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唯有赵大导演
第359章 唯有赵大导演“什么首周才720万美元?”
“赵,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你別忘了,我们一共就五百家影院开画,单日单馆票房已经超过5000美元了。而且这周肯定会增加放映场次和银幕数量,按照保守估计《黑色通缉令》的总票房极有可能会达到三千万美元。”
不难听出电话那头的哈维相当兴奋,別忘了,《黑色通缉令》不仅是一部独立电影,还是一部华语片。这个成绩不仅將原有华语片在北美的票房纪录远远拋在后面,甚至都已经接近了独立电影的票房纪录。
什么?
华语片在北美票房记录是多少?
不好意思没查到,目前已知的信息是92年程龙的《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以1627万美元,打破了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的票房纪录。
至於北美市场独立电影的票房纪录,目前在四千万美元左右,而且之后几年每年都在刷新。
到了1994年原版的《黑色通缉令》成为首部票房打破1亿美元大关的独立电影。当年斩获2.13
亿全球票房,名列年度票房排行榜的第十位。
赵坤並不奢望能复製原版的票房奇蹟,毕竟是华语片,就算內核再西方,也会有天然的文化隔。能够有一半他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只是这首周的票房成绩在他看来確实有点不尽人意,眾所周知,一部电影的票房就看上映前两周的成绩,往往会占到总票房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什么?
《哪吒2》!
別闹,那只是个例。
一方面质量確实过硬,另一方面已经突破了电影范畴,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加上上映期间正值国际形势变幻,完美贴合片中的各种梗。
正可谓:时势造英雄!
不过哈维说的也有道理,就看第二周能够增加多少开画的影院和银幕数量了,如果第二周票房逆跌,能够破千万的话,那么正如哈维说的那样,最后的总票房可能会达到三千万美元。
如果是这个数字,赵坤这边的分成就有600万美元,再加上后续有线电视和录像带分成的收益,肯定会超过哥伦比亚公司当初开出的700万美元的买断价格。
对於哈维来说也是同样如此,更重要的是他不用垫资,不用担风险。按照他和迪斯尼达成的协议,米拉麦克斯也能分得票房中8%的收益,那就是240万美元,再加上其它分成,总收益將超过300
万美元。
这个数字对於哈维来说已经相当满足了。
1991年12月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北边解体了。
老舅郭晓鹏今年来回跑了好几趟,每次都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卢布的收益。
如今更是在香港註册了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和那边对接,做起了正规的跨国贸易。
之前,赵坤还提醒他让他小心点,只是郭晓鹏一向贼大胆,用他的话说:风浪越大,鱼越贵!
老舅牛逼,敢情高启强的台词是跟他学的。
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眼著大势已去,戈地图宣布辞职,第二天曾经不可一世的北方大国终於倒下了。
至於第二件大事嘛,那便是《黑色通缉令》截止到1月20日,累计票房突破五千万美元,到达了五千三百七十八美元,不仅创造了新的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的票房纪录,还打破了独立电影的票房纪录。
一时间媒体纷纷报导,连带著有线电视和录像带的版权费也是节节攀高。乐得哈维那傢伙,几乎每隔一天就打来越洋电话向赵坤报告喜讯。
正如哈维说的那样,《黑色通缉令》上映第二周开画影院一直增加到了1000家戏院,同时击败了12月20日上映的由芭芭拉.史翠珊自导自演的爱情电影《潮浪土子》,以1400万美元的票房登顶周票房榜第一。
热度一下子就起来了。
第三周儘管因为圣诞假期,包括史匹柏导演的玄幻大片《铁鉤船长》和史蒂夫.马丁主演的喜剧电影《新岳父大人》在內的大片纷纷上映,使得《黑色通缉令》的票房跌到了不足八百万美元,仅名列周榜第四。
但到了第四周,竟然又诡异上扬了,再次打破千万美元大关,仅次於《铁鉤船长》,名列票房的次席。
第五周七百五十万,第六周六百万。
以目前这个势头,总票房达到六千万美元,指日可待。
“哇,没想到你之前立的目標真的要实现了!”盖丽面色配红,拿著酒杯,眼神迷离道,
赵坤如今也是志得意满,《黑色通缉令》不仅在北美上映大获成功,同样在欧洲以及日韩地区也广受欢迎。
尤其是小本子和南韩,受到美国票房节节攀高的刺激,居然也进发出一个小小的观影热潮。
唯一可惜的是这俩地签的是买断合同,一共就卖了三百万美元。
倒是欧洲细水长流,截至到12月末,英国票房已达五百万美元,而mk2负责发行的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总票房已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
照此计算,全球票房破亿已成定局。
別忘了,这个破亿的单位是美元!是美元!美元!
重要的事说三遍,折合港幣高达近八亿港幣!
谁敢想?
谁又能想得到?
儘管赵坤人在京城拍戏,但香港那边早就在连篇累瀆地报导了,甚至还有不少记者赶到京城来,试图採访导演本人。
赵坤倒也没有跟陈大导似的,拿了金棕櫚奖之后,就感觉是老子天下第一,开始拿鼻孔看人了。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和蔼可亲”,特意挑选了两家之前合作的不错的媒体接受了专访,顺便还宣传了一把正在拍的《霸王別姬》,附赠车马费。
当然这个费用是记在《霸王別姬》的帐上。
至於在剧组里,导演的威信隨著大陆媒体的转载,早已到达了顶峰。
开玩笑,从未有过哪部华语电影能够在海外获得如此成功,曾经的李小龙不行,现在的程龙更不行,唯有赵大导演!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