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有梦想总是好的,烽烟再起
匆匆数日。一转眼来到了中秋节。
方唯和盘莲到底还是拿回来了见义勇为的证书和奖状,另外每个人还得到了500块钱的奖金。
好在两口子拒绝了一切采访,这才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今年过节,一家人哪也没去,就老老实实呆在了家里,和大哥大嫂一起吃了顿饭。
“公司发展发展到现在没有出现大问题,我觉得是和蔡总等人善于走基层路线有关。最近公司的管理层又开始陆续下乡了,这个传统不能丢。”
方平多喝几杯酒之后,话就多了起来。
他自从回乡之后也失落了一段时间,后来在巡视工作中发现了乐趣,工作干的津津有味,也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价值。
怎么说呢,他觉得自己从一个没多少文话的农民走到今天,已经心满意足了。
“优良的传统是不能丢,要不然咱们搞得这个集体企业就没有意义。来大哥,喝起。”
方唯控制着喝酒的量,察觉到大哥有点晕乎的时候,便主动停了下来。
喝完最后一杯酒,盘莲和阿姐就开始收拾桌子,然后把月饼和几样水果摆了上来。
大家围坐在一起,不再谈论工作上的事情,只是闲聊。
一直到午夜时分,方平和田桂才返回了家里,方唯等等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上班,方唯才知道就在昨天,范志鹏悄悄的回到了村里,今儿一大早就离开了。他留下一笔钱,按照名单还了部份欠款。
“倒是个有担当的。”
方唯感叹了一句,但也仅限于此,没有任何别的想法。
倒是在下午的时候去了一趟五金厂,如今的五金厂欣欣向荣,已然坐稳了锁具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方支书,我有个想法,你看合不合适。我打算在香山再办一家工厂,这样就能更好的做到资源共享,保住我们的当前的地位。”
新任厂长很有开拓精神,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想更上一层楼。
若是五金厂不走出去,可能会错过发展的历史机遇。
“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这样,你直接给公司写报告,审议通过了你就放手去做。”
方唯没有直接表态,他现在很注意程序方面的事情,不想因为自己而坏了规矩。
新任厂长很高兴,支书虽然没表态,但话里话外却表明了支持的意思,这件事应该能成。
方唯在厂里转了一圈之后,就转身离去,顺路去各加工厂看了看。
新林县地处偏远,基础条件不是很好,所以也限制了各家企业的发展。
但这个问题还要一分为二的看,比如像辣椒酱厂、米厂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搬到异地去反而不合适。
像家具公司就不能放在这边,家具行业需要紧跟潮流,呆在农村就不合时宜。
五金厂居于二者之间,依然有向外扩张的需求。
国内锁具行业的两大集散地,一个是新林县、另一个是香山。五金厂要是能做到横跨两个区域,对企业发展当然是有好处的。
五金厂以后会把锁具公司的注册地放在香山,内销和外贸并重,应该能继续发展壮大。
蔡桐接到了五金厂的报告,他没有急于召集大家开会研究,而是打算等秋收后再说。有了范志鹏的前车之鉴,他还是比较谨慎的。
公司旗下各生产单位迎来了秋收,方唯也没有在办公室坐着,直接去了陈州生产基地。
陈州生产基地又叫陈州水稻种植基地,顾名思义,这个生产基地只种植水稻。
种植水稻肯定没有育种赚钱,但问题是稻种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而水稻的市场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之前公司集合衡州谈,也是打算建设一个水稻生产基地。
不过衡州方面比较贪心,想引进稻种培育,所以双方到现在唯一还没有达成协议。
来到陈州基地,方唯首先就看到了联合收割机的身影。大型机械有一种独特的美,收购效率也不是人工所能比的。
“方支书,一路辛苦,咱们先到基地办公室喝杯茶,好吗?”
基地的负责人迎上前来,对方邀请方唯去办公室坐会儿。
方唯也不矫情,跑了一路还真有点累了。
来到基地负责人的办公室,有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
主要是基地负责人在汇报,方唯仔细的倾听。
陈州水稻种植基地这一季喜获丰收,初步估计能收获稻谷6亿多斤,实现产值2亿多元。
“干得不错!走,我们去田里转转。”
方唯喝了几杯茶,基地负责人也结束了工作汇报。
于是两人又去了田间地头,方唯从地下捡起来零碎的稻谷,品质看起来就很好。
中午。
方唯和大家一样在食堂吃的饭,食堂的伙食还行,起码大家都吃的很香甜。菜品有荤有素,只不过饭菜的味道只能说是一般般。
他也没有鸡蛋里面挑骨头,这个伙食在当下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再挑剔。
吃过饭他就走了,然后直奔阳山水稻种植基地。
方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还真不是蜻蜓点水。实际上以他的经验,到处看一看就能做到心里有数,几乎没谁能欺骗他。
因为有了专职的巡视员,方唯过来的目的主要是不想脱离群众,总是坐在办公室,高高在上,实际上就很难掌握真实的情况。
方唯在阳山水稻种植基地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才离开。
阳山水稻种植基地的情况更好,最直观的感受就走到哪里都干净整洁,生产上更是一丝不苟。
基地的各项要求都很严格,但伙食比陈州基地要好,工人们的精神风貌也要强一些。
方唯没有当面夸奖基地负责人,而是把一些情况记在了心里。
下午。
方唯回到了家里,想着躺下休息一会,结果很快就睡着了。
“老三,老三,有你的电话。”
睡得迷迷糊糊的,方唯听见了阿姐声音。
他随即醒了过来,然后赶紧下楼去接电话。
“支书,销售部那边传来了消息,新凯奇突然公布新一代玉米种子上市销售,具体的销售时间就是十天后。”
电话是蔡桐打来的,他听说方支书今儿回来了,有人看到了他的座驾停在自家的院子外。
这一次新凯奇发布新品很突然,可能汲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新凯奇搞了一次突袭。
“这是学乖了啊,对方公布了新品的相关数据吗?”
“公布了,最新一代的玉米产量在1900斤到2000斤,抗性十分突出,其他指标也很出众。”
“嗯,是有点压力,不过压力不大。咱们【玉香一号】杂交玉米,各项数据都比对手要好,新凯奇还能反了天不成?”
方唯和蔡桐都不是很紧张,转基因的玉米种子虽然很不错,但却依然没有达到【玉香一号】杂交玉米的高度。
作为追赶者,只要没有超越的挡在前面的高山,就注定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方唯和研究所以及作物所的技术人员,目前正在研究新一代油菜的培育。同时,他和瑶寨的育种小组还在验证变异大豆品种的可靠性。
说实话,真的没有精力再搞【玉香一号】的升级。
而蔡桐的下一句话正好提到了这个问题:“支书,咱们能不能尽快研究第二代杂交玉米?”
“可以开始立项,但我要告诉你,新凯奇在玉米种子这一块,永远别想打败咱们。就他们目前的这个数据,想赶上咱们,起码需要三五年的时间。”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平实的话语里面却充满了霸气。
新凯奇的玉米新品,最终的亩产肯定超不过2000斤,能稳定在1900斤之上就烧高香了。
至于其他的数据就差的更远了,想要赶上【玉香一号】的竖屏,恐怕三年的时间根本不够用。
现在方唯同意立项,研究第二代杂交玉米,等新凯奇真的追上来了,说不定公司这边的研究项目也成功了。
到时候对手还是追不上。
“支书,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你休息吧,回头咱们再聊。”
蔡桐现在忙着秋收的事情,要不是这件事很重要,他根本不会分心。
既然方唯很有信心,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随即结束了通话。
方唯随后看了看表,眼看就要到下班时间了,因此他也懒得再去办公室,转身走进了厨房。
“阿姐,晚上不做饭了,咱们去县里吃饭。”
阿姐正准备做晚餐,方唯出声拦住了对方。
随后,方唯开车带着对方去了竹器厂招盘莲,三个人就一起去了县城。
“难怪之前新凯奇挖空心思想要拆散合作社,原来他们还没有死心,想把玉米种子市场的份额夺回去。”
吃饭还是在老地方,这个酒驾开了挺久了,一直是方唯定点吃饭的地方。
三个人没要酒,他一边吃东西一边和盘莲说了新凯奇的事情。
盘莲听完冷哼了一声,觉得新凯奇不管动用什么手段,都无法再重回巅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