这些子侄,能说上几句体己话。”
    永瑆见到这样,也不得不说了。
    他们兄弟四个之间,因为永璇的古怪,永瑆的吝啬和永璘的不着调,在乾隆最后一次更新传位诏书之前,胜负就已经分出来了,而且兄弟四个之间关系特别好。
    永瑆这个时候呢,脑子也不太清楚,大概是从母妃金佳氏那里带来的什么问题。
    老八和老十一,经常也会有些奇怪的举动。
    但他脑子清楚的时候,办事还算是得力的,于是这会儿也就说了话。
    “皇上,以臣之见。英夷通商,虽然能够得利,但也不是长久之策,若有一日英夷来犯,那就是先帝担忧之事,不得不防,又不得不通商。过去臣僚所言,不少还是假话,对皇上说真话的人,还是少了一些。然而臣也年老,不能替皇上分忧,只能见事,却不能决事。”
    “这就够了,朕要的也是几句真话。十七弟上的折子里面,就有俄国使臣所言,讲的倒也是肺腑之言。”
    “皇上不如过几日再行召见,或许也能见些章程?”
    “这样.似有不妥吧?”
    “以臣所见,伊既然为和好而来,自然也是有话要讲的。能对十七弟知无不言,对皇上倒也能讲很多话。”
    永瑆虽然也是个挂机的王爷,但事情总是明白的。
    他岁数也不小了,这些事情可是不想掺和。
    提了一嘴,就完事了。
    倒是对上了嘉庆的想法,他就是想单独召见一下俄国使臣,这种能够无障碍交流的洋人,年轻又精力充沛,而且还知无不言,知道的又很多,和传教士相比,是个更方便的了解西夷的渠道。
    就是这种使者,来的次数也比较少,下次再来大概还要换人。
    另外,就是要谈事,显然俄国人这是懂规矩的。
    换成乾隆,先让福康安去看看他们要干啥,要签约?而且这条件提的,还相当的不懂规矩,就这还想通商,还要给个岛方便居住?
    那就关门,放和大人,话讲的很好,英夷使者很满意,但是事情一概不办。
    而俄国人懂规矩,而且还主动提供情报,提出来的要求,除了要在京城开个大使馆以外,别的都还能够接受。
    那索性就谈一谈吧,正好索洛维约夫给嘉庆的印象就是活字典.(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