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咋办?我爹是奸臣! > 第142章 你有信心做一个好皇帝……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2章 你有信心做一个好皇帝……

    平安做了一宿的梦,一会儿是前世看过的杂书和那些有用无用的知识,一会儿又梦见一个身穿衮龙袍,头戴兜帽的人,站在丹陛之上俯瞰众生,无数孱弱的生灵在他耳畔叫喊,叫声凄惨,那人却像听不见似的,无动于衷。
    平安质问他:“你为什么不管你的子民?!”
    那人渐渐转头,兜帽之下竟是个无脸人。
    平安被吓醒了,冷汗湿透了中单,滚来滚去睡不着,索性爬起来点灯练字,还差点把早起上朝的老爹感动哭了。
    回到博兼堂上课时,还在回忆昨晚的梦境,师傅提问他都险些没听见。
    “你今天怎么心不在焉的?”珉王问。
    平安缓了口气,小小声道:“殿下,假如……我是说万一,你有信心做一个好皇帝吗?”
    “干嘛说这个,我三哥活得好好的,怎么也轮不到我呀。”珉王道。
    “我是说万一。”平安道。
    “没信心。”珉王很干脆地说:“我父皇已经算是勤政明察了,依然有百姓吃不饱饭,有盗贼横行不法,这世上哪有好皇帝呜呜……”
    平安慌慌张张地捂他的嘴:“也不用这么犀利。”
    珉王挣扎开来,对平安道:“我还是希望我父皇多活些岁数,他这辈子挺苦的,像头驴一样没个停歇呜呜……”
    平安再次捂他的嘴:“不要说话了。”
    珉王点点头,平安才放开手。
    “你这么问,不会是知道什么内情吧?”珉王道:“我三哥干啥坏事了?”
    平安:“………”
    这家伙虽然不着调,但挺聪明。
    “我可提醒你啊,坏事也要分多坏的事,只要我三哥勇于承认,父皇是极有可能原谅他的,我父皇这人,不怕儿子有心机,就怕儿子太忠厚,你别看他平时人五人六呜呜呜……”
    平安:“别再说了!”
    他还想多活几年。
    ……
    珉王版大蒜素到底失败了,不但失败了,还完全腐烂了。
    “可惜了这么好的酒和蒜,我本来想,就算做不成大蒜素,做成药酒给父皇补补身子也行啊。”珉王一脸沮丧。
    平安:“………”
    平安告诉他是酒的度数太低,要想制成大蒜素,要先蒸馏酒精,要想得到酒精,就要等他的玻璃蒸馏器,可惜他的订单量小难度大,玻璃局忙着给军队烧镜片,又要给宫里烧祭器,民间商贾的订单具有盈利性,优先级也在他之前,把他的订单排到了爪哇国,问就是还要开会讨论生产方案。
    “怎么如此麻烦……”珉王道。
    “好事多磨嘛。”
    其实平安没告诉他,即便有了大蒜素,也要经过复杂的实验,还要解锁输液技能,要找到更有效的麻醉药物,他这个“废柴”穿越者,得常常靠做梦回忆“冷知识”。
    ……
    璐王完成了祈福工作,已经进入九月了。
    九月初一,宫里要办家宴、吃花糕。
    璐王来不及接触任何人,就被皇帝派去的人径直接到了宫里。
    家宴上和乐融融,安阳小公主被打扮地一派喜庆,脖子上挂着三哥送她的赤金宝石福禄璎珞圈儿,举着四哥哥送的风车跑来跑去。
    璐王家的几个姑娘小子也正是好玩的时候,小的跟着大的跑,宫女太监跟着护着,难免撞倒家什。
    “放他们跑,小孩子就是要多跑,少约束。”太后道。
    儿孙绕膝,太后半倚在榻上,容光熠熠,鬓边的白发都成了亮银色。
    庄妃和淑妃在陪皇后娘娘下跳棋,庄妃说起勋戚中几个不成器的子弟时常出入欢场,前儿为了宴月楼的花魁争风吃醋差点闹出人命,顺天府抓了三个……
    本想说些坊间艳闻讨皇后一笑的,却见皇后神色一滞。
    淑妃便知道她又想起了昌平侯一家子,便替皇后反唇相讥:“你那兄弟也抓进去了?”
    “姐姐这叫什么话,我弟弟早于那些人断干净了,自打昌……”
    她正想说昌平侯家出了事后,父亲将弟弟从妓院抓回家中打了个半死,都在家躺了小半年了。碍于皇后在场,又改口道:“横竖已经改邪归正了。”
    “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淑妃道。
    庄妃一派毒妇面孔,正打算恶语相向,安阳公主挥舞着小手跌跌撞撞扑向娘亲。
    庄妃瞬间变了脸色,笑靥甜甜:“阿娘的小娇娇,吃饱饱了没有?”
    “咦~~”淑妃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皇帝及时插手,将这两个聒噪的家伙支到太后身边,换长公主、宁安公主和驸马来陪皇后。
    太后令人将冰镇的葡萄端到近前:“一串葡萄拥挤地长在一起,可以存放数日,单颗葡萄却腐坏的很快,这是为什么呢?”
    她本想借物喻人,告诉她们身为皇家人要团结友善,为天下万家做表率。
    谁知珉王说:“那是因为葡萄果肉的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加速腐烂。”
    众人面面相觑:什么军?
    珉王还在跟大家掰扯什么是细菌,继而扩展到“洗手七步法”等预防细菌疾病的小常识。
    淑妃先摸了摸这孩子有没有发烧,皇帝听他并不像胡言乱语,于是对吴公公说:“都记下来了吗?”
    吴公公看一眼负责内起居注的太监:“记下来了。”
    “送到太医院,让他们修改一番,制成《洁身正要》颁行各省。”
    “是。”
    珉王不干了!颁行天下啊,怎么也得给他一笔丰厚的润笔费吧!
    “润笔费是吗?”皇帝反问:“要多少?”
    珉王伸出一根手指:“至少这个数。”
    “给他取一文钱。”皇帝对吴公公道。
    珉王:??
    哪有一国之君赏人钱财以“文”为单位的,他说得明明是一千两!
    众人哄堂大笑,吴公公果真拿来一枚铜钱交给了珉王殿下。
    珉王叹了口气,一脸“真抠啊,不像我”的嫌弃溢于言表,钱眼对着光看看,正打算收好谢恩,忽然发现铜钱背后有个祥云纹路,他“咦”了一声,反复地看。
    这是一枚移范的铜钱,就是在铸造时出现差错,钱范移动,导致铜钱上出现了异常的纹路。
    皇帝有酒了,醉眼看着他笑,吴公公解释道:“殿下,这是前日宝泉局送来的,铜钱背面出现了祥云图案,吕阁老说,这是陛下敬天法祖的回报,是大雍国泰民安的具象,乃上上大吉之兆。”
    太后笑道:“大吉利是,让你母妃穿一根红绳给你带上。”
    珉王将铜钱交给淑妃,笑呵呵地谢恩。
    气氛一片欢愉。
    皇帝不动声色道:“泊亭,陪朕出去走走。”
    璐王道一声“遵旨”,起身默默跟在了后面。
    此时刚至午后,秋日天高,皇帝说:“九月天,最宜登高望远。”
    便带他去了皇城内最高的五凤楼,俯瞰京城盛景,爬到城楼顶上,璐王有些微喘,皇帝刚刚大病一场,反倒面不改色。
    “平日里除了读书,也要多出去走一走,对身体有好处。”皇帝道。
    “是,父皇。”
    楼上风大,吴公公将一件披风披在皇帝身上,展目四望,长空一碧如洗,锦绣河山、巍巍宫城尽收眼底。
    “看到了什么?”皇帝问。
    “宫殿,街道,官衙。”璐王道。
    “还有人。”皇帝道:“熙熙攘攘的行人,巡查城防的兵丁,形形色色的贩夫走卒,威风凛凛的达官贵人,他们各揣心事,各有盘算,他们的身份天差地别,都是一样的汲汲营营,忙忙碌碌。”
    璐王额角开始流汗。
    皇帝微哂:“别紧张,咱们这样的人家,为了得到权力做些不可告人的事,不稀奇。”
    璐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皇帝道:“你从七岁那年被送进宫里读书,远离父母,每天活得战战兢兢,直到父皇登基,父皇心里一直觉得有愧,所以你拉拢文官也好,积累名声也好,朕从未干预,毕竟朕不希望国朝未来的新君走朕的老路,初登大宝,没有内外班底,独自面对满朝强势的旧臣。
    “但你亲近的都是些什么人?!你非但志大才疏,没有识人之明,还不懂得基本的用人之道——有些人像水,要顺应其势,因势利导;有些人像油,要热络亲近,但要加以约束;有些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你以君子待之,他以竭诚还你。
    “这些道理,父皇不是没有教过你,你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去构陷郭恒?他手里捏着你什么把柄?”
    璐王伏在地上,摇头啜泣。
    “你是君,他是臣,他若有冒犯之处,你但可光明正大地弹劾他,可你不惜害人性命毁人前程,用这等见不得人的手段去对付一个臣子,知不知道你是什么身份,你是谁?!”
    皇帝的声音在猎猎风中震耳欲聋,他在逼璐王道出实情,也是在给他最后一次回头的机会。
    谁知他等了良久,只听见璐王瑟瑟缩缩地说:“郭尚书手中没有臣的把柄,是当年恩科会试之前,郭尚书有可能被选为主考,臣受人之托,举荐了几个官员子弟去拜访——臣知道他见过几个年轻后生,但臣举荐上门的人,郭尚书一概不见。这件事被郭尚书的门生周沂看在眼里,此人不甘寂寞,不想在翰林院继续熬资历,便自作主张构陷郭尚书,想开坊到臣府上做侍读……”
    “他不甘寂寞?”皇帝沉声问。
    “是。”璐王道。
    “他自作主张?”
    “是。”
    “你一点问题也没有?”
    “臣有罪!周沂此举虽非臣直接授意,但臣事后未能纠举,反而暗怀感激之心,将他召入王府做讲官,臣有私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