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雷法道君 > 第763章 体悟苍生,坚定道心(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3章 体悟苍生,坚定道心(求月票)

    第763章 体悟苍生,坚定道心(求月票)
    门前站着四名守卫,清一色的筑基巅峰修为,腰间挂着“元阳令”,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
    李云景没有靠近,而是选择了一家正对“百草堂”的茶楼,要了二楼靠窗的位置,点了一壶灵茶,慢悠悠地品着,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对面的动静。
    茶楼里客人不多,大多是些低阶修士,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
    李云景的神识悄然散开,捕捉着周围的对话片段。
    “……听说‘百草堂’最近在大量收购‘血灵草’,价格比市价高出三成……”
    “嘘!小声点!那种灵草是炼制‘血元丹’的主材,道宗收购肯定有特殊用途……”
    “我有个表兄在‘百草堂’做杂役,说最近堂内戒备森严,连内院都不让普通弟子靠近。”
    ……
    这些零碎的信息在李云景脑海中拼凑,逐渐形成一幅模糊的图景。
    “血灵草”、“血元丹”、“戒备森严”……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指向一个可能。
    “元阳道宗”在秘密筹备某种与血气相关的阵法或法器。
    而这,很可能就是玄真子口中“必胜”的底气所在?
    正当李云景思索间,“百草堂”的大门突然打开,一队身着灰袍的修士快步走出。
    为首的是一名面容阴鸷的中年男子,腰间挂着一枚赤红令牌,气息已达金丹七重天。
    他身后跟着十余名弟子,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个密封的玉盒,盒面上贴着符箓,显然里面装着重要物品。
    “是陈长老!”
    茶楼里有人低呼,“他亲自押送,看来这批灵草非同小可……”
    李云景目光一凝,神识悄然探出,想要探查玉盒中的物品。
    然而,他的神识刚触及玉盒表面,便被一道禁制弹开。
    与此同时,陈管事似有所感,猛地转头看向茶楼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李云景立刻收回神识,装作若无其事地低头喝茶。
    陈管事狐疑地扫视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这才带着队伍匆匆离去,方向正是城主府所在。
    “好敏锐的感知……”
    李云景暗自警惕。
    这陈管事的修为虽只有金丹七重天,但对神识的敏感程度却堪比金丹境界九重天修士,显然修炼了特殊的感知功法。
    “看来‘百草堂’确实藏着秘密。”
    他放下茶盏,决定改变计划。
    原本打算三日后以灵草商人的身份混入“百草堂”,但现在看来,对方戒备森严,普通手段难以奏效。
    “得另寻他法了。”
    结账离开茶楼,李云景在城中绕了几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来到一家名为“醉仙居”的客栈。
    这是“万法会”在“落云城”的暗桩之一,掌柜是“神霄道宗”早年安插的暗线。
    “客官要住店?”
    柜台后的老者抬眼看了看李云景,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要一间清净的上房,最好能看见城东景致。”
    李云景递过三块中品灵石,指尖在柜台上轻轻敲击,节奏暗合“神霄道宗”的联络暗号。
    老者神色不变,收下灵石后取出一把铜钥匙:“天字三号房,窗临东街,视野开阔。”
    接过钥匙,李云景径直上楼。
    房间不大,但布置整洁,窗前果然能俯瞰城东街景,包括远处的“百草堂”。
    他刚关上门,床榻旁的墙壁便无声滑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中放着一枚玉简和一套黑色夜行衣。
    玉简中是“万法会”收集的关于“元阳道宗”在“落云城”的详细情报,包括“百草堂”的建筑布局、守卫轮换时间,甚至还有几条秘密通道的标记。
    “果然专业……”
    李云景快速浏览玉简内容,嘴角微微上扬。
    “万法会”的情报工作确实出色,连“百草堂”内院的暗道都摸得一清二楚。
    根据玉简记载,“百草堂”地下有一座秘密丹房,专门炼制特殊丹药,近期频繁有金丹修士出入,疑似在筹备大规模行动。
    “看来得亲自走一趟了。”
    夜幕降临,李云景换上夜行衣,悄然离开客栈。
    他的身形如鬼魅般穿梭在阴影中,避开巡逻的修士,很快来到“百草堂”后墙。
    墙高五丈,表面刻有防护符文,寻常修士难以翻越。
    但对李云景而言,这些禁制形同虚设。
    他指尖凝聚一丝灵力,轻轻点在符文节点上,禁制顿时出现一个短暂的缺口。
    身形一闪,他已翻过高墙,落入内院。
    院内静谧无声,只有几盏灵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李云景按照玉简中的路线,避开巡逻的守卫,很快找到通往地下的入口。
    一座假山后的暗门。
    暗门设有机关,需要特定的手法才能开启。
    这对精通阵法的李云景来说不是难事,他指尖灵力流转,很快破解了机关。
    暗门无声滑开,露出一条向下的石阶。
    石阶尽头,是一间宽敞的地下丹房。
    丹房中央摆放着三座巨大的丹炉,炉火熊熊,散发出炽热的高温。
    四周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灵草和丹药,其中不乏珍贵品种。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角的一个密封玉柜,柜门上贴着数道符箓,显然里面存放着极其重要的物品。
    丹房内有五名修士正在忙碌,其中三人负责照看丹炉,两人在调配灵草。
    他们的修为都在筑基巅峰,穿着“元阳道宗”内门弟子的服饰,腰间挂着“百草堂”的令牌。
    李云景隐匿身形,悄然靠近玉柜。
    他的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出,避开符箓的防护,探查柜内物品。
    柜中整齐摆放着数十个玉瓶,每个瓶子上都标注着“血元丹”三字。
    而在玉瓶下方,还有一卷兽皮图纸,上面绘制着一个复杂的阵法图案。
    “这是……‘血祭大阵’?”
    李云景瞳孔微缩。
    这阵法他曾在古籍中见过,是一种以修士精血为引,强行提升战力的邪阵。
    虽然威力巨大,但代价极高,通常需要牺牲大量低阶修士的生命。
    “难怪玄真子如此自信……”
    李云景心中冷笑。
    “元阳道宗”所谓的“必胜”计划,竟是打算用“血祭大阵”强行提升战力,一举击溃赵氏仙门!
    这种手段虽然有效,但太过阴毒,一旦暴露,必将引起公愤。
    “看来得重新评估与‘元阳道宗’的合作了。”
    李云景正思索间,丹房的门突然打开,陈管事阴沉着脸走了进来。
    “加快进度!三日内必须完成所有‘血元丹’的炼制!”
    他厉声喝道,“宗主已下令,我们要上交三千枚丹药!”
    “是!”
    众弟子连忙应声,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陈管事走到玉柜前,取出一瓶“血元丹”,仔细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
    他刚要离开,突然眉头一皱,目光狐疑地扫视丹房四周。
    “奇怪……怎么有股陌生的灵力波动……”
    李云景心中一凛,立刻收敛气息,身形隐入阴影。
    “也许是太累了……”
    陈管事搜寻无果,最终摇摇头,转身离去。
    待丹房再次恢复平静,李云景没有久留,悄然退出。
    他需要尽快将这一情报传回“神霄道宗”,重新评估对“元阳道宗”的支持力度。
    若“元阳道宗”真打算使用“血祭大阵”,那么“神霄道宗”绝不能与之同流合污,否则必将沾染因果,日后难逃清算!
    夜色更深,李云景的身影如幽灵般消失在“落云城”的街巷中。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从“落云城”离开,李云景准备去“大元王朝”的帝都看看!
    边境大城虽然是边防重镇,有极高地位,但是毕竟远离了“赵国”边境线。
    李云景也不确定“元阳道宗”招募散修,是不是图谋血祭。
    他要得到确切信息才行!
    “大元王朝”南北长五万里,东西长八万里,疆域虽然看似极大,但在整个“南天大陆”,依然是普通国度,并不庞大。
    一路飞快赶路,李云景用了七天时间,终于来到了帝都。
    帝都非常繁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李云景行走在街道上,如同凡人一般,融入了这个繁华的世界。
    街面上,到处都是美食,一个个小贩大声吆喝着,介绍着自己的美食。
    李云景放下心中的烦闷,倒是在街上随便买了一些包子,春卷,葫芦,炸肉……
    各种小吃,让他依稀回忆起八十年前,他还是凡人时候的生活。
    他咬了口包子,微微点了点头:“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味道算不上好,比不得那些灵厨的精美宴席,但是吃惯了大鱼大肉,偶尔吃一口咸菜饼子,还真的有些不一样感觉。
    从进入修炼界开始,李云景一直以来都将重点放在修行上,像现在这样混迹凡尘中,还是他的第一次。
    “长生路上骨做舟,万般磨难几时休?”
    李云景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凡尘自有凡尘恼,仙路亦藏仙路欢。”
    他随即摇了摇头。
    凡人生老病死,这才是最大的痛苦;修士虽然修炼艰苦,还要面对无穷的劫难,但毕竟可以获得超凡的力量,和漫长的生命!
    得失之间,还是赚了的!
    经历了修行,体会到了修行的好处,李云景可以轻松做出抉择!
    无论如何,他还是愿意做一名修士。
    “蜉蝣振素羽,朝暮死生轻。”
    “薄翼栖寒露,微光溯月行。”
    “进入修仙界,我必然追求长生大道,不愿意这么默默无名的轮回而去。”
    他心中默然。
    帝都之中,万丈红尘。
    没有刻意的疏远,没有主动的融入,一切都在顺其自然。
    李云景捏着那串裹着晶莹霜的葫芦,山楂的酸甜在舌尖化开,带着一丝粗粝的烟火气。
    这是他修炼八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味觉体验。
    以往入口的不是淬灵的灵果,便是精炼的灵丹,每一口都带着明确的“增益目的”,却唯独少了这般无关于修为、只关乎“滋味”的纯粹。
    他顺着市集的青石板路慢慢走,身旁是推着小车叫卖豆腐脑的老汉,车上的铜勺碰撞声清脆。
    前方巷口,卖的姑娘正将一束带着晨露的野菊递给穿布衣的妇人,妇人笑着递过几枚铜板,眼角的细纹里满是满足。
    不远处的铁匠铺,红热的铁坯在铁锤下迸发火星,铁匠的吆喝声与孩童的嬉笑声混在一起,织成一张鲜活的网,将他这“外来者”轻轻裹住。
    “修士总说凡尘是‘泥沼’,是‘长生路上的羁绊’。”
    李云景看着不远处祖孙俩坐在石阶上分食一块麦饼,老人将大块的递给孙子,自己只啃着边角,心中忽然一动,“可这‘羁绊’里,才有活着的真意啊。”
    他想起在“落云城”地下丹房看到的景象:密封的玉瓶里装着用邪法炼制的“血元丹”,兽皮图纸上画着吞噬修士精血的“血祭大阵”,“元阳道宗”为了战胜“赵国”,竟要将几十万低阶修士的性命当作“燃料”。
    那些被招募的散修,或许也曾像市集里的凡人一样,盼着能靠战功换一枚灵丹、一处安身之所,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别人进阶路上的垫脚石。
    “修仙求长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李云景抬手拂去肩上落下的一片银杏叶,叶片上还带着秋日的暖意。
    他想起自己刚入神霄道宗时,宗门的前辈曾对他说:“仙路漫漫,若只为一己私欲,与魔修何异?”
    那时他只懂埋头修炼,想着早日突破境界,护住自己;后来执掌宗门事务,才知“守护”二字的重量。
    守护宗门,守护六域,更守护这些看似平凡、却在认真活着的生命。
    “唉……”
    所有的感悟,最后化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这个尔虞我诈,充满争斗的修真界,想要追求朝游碧海御龙吟,暮宿昆仑揽月眠,哪里有那么容易?
    就算有朝一日,李云景修炼到了无敌的境界,他身边的羁绊依然不少,逍遥天地外,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仙路虽远,不可忘本;凡尘虽短,自有真情。”
    一直到了深夜,街面上一个人都没有了,李云景抬头望向夜空,星辰已悄然升起。
    他握紧腰间的长剑,之前因探查阴谋而沉重的心情,此刻多了一份坚定。
    他要走的,不是“元阳道宗”那般的邪路,而是一条心怀苍生、守护烟火的正道。
    李云景立于帝都寂静的长街,夜风拂过,带着远处打更人模糊的梆子声。
    方才那万丈红尘的喧嚣与温暖,那凡俗烟火的真切与生动,与他神识中所见的“血祭大阵”的阴冷残酷,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冲击。
    一边是鲜活的生命,是市井的温情,是传承与希望;另一边却是冰冷的算计,是无情的牺牲,是通往力量的邪僻捷径。
    “仙路……凡尘……”
    他喃喃自语,这两个词在他心间碰撞、交织。
    长久以来,修仙者视凡尘如蔽履,一心超脱,求得自身逍遥长生。
    可若这长生路上,铺满了无辜者的骸骨,染满了同道者的鲜血,这般长生,与孤魂野鬼何异?
    与天地同寿,却与万灵为敌,这般永恒,岂非最大的囚笼?
    “我所求之道,不应如此。”
    一个念头如同破开乌云的月光,骤然照亮他的识海。
    守护!
    并非仅仅是守护宗门的传承,守护一域的地盘,或是守护自身的道途。
    更是守护这长街上即将熄去的灯火,守护那石阶上分食麦饼的温情,守护铁匠铺里迸发的火星,守护卖姑娘篮中带露的野菊……
    守护这滚滚红尘中,每一个努力活着、传递着微光的平凡生命。
    这并非羁绊,而是根基。
    仙路飘渺,若失了这人间烟火的滋养,便是无根之木,终将枯萎于九天之上。
    道法玄妙,若没了对这苍生悲欢的敬畏,便是无源之水,必会浑浊于杀伐之中。
    “我之道,不在绝情弃欲,而在入世护生。”
    “长生非为独占春秋,而为见证并守护更多的‘生’之美好。”
    此念一生,李云景只觉得浑身一震!
    体内原本平稳运行的精神识海骤然沸腾,如同江河奔涌,冲撞着大脑。
    而他的身体之中,龙虎金丹滴溜溜急速旋转,表面那道卡了他数年的无形瓶颈,此刻竟发出细微的“咔嚓”声,浮现出丝丝裂纹。
    周遭的天地灵气疯狂向他汇聚,形成一个无形的漩涡,涌入他的四肢百骸。
    他的神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蔓延,清晰地“看”到了更远处屋檐下安睡的雀鸟,看到了泥土中种子萌发的悸动,甚至感受到了这座古老帝都沉淀在砖石中的岁月呼吸。
    一种明澈、圆融、坚定的力量自神魂深处涌起,涤荡全身。
    瓶颈应声而破!
    李云景的精神力,先一步无限接近于元婴境界!
    水到渠成,毫无滞涩。
    他甚至没有刻意运功冲击,仅仅是道心的一次彻悟与坚定,便引动了修为境界的自然晋升。
    汹涌的灵力渐渐平复,变得更加凝练精纯,神识笼罩的范围扩大了近倍,达到了两百里,他对天地灵气的感应也愈发清晰敏锐。
    李云景缓缓睁开眼,眸中神光内敛,却比以往更加深邃沉静。
    夜风卷起李云景衣角,他立于空无一人的长街中央,感受着体内金丹的细微震颤。
    那道困扰他数年的瓶颈彻底碎裂后,龙虎金丹表面竟浮现出淡淡的金色纹路,纹路交织成“护生”二字,随灵力流转若隐若现。
    这并非刻意刻画,而是道心与修为共鸣的自然显现,是“入世护生”之念在金丹上烙下的道痕。
    他抬手轻握,指尖凝聚一缕灵力,不再是以往纯粹的雷霆或五行之力,而是裹挟着一丝温暖的“生之气息”。
    这是感知过凡尘烟火后,灵力自带的蜕变。
    此前他操控雷法时,总带着几分凛冽的杀伐之意;如今再引动灵力,却能在凌厉中藏着柔和,既能破邪,亦能护生。
    “原来突破的关键,从不在资源堆砌,而在道心明澈。”
    李云景望着指尖流转的灵光,心中豁然开朗。
    以往他为突破元婴,执着于收集珍稀材料、打磨金丹纯度,却忽略了“为何突破”的根本。
    若只为追求更强战力,与“元阳道宗”用邪法提升修为的修士何异?
    唯有明确“突破是为守护更多生命”,道途才会真正通畅。
    他神识再次铺开,这一次不再是为探查阴谋,而是带着对生命的敬畏。
    二百里内的景象清晰映入识海。
    城南破庙里,两名乞丐正分享半块发霉的饼,虽面带饥色,却互相推让。
    城西药铺后巷,老郎中提着药箱匆匆赶往病患家,灯笼的光晕在夜色中摇晃。
    甚至地底三尺下,几只蝼蚁正合力搬运一粒草籽,为寒冬储存食粮。
    这些以往被他忽略的“微小生命”,此刻在神识中却无比鲜活。
    李云景忽然明白,所谓“六域联防”,从来不是守住灵脉与城池那么简单,而是守住整个南天大陆的“生之希望”。
    元阳道宗视低阶修士为“燃料”,恰是忘了,修仙者本就来自凡尘,若连凡尘中的微光都要掐灭,仙路终将走向绝路。
    “该去焚天峰了。”
    李云景收敛神识,脚步轻抬,身形已如柳絮般飘向街尽头。
    此刻他无需再刻意隐匿气息。
    道心明悟后,他的灵力与天地灵气融为一体,行走间竟能引动周遭微风,自动遮掩行迹,比之前的夜行衣与禁制破解之法,更显自然从容。
    “焚天峰”之巅,云雾缭绕间,“元阳道宗”总坛的轮廓如一头蛰伏的巨兽,火红颜色的殿宇依山而建,殿檐下悬挂的铜铃无风自动,发出沉闷的“铛铛”声,竟隐隐与地底传来的灵力波动共振。
    山门前,两尊丈高的火纹石兽双目赤红,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血色灵气。
    那是长期浸染纯阳之力才有的异象,李云景尚未踏入山门,便已感受到一股炙热的压抑。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