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咋办?我爹是奸臣! > 第178章 “啊——”平安拖着长……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8章 “啊——”平安拖着长……

    清晨,天地间一片白霜。
    璐王停灵于王府正殿,由刚刚被放出都察院的王府长史陈敬茂向朝廷报丧。
    珉王府长史同样需要向上奏,申请依礼守丧,齐衰一年,停止一切喜庆活动,并需哭临祭奠,以示哀思。
    因对外称暴毙,皇帝下旨辍朝三日,京内禁声乐、嫁娶七日,令宗正寺、礼部、工部、内府共同主导治丧,并派遣英国公主祭。
    平安早起准备出门上学时听到了这个消息,尤七从兵部回来,传陈琰的话,说璐王殿下凌晨突发心疾,太医赶到时人已经凉透了,今日辍朝,百官回衙准备安排公祭之事,让平安先不要去上学了,在家乖乖呆着。
    所谓公祭,就是在京官员按品级前往璐王府吊唁。平安、刘厦和顾金生都有官职在身,到了下午,来了个吏部清吏司的官员,通知平安去璐王府吊唁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陈琰抽身回来一趟,盯着平安换上了圆领素服。
    平安压低声音问:“爹,璐王真的是病死的?”
    “太医说是病死的,就是病死的,到了灵堂上不要乱说乱看,吊唁完就赶紧回家,别让爹娘担心知道吗?”陈琰道。
    “知道的。”平安道。
    陈琰用一块白布将他的乌纱帽裹起,又蹲下身来帮他系上腰绖,这是一种麻布做的带子,束在腰间系结,并要保持两端松散下垂——亲自将平安打理得无可挑剔。
    璐王一死,珉王的声望势必水涨船高,作为珉王一起长大的伴读,博兼堂这几个孩子不知要被多少人羡慕,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应该谨慎,好在平安向来乖巧,陈琰又仔细交代了几句礼仪上的注意事项,便目送他出门了。
    这是平安第一次来到璐王府,在大门外下了马车,递上名帖、香烛纸帛,由接待吊唁的王府执事引入正殿灵堂。
    吊唁的勋戚刚刚读完祭文,殿内响起一片悲恸的哭声,平安精准的识别出珉王的声音。
    “我的好三哥哟,你怎么年纪轻轻就这么走了,丢下我这不成器的弟弟,可怎么办哟!”
    没人在意这话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反正按照惯例,就得这么哭。
    平安咬牙低头憋红了脸,站在原地跺了两脚。
    “小陈大人身体不适?”清吏司的官员受到郭恒叮嘱,一直关注着平安来着。
    平安深吸一口气:“没什么,殿下的哭声太有感染力了,让我想到了一个刚刚去世的朋友。”
    昨天那只弃他而去的蟋蟀小明。
    官员道:“小陈大人真是性情中人,咱们进去吧。”
    平安跟着一众官员进去,对着璐王的灵位行四拜礼,再向世子李宪及其他眷属作揖致哀,说一些“节哀”的话。
    珉王和李宪站在一起向他们还礼,待这一波吊唁结束,珉王披了一件素色披风,跟着平安走出了灵堂。
    平安奇怪地问:“你怎么出来了?”
    “出来透透气。”珉王嗓子都哭哑了,让平安陪着他,去正殿后面一个僻静的园子里歇一会儿。
    太监端茶上来,给他润润嗓子。
    “还真是辛苦。”平安道。
    “我还算好的,毕竟是早上才来,我三嫂和几个侄子侄女儿,从昨夜到现在水米没打牙呢。”珉王啜了口茶。
    平安四下张望:“哪里有吃的?偷一些给他们送去。”
    珉王极少踏足璐王府,人生地不熟,茫然四顾,却发现灌木丛后一个狗狗祟祟的小身影。
    “小老四!”
    那小孩儿一下子愣住,窸窸窣窣地往回跑。
    “站住,再不站住我喊人了?!”珉王又道。
    小孩儿懊恼地跺一下脚,才从灌木丛里钻出来,一身麻布斩衰,前襟里不知塞了什么,塞得鼓鼓囊囊。
    “怎么一下午都没看到你?”珉王也就能在这只小屁孩儿面前,展现一下当叔叔的威风。
    “大哥嫌我打瞌睡,把我和六姐姐撵回去睡了一觉。”李寅道。
    瞧他一脸理所应当的样子,两人对视一眼,有哥哥的小孩就是幸福,守灵都可以偷懒。
    正想再逗他两句,只见一颗橘子从他左边衣袖里滚了出来,咕噜噜滚到了平安脚下,平安还没来得及帮忙捡,就被小老四一个箭步冲上来捡走,因为动作太大,右边袖子里又滚出一个苹果……
    珉王一把将小屁孩儿薅过来,扯开松松垮垮的斩衰前襟,立刻惊呆了。
    平安凑上去一看,里面垫着个油纸包,满满一兜小酥饼……
    珉王正好饿了,豪不客气地从中拿出一个塞进嘴里。
    “小王子,你要出去卖饼吗?”平安错愕地问。
    李寅不好意思地说:“我家人口多嘛,这点饼也只够垫垫的……四叔你不要再吃啦!”
    珉王忽略小老四凶巴巴的眼神,又拿了一个给平安。
    平安听到这话还哪还舍得吃,只说自己吃过饭来的,赶紧给他塞了回去:“你就这么明晃晃的捧着进去,万一被人看见,会很麻烦的。”
    李寅一脸苦恼。
    珉王吃完一个小酥饼,拍拍手上的碎渣:“你在这儿等着,我进去让他们假装解手,一个一个出来。”
    李寅忙不迭点头:“四叔真好!”
    珉王去了正殿,李寅坐在平安身边,头发乱蓬蓬的。
    平安帮他摘下脑袋上的枯叶。
    “平安哥哥,告诉你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小老四四下看看,小声对平安道:“我家有刺客。”
    平安:??!
    “展开说说。”平安道。
    “昨天傍晚我看到几个面生的太监往我父王的寝殿里抬进一口大箱子,我问孟公公那是什么,孟公公说我看走了眼,还让我回西三所去不要乱走动,到了后半晌,我父王就走了,哪有这么巧的事。”
    平安眨眨眼:“所以呢?”
    “我怀疑箱子里有刺客,杀了我父王。”小老四一脸机智地分析道。
    平安心惊肉跳:“这话你跟谁说起过?”
    小老四掰着指头数:“大哥、二哥、三哥、大姐、二姐、三……”
    “好了好了,别说了,”平安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他这回真的感觉害怕了。
    “我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不知道。”他说。
    “怎么大家的反应如此一致。”小老四纳闷地咕哝道。
    李宪终于来了,他揉着小老四的脑袋:“寅儿,又在胡说八道了。”
    “大哥,我没有。”小老四说着,掏出一个小酥饼递给他:“大哥最爱吃的,甜的!”
    李宪接过酥饼,眼眶微红。
    平安起身给他行礼。
    “别这么多礼,”李宪道,“祖父要将我改封岑州,王府建成之前,我们一家还不能就藩,祖父说了,让我带弟弟们仍回博兼堂读书。”
    平安道:“这是好事啊,又能像从前一样了!”
    小老四疯狂点头。
    治丧期间,李宪不便谈笑,但平安从他眼底看到了一丝愉悦。
    “平安,谢谢你。”
    “谢我?”
    李宪还未来得及回答,便有太监找到此处,又有官员前来吊唁,请世子回灵堂接待。
    李宪拍拍平安的手臂:“我先回去,一会儿换母妃和弟弟出来。”
    平安点点头,看着李宪不高大却很挺拔的背影,突然觉得长大只是一瞬间的事,李宪只比他大了不到两岁,已经可以顶门立户,准备承袭王位了。
    欣慰,小小的老夫甚是欣慰。
    ……
    阿蛮要在运河上冻之前启程上任,带走了大部分被解救的妓女和娈童,余下的被平安送回盛安县,最大的织坊与陈家交情不错,可以代为照顾,红菱和清芷姑娘的积蓄足够后半生衣食无忧,但还是选择跟大家一起去盛安,说是想游览江南名胜,其实是担心年少的姑娘们受欺负。
    平安这段日子比谁都忙,又受了“惊吓”,师长们待他极为宽容。
    可宽容总有时限,因此在送走阿蛮的当天下午,平安就被大师祖喊到了沈宅。
    师祖母亲自做了老豆腐炖花鳅,要给平安补补身子。
    “这孩子近来遭了什么罪啊?脸都瘦了一圈儿。”师祖母道。
    “到了抽条的年纪是会瘦一些,却也长高了。”大师祖道。
    师祖母道:“倒是好像长高了,也俊了,全随了爹娘的长处。”
    平安品尝着鲜香的菜肴,花鳅的滑嫩融进豆香,鲜掉眉毛,一个字——幸福!
    平安近来长个子,饭量大增,师祖母一边担心他吃不饱,令人给他添饭,一边又担心他积食,饭后拿来山楂甜茶给他消食。
    吃罢了饭,沈廷鹤图穷匕见:“以后每日散学先来家里,我带你重读‘四书五经’。”
    平安有点得意地说:“我带注都背了两遍了,很熟了。”
    “还不够,在明年六月份之前,程朱蔡胡的注述要全部吃透,烂熟于心。”沈廷鹤道。
    “半年时间……为什么这么急呀?”平安问。
    “才听礼部的官员说,陛下有意提拔你爹,让他担任明年京城的乡试主考,又被你二师祖拦了,说你爹年纪太轻,应该再缓一缓。陛下说,那就四年后,不能再缓了。”
    平安点点头:“可是,关我什么事?”
    “如何不关你事?四年后,你爹做主考,你哪有资格应试?”沈廷鹤反问。
    平安笑道:“我可以回原籍考嘛。”
    “这不是不想你长途跋涉,太过辛苦吗。”沈廷鹤道:“横竖又不损失什么,这一场考不过,四年后再回原籍便是。”
    这是几位师长联合亲爹做出的重大决定,都是一样的天资聪颖,陈琰和平安的性格大相径庭,陈琰读书时性急冒进,进取心强,需要压着;平安懒散贪玩,惰性强,需要赶着催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