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933互帮互助
第934章 933互帮互助7月11日,星期一,凤芝放暑假的第二天,也是小古同学帮着补习功课的第一天。
“你先去单位吧,我带着凤芝过去就行。”吃完饭出门的时候,小王同学拒绝丈夫护送。
从铁辘轱把到北图再去永定门比直接去永定门得多十公里,不光体力消耗多,时间上也不划算。
“行,我那先去押运处一趟,也不知道那些食物中毒的同事怎么样了,如果单位没什么事情的话,我中午去椿树胡同做饭,捎带着去房管局结账。你下午下班把凤芝接回来?”唐植桐盘算了一下今天的安排,时间上面很紧凑。
“嗯,快走吧,路上注意安全。”小王同学笑笑,先将自行车推到大门外,等小姑子爬上后座后,她才一个高抬腿翩过自行车骑上远去。
凤珍紧随其后,唐植桐将大门上的铁将军揣进挎包也出了门。
进了押运处大门,唐植桐远远地就看到方圆在路边站着。
“圆哥,身体没事了吧?”唐植桐停下车跟方圆打招呼。
“没事,昨天就好了。”方圆眼睛有些红,嘴角往上咧了咧,回道。
“那就好,市局那边给处理意见了吗?”唐植桐见方圆笑的有些勉强,以为他是听到了什么消息,如果处理太严重的话,自己是不是找郝叔给帮帮忙?
“嗯,批评检讨,昨天就发通报了。说起来还得谢谢你,处理非常及时,没有出更大的乱子。”说到这,方圆脸上的笑容就真诚了许多。
“圆哥哪里话,就是我不插手也不会有多大事,无非就是多拉一天,人体自我康复能力还是很厉害的。”唐植桐连连摆手,谦虚道。
“可不是这么回事,昨天甚至有人说这是有人蓄意搞破坏,差点把我和高师傅打成敌特。”方圆苦笑道。
“那就更不用怕了,您的履历是明摆着的,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怎么会是敌特?帽子大了反而压不死人,不用管他。”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不过现在的斗争大多都在一定范围内,也叫斗而不破,一旦有人跳出框框去,那叫不团结,很容易遭受反噬。
两人聊着天,就有过来上班的职工,跟方圆、唐植桐打招呼,方圆笑着跟他们点点头,接着跟唐植桐说道:“那也挺吓人的。我当时心里打突突,就怕今天来上班的人少一半,现在看来,大家康复的不错,过来上班的不少。”
“嗯,精神面貌都不错,最多到明天咱处里就能恢复正常了。”听方圆这么说,唐植桐这才知道他一大早站在这里的原因。
“你不是要换房吗?搬过去了吗?”方圆暂时将食物中毒的事情抛之脑后,关心起唐植桐的事情来。
“还没搬呢,房管局那边给收拾了一下,晾晾再搬。我过来开个证明,后面得请假,这两天跑跑手续什么的。”这年头搬家不仅仅牵扯到定量迁移,还有户口的转移,除了户口本外,还得有单位的证明信。
“行,回办公室给你开。定了哪天搬家了吗?我带同志们过去给你搭把手。”方圆一听唐植桐是过来开证明的,毫不迟疑的迈开了脚步朝办公室走去。
“不用,影响不好,我找力本就行。”唐植桐紧跟方圆的步伐,不打算麻烦押运处的同事,毕竟大家伙只是同事,不是朋友,关系没有那么亲近。
“那个钱干嘛?单位内互帮互助不是应该的吗?这有什么影响?大家都这么干。更何况你前天可是救了很多人的,大家正愁着怎么感谢你呢,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没人愿意错过。”方圆对唐植桐的打算有些意外,这年头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相互帮助是常态,也更能体现集体的温暖。
“嘿嘿,本来食物中毒就耽误了工作进度,若是再因为我搬家再耽误了公事,我过意不去。”听方圆这么说,唐植桐才反应过来,自己融入这个年代不彻底,这方面还是当牛马时的老观念。
牛马都是打工人,相互之间关系脆弱的很,大部分结婚都不带发请帖的,一旦有人离职,关系也就断了。
但现在不同,一旦进了某个单位,基本上都是从这个单位退休,长年的相处,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战友。
“你把单位放心上,单位也没有干看着的道理,工作也不在这半天。你家东西多不多?”方圆对唐植桐的觉悟很满意,开始关心有多少东西需要搬。
“破家值万贯,东西还真不少。我估摸着全搬完得用十辆板车。”唐植桐也犯愁,不是愁东西多,而是愁单位同事过去帮忙的话,会不会有人眼红自己家?再就是自家应该如何招待大家。
如果招待的话,这费用并不比用力本低。
“嚯,还真不少,不过你家独门独院,这也正常。甭找力本了,我从转运处给你协调两辆卡车,咱争取一趟搬完。”方圆一听板车用量有点吃惊,不过很快就转过弯来,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圆哥,会不会太麻烦了点?”押运处没有卡车,再联系转运处的话,就要搭人情了,进了办公室,唐植桐委婉的表达了拒绝。
“没事,我怎么着都是在那边工作过很多年,这点脸面还是有的。你不用操心这些,告诉我哪天搬家就行。”方圆大包大揽道。
“星期三搬,从铁辘轱把搬到大石作胡同。”方圆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唐植桐也不好拂了他的好意,索性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
“大石作胡同?景山公园旁边?位置不错嘛。需要什么证明?你自己写吧。”方圆一边客套,一边将信纸和公章拿了出来,让唐植桐自由发挥。
从方圆办公室拿着证明信出来,唐植桐并没有立马走人,而是先去了一趟财务科。
“马薇,身体不要紧了吧?”唐植桐过来的时候,马薇已经在开始整理工位,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了。
“科长早,已经好了,谢谢科长那天的肥皂水。”年轻人身体好,马薇此时已与往常无异,笑吟吟的朝唐植桐道谢。
“值不当的谢,那种情况下,就算是陌生人也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更何况咱还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唐植桐摆摆手,试探的问道:“你当天回去后,你父母担心了吧?”
虽然市局这边已经给了方圆处理意见,但这事牵扯到了邮政部门的小公主,唐植桐还是有些担心的,万一有个示意,或者下面的人揣摩着给方圆来两只小鞋,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没什么担心的,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科长放心好了。”马薇知道唐植桐在担心什么,她回去后母亲确实有些意见。
虽然父亲没有说什么,但还是带着她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值班大夫认可了唐植桐的做法,并称赞处理的很及时、很专业。
事后,马薇好好夸了一通唐植桐,也为方圆、高立德说了一番好话,虽然他俩是好心办了坏事,但无论是论迹,还是论心,出发点都是好的。
既然马副部对押运处没有看法,唐植桐就放了心,简单处理下财务科的工作又出了门。
房管局的祝局对自家房子翻修上心,唐植桐觉得自己怎么也得上门感谢一下,捎带着把工程款给结了,不能让他难做。
“祝局,房子的事让您费心了,我过来结一下款。”虽然祝局出力很大,但并不适合直接给黄鱼或者钱,毕竟大家的出发点是相互帮忙。
唐植桐来到祝局的办公室,从挎包里掏出两盒华子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给烟是最合适的,一条大前门或者牡丹,祝局并不一定会稀罕,但华子不同,这玩意市面上很难见到。
“哎呀,我们也是为人民服务。我听小万说你那两天招待的很周全,给师傅们备足了午饭,让你破费了。”果不其然,祝局看到华子后没有拒绝,满脸喜色的回道。
“祝局给面子,我也不能掉链子不是?”唐植桐乐呵呵跟祝局客套着,至于他嘴里的服务嘛,听听就得了,就自家这种情况,有人出面跟没人出面绝对是迥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房管局除了办理不动产相关业务外,还肩负着收经租房的房租,及房屋修缮工作。
房屋修缮的重点其实在公房和经租房上面,私房嘛,有时候是顾不上的。
公房很好理解,都是公对公的业务。
房管局之所以负责经租房的修缮,其实根子还是在经租房的房租上面。
在收上来的房租里面,房管局要扣掉一部分的费用,然后将剩下的发给房东。
这部分费用有点类似于维修基金。
在建筑材料上,房管局是处于上游支配地位的,私房维修难,那些房东早有体会,而且收房租对于房东来说也是个麻烦事,所以在经租一出来的时候,不少房东才会将房子都甩给了房管局。
在房东的概念里,只要经了租,哪怕是房子塌了,他们也是正常吃房租的。
在经租的这几年里,事实却是是如此的,直到起风的那年,一切都变了……
两人客套几句后,祝局叫来了万善,让他陪着唐植桐去办理费用结算。
“三百一十块钱。”交钱的时候,房管局财务科的同志找到相关工程的结算单,扫了一眼下方的数字直接报出了价格。
“嗯?这是料钱?”唐植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百一十块确实不少,可自家工程量也不少,二十六个大师傅整整忙活了两天班,再加上若干力工,仅工钱这一块也得有一百五十块了。
“工钱和料钱,带的钱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先帮你垫上?”一旁的万善看出了唐植桐的疑虑,在旁边暗示道。
“哦,带够了。”这边等待付款的不仅仅只有唐植桐,后面还有其他人,所以唐植桐在接收到万善的信号后立马掏出了钱。
等出了办公室,万善才开口道:“唐同志,你为了公事换房没少钱吧?我回来后跟祝局提了一嘴你的经济情况,祝局很理解,所以这个价格上都是友情价。”
“谢谢万同志,让你费心了。”唐植桐一听这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感情万善把自己拿来拒绝给椽子上漆的理由当真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祝局本来就没打算多收,只是顺水推舟的做了人情,总之,这不算坏事,毕竟给自己实打实的省钱了。
“实在是囊中羞涩,万同志切莫嫌弃。”既然万善误会,唐植桐将错就错,从兜里掏出两盒牡丹塞了过去。
自己不是搞烟酒批发的,既然给了祝局华子,再给万善华子就不合适了,得适当降档。
面对唐植桐的善意,万善一点嫌弃的意思都没有,乐呵呵的收了。
唐植桐也很感慨,这年头的人真特么朴实啊,这要是放在项目上,没有工程款的两三成,人家都不乐意搭理自己。
从房管局出来,唐植桐先去椿树胡同做饭。
小王同学早上过来的时候,从铁辘轱把带了两只黄瓜和两个西红柿,都是自家院子里产的,叶主任知道从今天开始补课,在厨房里准备了两节藕瓜。
眼下正是蔬菜上市的季节,但由于前阵子的冰雹,蔬菜商店一片萧条,这两天倒是有外地莲藕在市面上销售。
这个季节的莲藕口感不怎么样,可供应短缺,有的吃就不错了,不能挑剔。
唐植桐看看西红柿,再看看藕瓜,打算先把西红柿给吃了。
眼下的西红柿是老品种,皮厚味浓,但不耐放,沾点水就裂皮,稍微有点磕碰就烂给你看,娇气的很,跟几十年后的西红柿完全是两种东西。
以后的西红柿不仅高产还耐储存、耐磕碰,就是没了西红柿的味道,很多人在做番茄炒蛋的时候会额外加一勺番茄酱调味,否则炒出来味道寡淡。
更关键的是这种西红柿青着的时候摘,在运输途中通过科技手段催熟。
有不少人对此很是嫌弃,但唐植桐能理解,无非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有的吃。
如果完全按照老一套的做法,估计低收入群体想吃口菜都难。
椿树胡同没有鸡蛋,唐植桐就用黄瓜炒了个西红柿。
西红柿切块,黄瓜切片,先将西红柿下锅翻炒,如果喜甜,可以在此时加一小勺。
待西红柿半熟,再将黄瓜片倒入锅中,待炒至黄瓜半透明,加盐拌匀就可以出锅了。
唐植桐个人很喜欢这道菜,经济实惠,简单美味,西红柿的酸甜,黄瓜的清香,简直绝配。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