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追妻啊 > 第171章 你怎么发达的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1章 你怎么发达的

    第171章 你怎么发达的
    说到八十年代末倒卖飞机这件事,就不得不提传奇商人牟其中了。
    也就是南德集团前董事长,他一生办了三件大事:飞机易货、卫星发射、开发满洲里。
    而1988年的牟其中,虽然还没有经歷飞机易货事件,但其身价已经高达数千万。
    要知道,如今在万通任职总经理的冯伦,在此之前两年,虽然有官身,但事实上也是这牟其中的个人幕僚之一,经常接受牟其中的諮询。
    牟其中能发家致富,跟时常关注、钻研政策脱不开关係。
    不过后来这人因为南德集团信用证诈骗案而入狱,在2000年被判无期徒刑。
    再后来,因其表现良好,改为有期徒刑18年。
    此后因为从未有过违纪行为发生,並在狱中多次受到表扬,牟其中又获得了多次减刑的机会。
    根据《刑法》相关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表现良好,可以使用假释。
    也就是说,当时的牟其中已经完全具备申请假释的资格。
    但假释的前提是认罪伏法,放弃申诉。
    而事实上,十几年来,牟其中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有罪,尤其是在入狱前几年,只要牟其中承认罪行,那他就能获得保外就医的机会,但他依旧坚持自己无罪,声称要清清白白的走出去。
    但一直到2010年,牟其中都一直未能洗刷自己的罪行。
    於是在经过痛定思痛之后,牟其中於2010年6月向监狱提交了假释申请书,並在2016年10月服刑结束出狱。
    牟其中是一名传奇商人,在未入狱之前的十年,一度被神话。
    但其中可信度最高的事件就是倒卖飞机。
    该事件发生时间是1989年,牟其中用国內大量轻工產品,从前苏联换回4架图-154民航机,净赚近一个亿。
    而这笔颇具创新精神的跨国生意,也使他一夜之间,名闻遐邇,
    林书平对牟其中的经歷耳熟能详,甚至早在几个月前他就有效仿牟其中倒卖飞机的心思。
    但具体该如何操作,根本无从下手。
    第一他没有信息渠道。
    第二也没有货物与货运渠道虽然知道最终这四架民航飞机卖给了川渝航空,但该如何与苏联方面取得联繫,他完全两眼一抹黑。
    因此虽然听到了老刘与老韩交流中透露出的信息,但林书平却也只能干瞪眼,根本不知如何操作。
    而很显然,老刘与老韩虽然都有些豫北口音,但大概都是在苏联边境从事倒爷生意的,此行两人也算是衣锦还乡,准备靠著做倒爷赚来的钱回老家盖新房。
    林书平问他们什么时候还回苏联。
    老韩三其口,但老刘却是个大嘴巴,著说道:“年底就去。”
    “你不在家过年了?”老韩问道。
    老刘嘿嘿一笑:“过啥年?年底老毛子那边最缺皮大衣,到时候我去厂里拿几百件皮大衣,转手就能卖给苏联那边。”
    “苏联那边有钱支付么?”林书平好奇问道。
    这时老韩主动开口解释道:“当然没钱支付,有钱咱们也不敢要啊,都是卢布,拿到咱们国內来根本不值钱,但没关係,他们有军火啊,当然了,军火什么的咱不敢碰,但是苏联產的瓦滋牌和乌拉尔牌汽车、摩托车也都能换回来卖,还有望远镜,哦对了还有相机,泽尼特相机你听说过吗?”
    林书平摇头,在他记忆里只听过御三家,也就是来自日本的索尼、尼康和佳能,再其次就是她表姐尤淑芬用的富士相机了,至於苏联產的相机,林书平是听都没听过。
    不过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苏联產的相机应该也很走俏。
    只不过在苏联解体后,人们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哪里有心思继续钻研相机,因此便全都没落了跟豫北的两位倒爷聊了半天,林书平听到鼾声,一抬头发现吴淞教授已经在硬臥上睡著了。
    而老韩、老刘两人也是哈欠连连。
    林书平有些意犹未尽。
    此时天色已经入夜,火车奔腾中,林书平跟老刘和老韩相互交换了一下联繫方式后,然后便躺在臥铺里,安静的听著火车奔驰的声音入睡。
    可过了整整一个小时,他都没办法进入睡眠状態。
    第一是因为车厢里接连起伏的鼾声,以及婴孩的蹄哭声太过吵闹。
    第二也是因为他被这两位倒爷给刺激到了。
    相比较倒卖国库券和炒房热这两个风口,倒卖苏联货物的利润明显不太高。
    但关键是要看倒卖什么。
    如果只倒卖一些生活用品,还不如多囤几块地,多奔波几个城市收购国库券。
    但如果是倒卖飞机,那就不一样了。
    牟其中的经歷已经足以说明这件事的可行性,关键是找到买家和卖家。
    如果记忆没有出现偏差,那么这次的买家就是固定的那就是去年刚刚成立的川渝航空。
    川渝航空因为刚成立所以內部急需民航飞机,但国內暂时没有研发能力,美国那边的飞机要价又太贵,根本支付不起,所以引进新的民航飞机这事儿就暂时搁浅下来。
    这样的信息,如果不关注航空行业,也根本了解不到。
    如果林书平不是重生者,曾经在前世记者时期了解过很多商贾大佬的履歷,他也不会注意到这一信息。
    “川渝航空林书平呢喃自语。
    他越是想到这其中可以操作的利润,就越是无法安然入睡。
    四架飞机,来回倒腾一遍就能卖將近一个亿!
    这任谁都没办法平静心情。
    特別是当这机会就在眼前时,如果不尝试一下,平白错过了这一机遇,林书平感觉日后自己会念头不通达。
    想到这里,他就坐起身来,拿起通讯簿,开始翻阅早期记下的一个电话號码。
    然后他便站起身来,拿著大哥大去到车厢的过道,想要打电话过去。
    结果拨了两遍发现没信號,最后只能骂了两句破手机,然后嘆息重新回到臥铺。
    他要拨打的电话是来自苏联商人叶戈尔。
    叶戈尔就是名副其实的倒爷。
    而且生意做的很广,覆盖了北美和欧洲国家林书平並非是想找叶戈尔拿货,而是想通过叶戈尔的人脉关係推荐,去结识苏联方面倒卖飞机的人。
    只要有相关资源,他才敢下定决心去大胆操作。
    至於与苏联方面交易的货物,国內的工业品市场完全可以满足。
    林书平不怕钱,別说几十万,哪怕个几百万他也愿意去置换四架民航飞机。
    关键就是找到买卖双方。
    一夜就这样过去。
    第二天一早,火车经过武汉,林书平打著哈欠,强打起精神,走下车厢去外面的月台尝试拨打电话。
    好在武汉这边信號还算及格。
    只等待了一小会儿,电话便拨通,林书平心中一喜,直接用俄语开口问道:“请问是叶戈尔先生吗?”
    哪怕电话语音有些失真,但叶戈尔还是听出了林书平的声音,意外的声音传来:“林?”
    “是我,林书平。”
    “林,你很久没有联繫我了,我在鹅城也找不到你,政府接待办的人说你去琼州挣大钱了?”
    叶戈尔还是老样子,一张口就想套用林书平的赚钱法子:“我知道琼州刚刚成为中国的第31个省,可该死的,我怎么一点都打听不到那里有什么赚钱的信息?”
    “你別打听了,琼州的钱你赚不到,那里赚钱的法子只允许中国人赚。”林书平笑道:“除非你能找到一个代理人。”
    这点倒是不假,涉及国土资源,根本不可能让其他国家的人侵占。
    哪怕是香港那边的商人也不行,强如李嘉诚等人,也都是通过合资运作,寻找代理人来入场。
    比如巩凡,背后就有香港资本支持。
    但其公司裕海实业却是陆资,这极大的方便他在椰城掌地。
    叶戈尔听得云里雾里,瞬间就感觉在琼州赚钱真的太麻烦了,还是老老实实做国际倒爷比较好这小半年来,他在鹅城的工厂为他源源不断的赚了三十万美元,
    他还想继续把这个生意做下去,甚至近期都在考虑继续扩大生產线,继续招聘工人进场踩缝纫机。
    “林,我知道你主动来找我肯定有事,你说吧,找我什么事?”
    叶戈尔兴致勃勃的问道:“有合適我的赚钱路子吗?”
    自从林书平倒卖国库券,半个月还清了他的欠债后,他看待林书平就明显不同寻常起来。
    他固执的认为林书平就是个財神爷,肯定能为自己带来財运。
    “暂时没有,不过我觉得马上就应该有了。”
    林书平说道。
    他其实並不太想拉叶戈尔下水,虽然叶戈尔的服装工厂能为他提供倒卖货物,但那些衣服都是叶戈尔贩卖到东欧、北美的盗版服装,叶戈尔已经能在其中赚取高利润了,如果林书平想要拿下叶戈尔工厂里的货,无疑要付出更高一些的报酬。
    但是如果林书平把这笔钱在国產服装工厂上面,他会得到更高质量的衣服,也能增加当地gdp產值。
    他清楚的记得牟其中换飞机时,可是拉了至少五百个火车皮的货物的。
    这些货物如果要塞满五百个火车皮,不管是罐头还是衣服,都价值不菲,少说也有数百上千万了。
    这笔钱对谁来说都不算是一笔小钱。
    再加上租赁火车的费用,打通边境关卡的费用,这一趟下来,支出肯定少不了。
    想到这里,林书平甚至都没太敢谋划倒卖飞机这件事了。
    毕竟他现在手里的资金,在鹿城买下一块新地皮后,已经並不太充足。
    如果把剩余的两百多万砸进去,搞不好就要面临资金断裂的麻烦,
    林书平可不想被迫提前把那些到手的土地给低价卖出去,那简直太妈卖批了。
    所以想要谋划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前解封国库券倒卖的利润。
    与邹劲松、江潯等人熟悉的那群京圈子弟,根据林书平所知,此刻依然还在全国各地奔波收购,而且生意做的越来越红火。
    因为背景深厚,导致三大证券公司的狗腿子都不敢轻授其锋。
    在电话里很囂张的管金晟,在这些人下场后,硬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也就只敢欺负我这种三无背景的老百姓。”
    林书平想到这里就有些咬牙切齿。
    此时叶戈尔已经被勾起了好奇心,继续追问林书平是什么生意。
    而林书平则话锋一转,问道:“叶戈尔先生,你在苏联那边有人脉吗?”
    “苏联?当然有,我可就是苏联人。”
    叶戈尔先保障了一句后,又仔细问道:“不过你指的是什么人脉?商圈还是政圈?黑的还是白的?”
    林书平不置可否,他笑道:“我听说苏联那边有人想卖民航飞机,你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具体情况?”
    “噢—
    叶戈尔似乎明白了什么,忽地难以置信的惊叫道:“你想买飞机?我亲爱的达瓦里氏,你现在已经这么发达了吗?”
    林书平没回答,继续问道:“我听说苏联现在可以低价买到摩托车什么的,那边现在有点缺生活物资,你知道吗?”
    叶戈尔平復了一下心情,笑著说:“这一点我是知道的,看来林你也没少关注苏联的状况,不愧是我亲爱的达瓦里氏,我们是一家人,在这种艰难时刻,更应该互相帮助一一我还是想问,你怎么发达的?”
    林书平苦笑道:“贷款,我向银行贷了五百万,这是琼州新建省之后的福利政策,但只提供给中国人,叶戈尔先生,你不要再问这些了,你拿不到的。”
    “噢,原来是这样,那我大概明白了。”
    叶戈尔恍然,他继续说道:“你说的的確不错,苏联现在內部有些混乱,高层与民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大伙都饿著肚子,谁都不想啃冰冷的麵包,大家都想吃肉喝酒—但自从那位上台后,国內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所以林,你听说的並不是假的,而是真实存在的,那些蛀虫把军中的小傢伙和大傢伙全都拿出来卖了,但是目前来看,都是小打小闹,没人敢倒卖飞机啊,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没人敢倒卖飞机?
    林书平笑了笑,看来叶戈尔对自己的国家了解也並不是很多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