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图穷匕见
第363章 图穷匕见赵坤的话让张国荣的脸色一变,显然这不符合他对这个故事解读,或者说他对程蝶衣这个人物的情感代入。
但没办法,总要先打破他对人物塑造的堡垒,才能让他不至於在错误的情感中沉溺过深,以至於走不出来。
实际上张国荣就是把戏里的程蝶衣和段小楼当成了自己和唐先生,一样是从小认识,
然后走到一起,相互扶持导致人戏不分。
赵坤眼瞅著火候差不多了,才坦然道:“戏剧的本质是模仿表演,目的是让观眾相信故事的是真。演员的表演是通过动作、表情、神態、气质甚至台词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你相信自己是程蝶衣,这是一名优秀演员天赋。但一个演员如果被一个角色住自己,那他一辈子也就只限那儿。
有句话怎么说来著,哦对,说越过这山,你才知天地多大,日月多辉。一个好的演员,首先是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来反哺自己所塑造的角色。”
张国荣默默无言,叼著烟,神情复杂地看著赵坤,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不是不识好列,知道对方是在帮助自己,早已將之前被说破羞恼拋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感动,甚至还有些愧疚。
赵坤瞅了瞅张国荣那一头浓密顺滑的长髮,笑道:“这部戏拍完后,我建议你把头髮剪了,从头开始。”
“干嘛?”
张国荣一脸惊地看著赵坤,这人今天怎么尽戳自己的肺管子!
在香港演艺界眾所周知他对自己的髮型特別注重,正可谓:血可流,头可断,髮型不能乱。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其实赵坤並非无的放矢,后世那位著名的香港体验派影帝出戏的办法就是剪头髮和打飞的去伦敦餵鸽子。
相比之下,赵坤觉得剪头髮更有性价比。
当然,也不排除这位影帝在拍电影的时候,家里总是人来人往,头上难免长草跑马,
把头髮剪了寻求心理安慰。
赵坤一本正经道:“演员入戏和出戏都是功夫。不是我表演袁四爷和小楼,他们都是这方面的高手,你看他们下戏后会像你这样发呆吗?”
“...
张国荣无言以对,但还是倔强的回了一句:“他们都是科班出身。”
张丰易是北电毕业,可葛尤却是养猪的出身,只是七十年代极少能看见一个京城郊区的知青能掌看照相机到处拍的。
好吧,葛尤家学渊源,全总文工团有自己的演员训练班,也算是科班出身吧。
“但你演的比他们好啊!”
张国荣心中难免有些小得意,他渴望被认可,其实也是一种缺爱的表现,
童年的生活经歷让他如同一颗被遗忘的种子,孤独地生长,他渴望被爱,渴望温暖,
渴望被关注,於是艺术便成了他情感的避风港。他用自己的艺术才华把那些被压抑的情感都释放出来。
这也是他容易入戏的最根本原因。
而且当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一个热情、开朗的哥哥。
此时的他抿了抿嘴,强行压平翘起的嘴角,试探著问道:“你觉得表演和生活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什么?”
赵坤没有高深莫测地故意装逼,而是看著对方的眼睛,忽悠道:“我们生活之中,每时每刻都在表演。比如你在扮演大明星,我在扮演导演。演戏只是我们表演的一个部分。
再说了,人生在世,还不是今天笑笑別人,明天被別人笑笑。有些时候做人没有必太多矫揉造作,偶像包袱不要太重。
如果你真的觉得脱离不了人物,不妨尝试用別的方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运动或者绘画什么的。”
张国荣眼神中终於出现了一丝神采,笑道:“我喜欢打羽毛球,听也喜欢画画,
就是不如你们画的好。”
他在剧组里见识过赵坤和王晓帅的画,那绝对是专业的,就连被赵坤拉进来的那位长相抽象的冯晓刚同样画的一手好画。
说到画画,他这种只是爱好的业余选手和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
赵坤此时终於鬆了一口气,笑道:“画画其实很简单的,除了必要的基本功外,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画,画和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
都说张国荣是演《霸王別姬》才开始走火入魔的,赵坤可不想將来自己像陈大导一样被哥哥粉骂死,同时自己还隱藏著一些小心思,这才施展忽悠大法。
“晚上一起吃饭吧!”
张国荣笑了笑,看到赵坤意外的表情,道:“你这个导演费心的帮我舒缓压力,我总要感谢一二吧。”
咦,看起来不太好忽悠。
也是,毕竟在演艺圈摸打滚打十多年了,岂是寥寥数语能说动的,不过领情就好。
其实说到底,张国荣目前的状况就是把自己与唐先生的感情带入其中,借这部戏来表达自己的坚定。
很简单,这年头他的这种取向是另类的,甚至在国內还属於性犯罪的一种。別的不说,当下没到夜幕降临,京城的东单公园、中山公园、筒子河一带,还有打兔子的传统呢。
就算在香港也不例外,所以这件事一旦公之於眾,必將遭到口诛笔伐。
滔滔江水汹涌淹没,人言可畏!他都不敢想到时会遭遇到什么。
可惜现在不是后世。
赵坤瞅著张国荣继续忽悠道:“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就应该是生活归生活,工作归工作。荣哥,你知道我自从到了香港后,最討厌的是什么吗?”
面对张国荣疑问的目光,赵坤斩钉截铁道:“就是你们这些什么香港大明星,把明星的这份工作当成生活的標籤。
就比如说你吧,你工作的时候,你是张国荣,你是大明星,你需要对影迷、歌迷负责。但生活中,你总不能还需要对记者狗仔负责吧?
你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过的不痛快,最开心的就是那些记者狗仔,他们可以拿你来炒作,各种泼脏水,各种素材都可以写。
所以有些时候,我真的为你们这些明星感到可怜。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公司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所谓规定,进一步把你们束缚。
我看不如这样,我建议你把你的演员约签到我们梦工厂影业。”
终於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了。
赵坤一脸认真道:“你也知道这次《黑色通缉令》出海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们公司现在压根就不缺钱,就缺有才华的演员,而且这次我们合作的很愉快呢,如果你愿意,我还可以教你当导演。怎么样?”
赵坤知道导演是张国荣的梦想,在艺术方面他一向非常敢於挑战自己。
当年唱歌事业如日中天,他却选择隱退,继而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演戏方面。当演戏达到顶峰,甚至还成为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的首位华人演员时,他却选择挑战导演这个行当。
本来一切都非常顺利,他在大陆的一个朋友向他许诺將全力支持他拍一部文艺大片。
可造化弄人,当张国荣开始为自己首部执导的作品开始积极筹备之际,什么演员、幕后都已经开始接触了,却传来那位银鐺入狱的消息。
之前许诺的什么投资全都泡汤了,甚至因此可能还会遭到牵连。
种种打击,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玉玉,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是典型的玉玉症状,人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了。
对於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泡汤了就泡汤了唄,人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退一万步,就算你特別想拍这部电影,就算你拉不下这个面子,给之前联繫好的电影人一个交代,重新再拉投资唄!
就算拉不到投资,你还可以自討腰包啊!
以张国荣当时的身家,拍一部文艺片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小菜一碟,
万万不能走到那一步。
只能说当时他玉玉已经很严重了,而那个坏消息便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呢,扯的有些远了,言归正传。
“.....”
张国荣原本听的很入神,但听著听著就感觉话不对味,夹著香菸一脸哭笑不得。
他倒也没有明確拒绝,而是笑道:“这事我得回去跟陈太商量,看她同不同意,你知道这种事情都有考量的——听,不过做导演—
说到这里,他明显有些迟疑,心里到底还是有些意动。
赵坤赶紧添上最后一把火道:“放心,这个承诺终身有效!”
《霸王別姬》后,张国荣的演员生涯就迎来一个高潮,更重要的是赵坤看好他,比头上长草跑马的影帝更要看好,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成就一个华人影帝。
就算当导演,又能怎样?
演而优则导,有自己这位国际著名导演把关,还怕拍不好电影?
再说了,就凭张国荣这三个字,都不愁没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