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制作山村老尸,吓哭全球玩家 > 第64章 要口碑不要钱的GM评测机构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4章 要口碑不要钱的GM评测机构

    第64章 要口碑不要钱的gm评测机构
    看到这些营销号,玩家们都绷不住了。
    你们为了蹭热度,真是什么视频都敢编啊?
    文案都不换一下的吗?真就硬凑《米塔》是吧。
    还有5岁男子是什么鬼?哪个鬼才想出来的?新闻学就是新闻学,牛逼。
    此时,在天灾网,玩家对《米塔》这游戏还是抱有一丝疑问的。
    尽管预告片很火,但一些玩家还是发出了质疑声。
    比如,之前那个叫‘宝宝超甜’的人又发了个帖子,标题还是带着一股子怨气:
    【讲道理,不是说好的恐怖恋爱游戏吗?怎么预告片全是恐怖内容?几个意思啊?】
    帖子内容:
    作为一个资深恐怖游戏爱好者,本来不想发帖的。
    毕竟都十年没出过好玩的恐怖游戏了,能玩到高质量的就不错了,不要太奢求什么。
    但是这个《米塔》我真的得说两句了。
    说好的恐怖恋爱呢?
    预告片我翻来覆去看了三遍,眼睛都快瞎了,恋爱元素在哪儿呢?
    全是黑漆漆的场景,压抑的追逐战,还有莫名其妙的怪物。
    我是女生,你知道我有多期待在恐怖游戏里玩恋爱吗?
    我还以为开发者憋了个大招,一定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创意构思。
    结果就这?
    预告片里连个像样的互动对象都没看到,更别提感情线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做复杂的恋爱剧情。
    你也可以像别的galgame游戏一样,多设计几个好看的角色让我们攻略啊!
    送送礼物,刷刷好感度,触发点特殊事件什么的,很难吗?
    现在这个预告片,除了风格是二次元外,其他的跟二次元有什么关系吗?
    果然啊,恐怖加恋爱这两个元素想完美融合,比登天还难。
    哪怕是o5,也只能做出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游戏出来。
    《米塔》这个游戏,所谓的恋爱部分,估计就是个宣传噱头,给恐怖部分陪衬用的。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也浪费了我的期待。
    唉。
    随后,玩家们看到这个帖子后,竟然奇迹般的没有站队,而是一起反驳了这个“宝宝超甜”。
    “我记得你,你不就是上次那个发帖骂开发者在游戏里塞了个穆克夫公司的人吗?你咋又来了。”
    “哦对,我也想起来了,当时我还挺支持你的,结果玩了游戏才发现这个穆克夫的设定真是妙啊。”
    “你咋又来了,还装妹子,别骗人了,你个吃泡面的抠脚大汉!”
    “说实话,恋爱元素也就图一乐,我们都是冲着恐怖来的。”
    “就是啊,o5应该也很清楚自己擅长哪方面,所以加重恐怖部分有问题吗。”
    “讲真,恐怖和恋爱真的没法平衡,所以偏恐怖是正确的,我可不希望因为过分强调恋爱部分而导致恐怖部分这一块变差。”
    “是的,恋爱部分对我们来说,有那就是锦上添,没有那也是情理之中。”
    “恋爱可以有,但没必要,o5很清楚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我很高兴。”
    “别瞎猜了,实机演示就8分钟,你就断言恋爱是陪衬的啊?作为游戏圈的老油条,给你个建议,在没有真正玩到游戏前,最好别乱揣测。”
    “对,我反正无所谓,有恋爱的那固然好,没有也没关系,我反正是为了刺激来的。”
    看得出来,大部分玩家对于恋爱元素,态度相当佛系。
    这个帖子,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引起争议,玩家们似乎真的对《米塔》的恋爱部分没报什么期待。
    反正预告片里的恐怖部分是挺刺激的,这一点就足够了。
    当然,贴子里依旧有一部分人表示想玩恋爱部分。
    但他们想玩的可不是什么攻略角色收后宫,而是想知道恋爱部分的剧情占比重不重要,算不算在主线剧情里。
    如果算,那这个恋爱部分会怎么发展,结局是包饺子还是凄凉惨,又是怎么过渡到恐怖部分的。
    如果不算到主线,那没事了,纯当恐怖惊悚后的消遣。
    因此,这批玩家是很想玩恋爱部分的。
    很快,随着《米塔》的热度持续上涨。
    不少主播为了蹭这波热度,纷纷开启了经典的“看预告片”环节。
    流程都大同小异:凡是吓人的地方就故意嗷嗷乱叫,满足直播间那群想看乐子的观众粉丝。
    然后再做成切片,配个夸张标题,给自己引流。
    尤其是部分女主播,更是深谙此道。
    她们特意选用电脑直播,只为方便露出那张精心打扮过的脸蛋。
    再穿一件性感的衣服衬托身材,不一会儿直播间就涌进了大量观众。
    至于这些观众到底是看游戏预告片,还是看女主播的深邃沟壑,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人气杠杠的,女主播嘴都笑歪了。
    而另一部分心思活络的玩家,则另辟蹊径,找到了新的蹭热度方法。
    那就是把预告片发到外网最大的视频平台“油管”上去。
    然后出口转内销,把老外们的评论截图做成视频,再发到国内来。
    让国内的玩家看傻老外们是怎么评价《米塔》的。
    于是这部分玩家跑到油管一看,好家伙!已经有人发了!
    那么大个视频赫然就在首页!
    一看发布人,我勒个去,居然还是最著名最权威的老牌游戏媒体——gm!
    gm是阿美利坚知名的游戏评测媒体。
    其资历之深、地位之高,是国外其它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gm的主要业务,是评测各类即将发售的游戏、电影等娱乐产品,并给出分数。
    同时也是国外各大游戏厂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最坚守底线的游戏媒体。
    他们把名声和口碑看的比钱都重要。
    因此,垃圾游戏甭管你后台多硬,宣传攻势多猛,到了gm这儿,该几分就几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绝不含糊。
    而精品游戏,自然也会得到与之匹配的高分和赞誉。
    这种“铁面无私”的行为,以及庞大的用户群体,让gm成了同行眼里的眼中钉,肉中刺。
    毕竟,大家都要恰饭的嘛。
    你gm这么耿直,岂不是显得我们这些“灵活变通”的媒体很不专业?
    所以,只要是国外的游戏,无论大小制作,都会送去给gm出评测,再给个分数。
    如果分数高,那玩家们几乎是闭着眼睛买,心里念叨着“gm推荐,必属精品”。
    如果分数低,那玩家们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看这游戏适不适合自己,或者干脆等一个“骨折价”再考虑。
    去年那个《她们都是鬼》,数十家国外媒体都给了满分。
    唯独gm给了5分,也就是不及格的分。
    而打5分的理由则是:游戏玩法匮乏老套,没有新意,且过于服务政治正确,导致内容空洞。
    评测一出,gm立刻成了众矢之的,被口诛笔伐。
    大量同行媒体见此良机,立刻蜂拥而上,疯狂抹黑造谣。
    什么“种族歧视”、“看不起特殊群体”、“收了对家黑钱”之类的帽子,一顶接一顶地往gm头上扣,毫不客气。
    誓要彻底打死永不翻身!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