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寒门权相 > 第315章 楚王造大势,皇帝等风来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15章 楚王造大势,皇帝等风来

    莫先生走了。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废物。
    留在原地的严通,失魂落魄,如丧考妣。
    就在半个时辰前,他还高高在上地俯视丢了官的田有光。
    而现在,他的处境,竟连田有光还不如。
    毕竟田有光只是丢官,他现在还得搭配一个下狱。
    当然,楚王登基之后,如果为他记他的好,他未来还是有可能官复原职,甚至有更好的前程也不一定。
    但看莫先生这如同负心汉一般的绝情样,恐怕未来也不容乐观。
    一片绝望之下,他转头看着宋溪山,“宋大人,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宋溪山转过身,叶良秦大手一挥,“带走!”
    莫先生几乎是仓惶地奔回了田府。
    进了府中,将那桌上的茶端起,一饮而尽,方才稍稍压下心头慌乱。
    当宋溪山拿出卫王军令的那一刻,他才终于明白,如果自己不是仗着楚王使者的身份,在这位经营山西数十年的封疆大吏面前,自己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自己这边自以为苦心谋画的东西,早在人家的盘算之中。
    人家早就有捏死严通的把柄,只不过时候未到,不想动手罢了。
    田有光也好,严通也好,人家说拿下就拿下了!
    既然如此,你说他们有朝自己动手的底气吗?
    若是以前,他会当这是哪个得了失心疯的人讲的笑谈;
    到现在,他还真不敢打包票了。
    他仿佛这才记得,自己本质上只是个无官无职的普通人。
    田有光看着惊魂未定的莫先生,有些迟疑地问道:“莫先生,这是发生了何事?严公达呢?”
    莫先生抬头看着田有光,这一刻,他忽然觉得,田有光其实也不是那么废物。
    毕竟能当面得罪卫王,而且还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最终结果竟只是丢官去职而已,已经称得上厉害了!
    他语气一缓,“田大人,严大人恐怕是无了啊!”
    等他将严通的情况说了,田有光心头猛地一喜。
    这狗东西还真的栽了,实在是大快人心啊!
    但旋即,他就反应过来,卧槽,卫王又赢了?
    他怎么还能赢啊?
    而且宋溪山这是彻底明牌站在卫王那头了?
    难不成楚王还会输?
    不能吧?
    莫先生慢慢冷静下来,也同样觉得,不能吧!
    楚王殿下有如此优势,卫王怎么也翻不了盘,只要殿下还强势着,他们就算拿着自己再多的把柄,也不敢动自己,没必要自己吓自己。
    但三日之后,他看着眼前的战报,心头刚刚重塑的那点信心彻底崩溃了。
    卫王三日下两寨,如今兵锋直指披云寨!
    太行十八寨,不到一月,已下六寨!
    他咽着口水,匆忙找来纸笔,亲笔给楚王写信。
    这太原城,您另请高明吧,我今后坐冷板凳都行,不敢误了殿下大计。
    就在严通落马的后一日,楚王府,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密谈。
    政事堂陈相和楚王漫步在王府的园之中,眼前是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拂面,但二人的眉头却尽皆紧锁。
    就在方才,楚王跟陈相说了自己的担忧:陛下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他没有讲述方公公向他暗报的事情,那是他的绝密。
    陈相也有些困扰,他本以为陛下会在正月正旦大朝会上,宣布立太子的事情。
    但这都快正月二十了,还是没有动静。
    既让他心头不安,也让他觉得有些打脸。
    陈相走了几步,缓缓道:“殿下,老臣方才思虑一番,有一法可解此局。”
    楚王拱手,“请陈相教我。”
    “殿下言重了,老臣不过是为殿下建言献策。”陈相摆了摆手,“其实,我们可以逼出陛下的真实态度。”
    楚王眉头一挑,“逼?”
    陈相捻须点头,“对,如今殿下正位东宫,乃民心所向,朝野共望。有一两人主动建言,而后群臣齐齐响应,这很正常吧?”
    楚王彻底明白了他的意思,皱了皱眉头。
    如果没有之前方公公的密报,他或许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但如今,他知道父皇并未放下对自己的芥蒂,如果施压,会不会适得其反?
    陈相看着似有犹豫的楚王,解释道:“殿下,陛下年迈,储位空悬,殿下乃众望所归,有人上奏议储,这是十分正常之事,咱们仅是稍作试探,当无后患。”
    楚王点头,“且容我想想。”
    陈相见状也没再劝,臣子建言,说明了就好,用与不用都在上位,届时也可撇清责任。
    否则古代谋士为何往往说我有上中下三策,不正是为了事后无责么。
    等到了傍晚,还在犹豫的楚王,便不再犹豫了。
    因为,他接到了太原城的飞鸽传书。
    在黑虎寨停滞不前十余日的卫王,又赢了。
    再次以极小的伤亡,打下了黑虎寨。
    他立刻叫来两位幕僚,安排着明日早朝的行动。
    翌日,朝会。
    楚王独自站在文武百官之前。
    曾经拥挤着卫王、齐王的位置,如今已经只有楚王一人,而百官似乎都已经习惯了。
    尤其是在龙椅上的老人,似乎愈发苍老羸弱的情况下,许多不接受的人,也开始接受了。
    唯有楚王,看着对面空空的位置,总感觉那儿应该站一个人,哪怕摆一个木偶也好,如此才算对称。
    一番议事之后,一个站在队伍末尾的小官闪身出列,朝上一拜,“陛下,臣有本奏!”
    “说。”
    “臣闻《礼记》有云:“国无储君,天下不定。”陛下虽圣德垂拱,春秋鼎盛,然储位空悬,实乃社稷隐忧。当今边患未靖,四海有忧,若无东宫定国本,恐生祸端。昔汉文立孝景而安刘氏,唐宗择天皇而固李唐。臣等恳请慎择元良,早建储君,一以固陛下万年之基,二以安黎民苍生之心!”
    此言一出,许多不知道这番安排的人,几乎都下意识地将目光看向了站在百官之上的那个身影。
    他终于按捺不住了吗?
    而随着这小官的开口,楚王党的许多人便像闻见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出列附和。
    一时间,群情汹涌,朝堂之上,竟有逼宫之态势。
    政事堂首相杨阶错愕地看了一眼楚王,见楚王一脸平静仿如与己无关的样子,便知道看不出什么,又悄悄看向身侧的陈相。
    他才刚刚移去目光,就见陈相出列,“陛下,臣也附议。自当早立储君,以安朝野人心。”
    杨阶闻言,不由暗叫一声苦。
    而就在这时,天德帝的声音在众人头顶响起,“杨相,你有何意见?”
    杨阶心头长叹,心道自己再躲也躲不过去了。
    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楚王对自己的逼迫呢!
    于是,他出列开口,“臣觉得,列位同僚说得也有理,储位已经空悬一年,立储亦是稳固社稷之法。”
    天德帝不见喜怒,缓缓道:“既如此,那便由群臣上表举荐吧,政事堂负责搜集奏折,三日之后的朝会前,呈报上来。”
    “陛下圣明!”
    在山呼声中,童瑞高呼退朝,扶着天德帝走了下去。
    走出大殿,陈相凑到杨阶身边,面带喜色,“杨相,此番大事可成啊!”
    杨阶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他想说,如今朝野人望俱在楚王,只要卫王没有滔天之功,楚王都是唯一的选择,有什么必要如此横生枝节向陛下施压?
    而且自己作为首相,虽然暗中与楚王十分要好,但表面上却可以保持心向皇帝的中立,从而多做许多事情。
    但今日被陛下逼着这么一表态,许多事情那便不好再说了。
    你这纯属没事找事!
    但这些话,他能说吗?
    他不能说,如果传到楚王耳朵里,楚王会不会觉得陈相是急人之所急,他却只是想骑墙观望,明哲保身?
    同时,他也希望在楚王登基之后,依旧能保持富贵和后代长久啊!
    所以,他只能拍了拍陈相的肩膀,“还是你有办法。”
    说完,他迈步走开。
    杨相心里苦,杨相不能说。
    两日时间,转瞬即逝。
    后园中,天德帝被童瑞搀扶着,在新芽春中,慢慢散着步。
    如今到了春天,他的精气神也的确恢复了些许,但终究是垂垂老矣,精力大不如前,更何况还要操持一个如此大的局面,让他心力交瘁。
    但他不能倒下,只能按照养生之道的指引,在这时候,多多外出,接触大地生发之气,以养人身。
    “陛下,政事堂那边差人禀报,群臣奏表已经搜集齐全,是送来御书房,还是陛下驾临政事堂?”
    天德帝的呼吸悄然间重了些许,沉吟片刻,“让他们下午送来。”
    他不用看,就知道这些奏表是怎么回事,保举的是哪位皇子。
    所以,他压根没有看的心思。
    但他又不得不看,时候未到,还不到翻脸的时候。
    他和童瑞又登上了皇宫中的一栋楼上,远眺着京城。
    童瑞提醒道:“陛下,当心风寒。”
    天德帝摇了摇头,“无妨,朕正要等一场风。”
    与此同时,一支信鸽,飞入了百骑司的鸽房,看着那象征着最高等级的信筒颜色,鸽房管事连忙解下,匆匆送到了统领隋枫的面前。
    隋枫打开一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备马,入宫!”(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