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唐枭贼 > 第161章 朱衣丹帜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1章 朱衣丹帜

    第161章 朱衣丹帜
    一场大战,激战数个时辰是常态。
    但人的体力有限,战士也绝不可能在其间一直打打杀杀。
    一方面,对决两军都会通过队列进退,让战士轮番上阵,令部分人得到休息的机会。
    另一方面,在两军激战一番后,回到对峙时,将帅也会抓住机会,让战士们吃食,饮水,乃至如厕。如何不让敌人借此抓住战机,就考验主帅的控场水平了。
    裴璩军虽然转攻为守,但仍未能建立起坚固的阵地。构造阵地,亦需消耗战士的体力。
    黄巢当机立断,登上高车,亲自擂鼓,草军战士车骑步相夹,向敌阵如潮水般攻击过去。
    镇海军也排成了齐整的阵列应对。
    总体上,第一线为弩手,第二线弓箭手,第三线步兵阵线,第四线预备步兵与骑兵,第五线亦为预备步兵。
    大阵后方,鼓点如雷,震动山川。
    裴璩所练战士,作战节奏,甚有章法。敌进一百五十步内,弩手开始射击;敌军进六十步,弓箭手开始射击;敌军进二十步以内,弓手后退,弩手罩上披膊,持陌刀冲击,第三线的步兵本阵也开始反冲锋。此时四五线的两列步兵和骑兵原地不动。
    但面对黄巢训练出的草军勇士们全力冲锋,裴璩虽布阵森严,还在地面上插了木桩阻敌,仍被打得阵势颤动,摇摇欲坠。
    厚实的本阵步兵队,显然无法有效打击草军攻势,只得马上后退。镇海军步兵预备队迅速迎上,与本阵步兵交换位置,同时骑兵冲上去两翼冲击。
    裴璩的排兵布阵,承自国初李卫公李靖。平心而论,安史之乱后,大唐各地军备,普遍大不如前,这时还能布出卫公军阵的将领,都堪称长于将兵的良将。
    卫公体系,相当强调以步兵和弓弩手消耗敌锋之后,使用精骑凌蹈击溃。
    但镇海军地处江东,骑兵并不强,且黄巢军拥有熟练的对付骑兵手段。
    滚滚前行的战车,虽是盐车改装而成,但覆上铁皮,就如同一座座的钢铁堡垒。
    盾手举起半人高的大盾,和长枪手互相掩护,稳步推进。
    作为草军悍将的孟楷和朱温,也在此时率领骑兵左右冲锋,以压制川流而出的敌骑。
    黄巢亲自擂鼓激励,草军将士人人争先,气势如虹。几个时辰的对战下来,打得裴璩军且战且退,阵势终于出现了崩坏迹象。
    纵然是精悍的宣润弩手,也难以抵挡草军的推进。他们哪怕近战时也能凭借陌刀对敌,但面对冲击而来的草军长枪手,终究有一寸短一寸险的劣势。
    “奇怪了,裴璩老贼一开始打得我军差点溃退。结果我军奇袭失败后,直接正面强攻,反而取得优势,这是什么缘故?”
    跟在朱温马后疾驰的霍存疑惑问道。
    由于此前朱珍中箭受伤,霍存终于又获得了指挥骑兵的机会。
    “镇海军一开始就全军出击,而我军尚未完全从行军阵列转换为作战阵列,真正应敌的只是先头部队而已。而林言郎君奇袭虽然失败,这段时间我军也展开了阵势,能够像现在这样,拉宽正面攻敌。”
    不待朱温说话,骑着匹小马的葛从周已给出了答案,而后瞧着朱温:“都将,从周说得对么?”
    朱温露出激赏目光,十三岁就有此见识,不愧是明教翼王葛简之子。
    用兵的才干,其实没法世代相传。但葛简仅此一子,身为沙场宿将,他这十年间即使务农为生,也没少教葛从周兵机战策。
    这样的言传身教,对于葛从周当然大有助益。真正经过实战磨砺,军事才能很快显现出来。
    不过葛从周毕竟还年纪幼小,身体都没长全,在战场上仍得朱温放在身边看顾。不然若出事了,又怎对得起葛简临终托孤之意。
    霍存见识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不由讪讪地有些尴尬。
    激战已由正午到薄暮,但由于两军都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崩溃,伤亡都很有限。
    轮番作战与对峙时的休息,也让双方战士都保存着体力,瞧上去能继续对攻到晚间。
    不过,许多人在夜晚视力不甚好,晚上指挥的难度也会大得多。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尽可能避免夜间会战。
    因此,草军决意在日落西山之前,再发动一次全面冲锋,力求这一波把镇海军彻底打垮!
    激战在第一线的朱温,隐隐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被弓矢射杀的我军士卒多了点,比死于弩箭的还多。”
    田珺大喇喇地一甩手中蛇矛,将一名对冲过来的骑兵挑翻马下:“这有什么奇怪的,敌军弓箭手本来就比弩手多得多。宣润弩手再精锐,能杀的人也有限。”
    田珺说的话也有道理。
    但朱温总觉得有些古怪。
    这种危险的气息,令他感到些许熟悉。
    草军前锋的战车和步兵队,已协同着再次与敌人厮杀在一起。
    步卒能徒手或用武器拆毁镇海军所设的鹿角等障碍,利于战车向前冲锋。
    战车比骑兵移动缓慢,反而更利于步兵跟上其节奏。
    面对黄巢的车战之法,裴璩仍未找到切实有效的应对之术,只能拼着伤亡,以守势在草军猛攻下苦撑。
    一群弓箭手后撤不及,被推进的草军战士逼近前方。
    他们挺起长枪应战。
    这本来也在预料之内,弓箭手一般会备刀枪作为近战武器,但若非精锐,近战水平往往堪忧。
    就一份饷,当兵的没理由把近战和远程都练到精熟。
    草军之前被这伙弓手伤了不少兄弟,因此一个个双眼通红,预备将这些官军弓手纷纷斫成肉泥。
    长驱直前的草军锋队很快与持长枪近战的敌兵弓手白刃相接。
    出乎他们意料,反击竟异常猛烈,令他们顷刻如陷泥沼当中。
    这群弓手长枪耍得十分精熟。
    其中也混着一些短枪手,以敏捷的身法,跳荡出阵,躲开车轮碾压,刺击拉着战车前进的马匹。
    两军胶滞在一处激战,刀枪来回奋击,血影散成斑,在地面上悠悠流淌。
    本来溃败开来的官军步卒,也借着机会反身杀来。
    这一处的草军将士,不由纷纷感叹点子扎手。
    忽然间,一道瘦长身影,左手持牌,右手持刀刃极长的大斫刀,身形如电,挺身杀入草军阵中。
    枪杆迎上他的刀锋,纷纷如麦草般折断。
    来人暴喝一声,盾牌迎上一口刺斜里砍来的大刀,将大刀磕飞之后,直接用锋锐的盾缘切上对手脖颈,对手当场喷血倒毙。
    突遭强力抵抗,打不开局面,草军士气已沮。此人这时奋勇杀出,往返跳荡,顿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靡。
    “这是什么人?”
    “老子觉着他有些眼熟……”
    张皇走避的草军战士纷纷议论道。
    来人冷笑一声,一把扯下身上外袍,内里竟还穿着一身战袍,丹红如火。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一边挥刀持盾,纵横杀戮,这人突然开始作歌,唱的是大唐有名的军歌《秦王破阵乐》。
    官军将士也跟着歌唱起来,低沉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逐渐有更多的声音汇进来,形成慷慨豪迈的歌声。
    一时间,数千官军士卒同时扯掉身上外袍,露出战袍似火,丹红的旌旗自队列中纷然高举,映着残阳,殷红如血。
    朱袍丹帜,是焰帅军的朱袍丹帜。
    “那是焰帅麾下焚天五剑之首的赵犨赵千夜。”终于有草军将士认出了那名杀戮如火,所当无前的男子。
    这群弓手为何近战比放箭还要凌厉,也得到了解释。除了焰帅军,还有哪支部队会严格执行“弓枪合一”?
    官军战士同声怒吼,竟有千军辟易,锐不可当的气势。
    草军阵线在他们的激昂反击之下,迅速崩溃,狼狈后撤。
    焰帅甄燃玉,这个女人虽死,她的英灵依然在与草军战斗,还是义军的当世劲敌!
    朱温远远瞧着溃败回去的己方步卒,顷刻瞧出了其中猫腻。
    “焰帅战死后,她直属的河阳军大半被打散分给各个藩镇,裴璩手上绝没有多达三四千人。”
    “所以绝大部分还是镇海军用了朱衣丹帜,冒充甄燃玉练出来的精锐,以此震吓我军。”
    但此计发得太急,朱温瞧出来也没用了。
    中央阵线战败,朱温只能和孟楷一同,率骑兵掩护其撤回,尽力减少本军伤亡。
    一轮乱战过后,草军退回来重整阵势,日头也彻底落到地面下,天穹完全被夜幕覆盖,繁星闪烁于夜穹之上。
    很明显,在士气受挫的情况下,不宜在晚间继续进攻。
    而镇海军也终于得到了就地扎营的时间,明天要进攻他们坚固的营寨,会越发艰难。
    “焰帅实在很可怕。”勇猛如田珺也不由感叹:“当时义军若非凭着为王盟主复仇的决死意志,将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到极致,恐怕早被打崩溃了。”
    朱温完全同意田珺观点,当时草军能击斩焰帅,相当侥幸,胜利之后,也未能歼灭焰帅一手练出的精兵。
    现在草军不再有当初穆陵关之战时悍不畏死的高昂士气,此前又被雷帅高骈截杀了一番,秦彦、毕师铎等宿将带兵投降,损失了不小实力。因此面对赵千夜率领的千人焰帅军残兵,竟吃了不小苦头。
    浙东观察使崔璆的部队,与雷帅军追兵,早晚即至。
    草军群雄能否在此之前,摧垮裴璩的队伍。
    又或者,有什么其他的破局之法?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