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 第264章 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4章 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第264章 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这小子学我!”
    看到余惟的歌名林浦岩直接懵了,这傢伙跟自己想一块去了,居然也来首红的。
    而且感觉,余惟这首歌更加真情流露啊————
    他的红歌只是復刻经典,观眾的共鸣只是下意识的认同,但余惟这首新歌不一样。
    传统红歌多以宏大集体敘事表达爱国情怀,但余惟这歌完全相反,对话般的口吻反而是个人的情感体现。
    確切的来说,人家这就不是主旋律红歌,是一首献给祖国的情书。
    这种表达方式情真意切,没有所谓格局的说教意味,大家绝对更容易產生共鸣。
    余惟这招属於是盯著他来的,內核相同,表达方式却完全相反,属於是把他的攻势完全化解了。
    他红,人家更红,而且红的更为巧妙。
    在他还在一个劲祖国伟大的时候,余惟上来一句“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抱紧我”,直接把祖国比喻成母亲,这谁比得了?
    盘外招之间亦有差距,拋开歌曲质量不谈,余惟这个切入点就把他比下去了————
    “你不能只在別人唱爱国歌曲时才觉得这招很赖。”
    孟寒损了他一句,说到底就是魔法对轰罢了,只是人家余惟更擅长这招。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行,乐坛法师名不虚传。
    今天大家玩的都挺脏的,无论是他的摇滚,苏歆楠的感情牌,都不是音乐本身的比拼,谁也別说谁。
    “每当我迷惑的时候你都给我一种温暖就像某个人的手臂紧紧搂著我的肩膀。”
    祁洛按难得收起了自己清亮高昂的声线,把这一句唱的深情款款又清晰利落。
    擬人化的表达的优势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口吻带来的归属感无与伦比,让所有人心情复杂。
    在余惟这首歌里,祖国不是什么歌功颂德的伟大意象,也不是精神图腾的抽象表达,它是一个看得见摸得著的概念。
    疼痛时的拥抱,迷茫时的温暖,这种个人的感受很真实,並没有所谓的假大空,归属感极强。
    听著听著林浦岩和孟寒感觉不对了,这首歌的编曲,怎么这么摇滚————
    旋律里音程跳跃,通过不协和音程製造情绪张力,这种创作手法显然是摇滚的路子。
    “这小子学我!”
    比起茫然,孟寒更多的是震惊,摇滚作品居然可以这么写,用摇滚的“真实”解构红歌的“崇高”,却在个体呻吟中重构了更普世的爱国情感。
    这种把思想和艺术结合起来的风格让他大为震撼。
    “你不能只在別人唱摇滚时才觉得这招很赖。”
    林浦岩直接懟了回去,这下好了,余惟直接集他两之所成,摇滚带动全场,情怀提升格局,属於是无懈可击。
    听到这他们两已经认栽了,跟余惟纯比音乐质量,说不定他们还有的玩,整活,余惟甩了他们十条街。
    而且这首歌,在质量上也很上乘————
    “有时我会孤独无助就像山坡上滚落的石子但是只要想起你的名字我总会重拾信心。”
    邢超是最有资格唱这句歌的,他曾在赛场上为国出战过,在一眾肤色各异的老外中,他引以为傲的体力和韧性似乎什么都不是————
    但只要红色的战袍还穿在身上,他便有著继续跑下去的理由。
    他的演唱,能听出岁月沉淀的沧桑感,那种带著些许暗哑的詮释,仿佛真的能让人感受到挫折与磨礪。
    为国爭光,就是他继续奔跑的信念。
    “有时我会失去方向就像天上离群的燕子可是只要想到你的存在就不会再感到恐惧。”
    刘望稳稳的接住,舞檯灯光聚焦在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面容上。
    沙哑厚重的声线在年轻人队伍里颇为明显,熟悉余惟的人对这个声音並不会陌生。
    他的声音在《平凡之路》里是点睛之笔,放在这也毫不逊色,因为他司机的身份,那种失去方向的迷茫与困惑唱的很有感觉。
    每一句歌词由谁来唱,余惟都做了精心设计,一连几句下来,现场观眾的情绪已经到达了临界值。
    这不是一首高高在上的讚歌,而是一个孩子对母亲的真情告白。
    编曲上的巧妙安排让情感层层递进,从最初的轻柔倾诉,到中间段的逐渐高亢。
    再然后,就是接下来的高潮部分。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
    蛰伏许久的余惟终於开口,完美的唱功瞬间就把整首歌的质感提升了一个度。
    他在“爱”字上加重语气,气息的支撑相当稳健,高音处全身投入,感染力十足。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哪怕在几位素人嘉宾唱的都很好的前提下,余惟这句告白似的炫技依旧惊艷了眾人。
    这种高音区的收放自如,完全是洗耳朵级別。
    但让观眾感触最深的却不是他的演唱,而是歌词,铺垫已久的爱意在此刻爆发。
    疼痛迷茫也好,孤独无助也好,迷失方向也好,个人情感匯聚成情感共鸣,带来的感染力自然比一味的“讚扬”好过很多。
    真正让《我爱你中国》打动人心的,並非什么主旋律和主流,而是它触碰了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对家的眷恋,对土地的深情,对身份的认同。
    这一刻,没有所谓的竞爭,没有歌手的光环,只有一个华语音乐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
    不仅为之自豪,更会因此流泪,比起一味地讚扬与吹捧,这种真挚而热忱的复杂爱意,不才是大家的心声吗?
    它並不是什么主旋律歌曲,只是每个人共同的情感体验,是內心涌动的情感共鸣。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
    歌词的第二次重复是所有人的齐声合唱,除去乖乖伴奏的樱谷梨绪之外,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引得观眾为之动容。
    这是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曾有过的心里话,在这一刻,由台上素人选手们代为传达。
    比起由群星合唱,这些各行各业的人交织在一起的歌声,才是真正的,听见每个人的声音。
    但这首歌的精彩仍未完结,在情感迸发的短暂的停顿后,祁洛按再一次举起了话筒。
    “有一天这首歌会变老就像老杨树上的枝椏。”
    突如其来的娓娓道来让观眾为之一愣,祁洛按这句唱的极妙,弱声处理如咏嘆调般揪心动人,將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画面感太强,以至於他们似乎真听出了枯木逢春的新生感。
    在合唱版本中,这一句也是点睛之笔,那种岁月变迁的传承感,似乎是在穿搭歌曲的真正內核。
    这份爱,是经受住岁月变迁的,一代又一代————
    “可我还会一遍遍歌唱它如同我的生命。”
    胡兴虽然技巧不足,但时机把握的很好,稳稳接住了焕发新生的歌,並顺势把它传递了下去。
    几人分工明確又配合默契,完全出乎观眾的预料,今天的四组节目里,他们队伍的配合绝对是最好的。
    他们对自己的部分都很擅长,甚至於契合,显然余惟在排序和舞台设计上没少心思。
    更重要的是,他们足够熟悉。
    余惟给了他们两天的相处期,在节目组眼里这是在浪费时间,但从同事过渡为朋友,才会真正统一战线。
    樱谷梨绪因为语言不通融入不了,余惟也没有干涉,就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没想著让樱妹同频。
    虽然单纯唱唱歌也没什么,很多外国歌手都唱过国內的红色作品,但余惟不想落人口舌。
    当个背景音伴奏也挺好的,毕竟她学中文歌时间成本也有点高————
    “不对啊。”
    后台处的孟寒几人越合计越不对,余惟这首歌不仅有摇滚和格局,它同样也是首饱含温情的作品。
    就连苏歆楠的音乐题材也被他囊括进去了?
    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够阴了,没想到余惟更是阴的没边,集百家之所长,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了。
    很难想像,一首歌居然可以兼具这么多属性,又能带动全场又感人,完事格局还高,这怎么打?
    这几条路子,哪个单独拿出来都是赖招,余惟倒好,直接整个三合一出来。
    这也在余惟的计划之中吗,把他们三都算进去了。
    舞台上,令人心潮澎湃的合唱才刚刚开始,祁洛按的高音清澈嘹亮,如同直衝云霄的號角,林雨汀的歌声则充满了坚韧与爆发力。
    她们的声音与余惟的强劲高音交织在一起,层次感十足,其他几人专注而投入的轻声跟唱,场面十分动人。
    而真正將全场情感推向顶峰的,是观眾的集体参与,在重复第二遍高潮部分时,台下有不少观眾自发地加入其中。
    不知从谁开始,观眾席上星星点点的手机灯光被点亮,迅速蔓延成一片无边的璀璨星海,与舞台上的灯光交相辉映。
    数万人自发的跟唱声浪逐渐响起,从最初的轻声应和到后来响彻全场的恢弘合唱。
    “我爱你中国”这最简单的词句,在这一刻被赋予了最真挚最厚重的情感重量。
    在歌曲的最后,台上几人臂挽著臂,肩並著肩,將最后一句“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反覆咏唱,声音中带著颤抖,也充满了力量。
    音乐落下,灯光亮起,短暂的寂静后,是如同火山喷发般的、持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
    这个舞台,早已超越了一场简单的音乐表演,它是一次情感的集体宣泄,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也是一个足以被长久铭记的“神级”现场。
    比起所谓的红与正,他们更多感受到的其实是温暖。
    因为他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mp;amp;gt;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