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小鸡炖蘑菇,炸春卷……
陆昭和青酒吃饱喝足时,大堂里只剩下四五桌客人,不过乔家人还有外送的单子。看到郑三花来送木柴,青酒顺便搭了把手。
“多谢啊。”郑三花扛着木柴进后院。
陆昭见青酒帮忙,跟着去提木柴,乔满仓赶忙过来,“我们来就好,您穿着官服,若是脏了破了就不好了。”
“没事,缝缝补补也能穿。”陆昭现在已经习惯了市井里的小日子。
多两个人帮忙,一车木柴很快卸下,林氏给了钱,心疼郑三花,“三花啊,你家铺子不是请了人么,干嘛还让你送?这么一大车木柴,你个小姑娘多吃力,让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送就好。”
“别人家的我去得少,但是我想来找绵绵姐说说话,这才特意过来。”郑三花收好钱,又和陆昭主仆道谢,“陆大人,您新宅不是有园子,那些枯枝落叶都能烧,能省下不少钱。若是需要锯木工具,尽管上我那借,我家铺子应有尽有。”
陆昭说了句好,准备去上值了,青酒还在和人说话,“三花姑娘,你是去过我们新宅吗?怎么知道我们有园子?”
“绵绵姐说的,她还说有个大池子,若是利用起来,自家吃的鱼和莲藕都够了。”郑三花没去过,她迫不及待想去找乔绵绵,说完就走了。
后院里,乔绵绵还在煎酒糟鱼,经过酒糟腌制后的鱼,鱼肉呈蒜瓣状,吃起来特别紧实,且带了咸鲜味。
在油锅里小火慢煎,不需要添加任何调味料,出锅的时候洒上一点葱花就行。
“绵绵姐,这个鱼好香。”郑三花进厨房后,在灶膛前坐下,帮着添柴生火。
“确实香,你及笄那日,我给你送两条。这是自家做的酒糟鱼,细细品尝后,还能尝到一丝丝甜味。”乔绵绵洗锅后,
又开始炒小杂鱼。
因为祖父的关系,乔记食铺和好些鱼贩子来往,每日都有新鲜的鱼送来。时间久了,大家知道乔记的鱼好吃,点鱼的也就多了。
“行啊,我等着吃了。”郑三花笑呵呵地说完,又提到了陆昭的新宅,“我是想不明白,陆大人都有新宅了,怎么还住咱们巷子里?”
乔绵绵说她也不知道,“可能是住习惯了。”
锅里的小杂鱼煎香后,再加辣椒干和黄豆酱去焖煮,不一会儿,便能闻到酱香味。
两个人说说笑笑,乔家吃饭时,郑三花才回去。
日子很快到郑三花及笄这日,乔绵绵带着表哥去送菜,她还给郑三花准备了银的耳环当礼物。
他们到郑家时,里边已经聚了很多人,看着郑三花及笄,乔绵绵才跟着祖母回家去。
张氏拉着孙女的手,“你们啊,一个个都大了,转眼间,三花也是大姑娘了。方才我听蒋家人和郑家两口子介绍赘婿,不知道会不会成。”
她偏头看了眼孙女,“说起来,三花那么能干,让她招赘,真是委屈她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郑家也是没办法,好在三花自己性子要强,以后她当家做主也好。”
乔绵绵觉得招赘对郑三花来说,其实是好事,若是出嫁,古代婆家哪里能容许儿媳妇这般出来挣钱?
而且三花确实要强,让她伏小做低,怕是不能够。
“是啊,我也觉得这样挺好。”乔绵绵应了一句,回去和祖母一块带乐哥儿。
小孩儿四个多月大,正是最可爱的时候,乔绵绵抱着乐哥儿玩,看到对门的翠枝出来倒水,喊了一句,“翠枝姑娘,我听陆大人说,你们的瓦顶有些漏雨,可以找孟叔帮你们修一修。接下来都是下雨天,不趁早修好,往后屋子里都会湿了。”
“好啊,多谢乔五姑娘。”翠枝看乐哥儿笑,她也跟着笑。
乔绵绵干脆抱着乐哥儿出来,“平日里,陆大人他们都出门了,你应该很无聊吧?”
翠枝是陆老太太身边长大的丫鬟,说话做事都稳妥,“其实还好,清早洗衣,下午做洒扫的活,日子也就过得快。”
事实上是,家里的活很快做完,主子不在家吃饭,有时候还带着她一块出门吃。家中庭院又小,每天上午就做完了,到下午常无所事事,主子还不在家。
“你要得闲了,可以常来串门子,我家祖母都在,隔壁的孟婶子也在,还有王家大嫂嫂都是好说话的人。我知道陆大人常不在家中,你有个什么事,尽管找人问,不用怕不好意思。大家伙在巷子里生活,都有互相帮忙的时候,你瞧,乐哥儿冲你笑呢,他这小子,看到漂亮姑娘就开心,你要不要抱抱他?”乔绵绵说着把小侄儿递过去。
翠枝下意识想拒绝,但是看着白胖的乐哥儿,心想她就抱一会儿,伸手接过来后,才发现乐哥儿暖呼呼的,“乔……乔五姑娘,你帮帮我。”
她没怎么抱过小孩,这会很紧张。
乔绵绵帮翠枝扶着乐哥儿的腰,“别怕,有我在呢。而且他都不认人,一直在和你笑。你是不知道,小家伙可磨人了,隔一两个时辰,就要喝一次奶。我祖母一天抱着他,得在家中和食铺里来来回回好几次。”
翠枝很快上手,看着小孩儿可爱的脸蛋,一时间忘记方才想的,不知不觉过去好一会儿。
乔绵绵能聊天,还带着翠枝去王家看陈氏的女儿,一个下午的时间很快过去。
她抱着乐哥儿回家,“祖母,咱们去食铺吧,差不多时辰了。”
张氏关上门,带着孙女和曾孙一块去食铺。
此时的郑家,客人们散去,郑明和蒋氏才提到蒋氏弟妹说的人,“你舅母说了,那个人父母已逝,家中哥哥姐姐都已成婚,自个儿走街串巷卖货。人是机灵的,他自个儿也愿意入赘,说有个大家庭总比他一个人过日子好。”
蒋氏想着,能自己讨生活,说明好手好脚,人也没毛病。既然是招赘,就不能盼着有多好的家世,而且卖货郎能说会道,以后也能帮衬家里的生意。
郑明有些顾虑,不过还没见到人,不好下决断。
夫妇俩看着女儿,见女儿一直不说话,蒋氏问,“你是个什么想法,与我们说明白了才好,愿意就见见,不愿意便换别的。既是招赘,我也不敢指望那么快就成。”
“娘,我倒不是对舅母提的人不满意,只是……”郑三花说着咬着下嘴唇,嘿嘿一声,垂下头不说话了。
蒋氏追问,“只是什么?”
“这个嘛……”郑三花不好意思了,抬头时发现爹娘都看着自己,拉着她娘进屋去,“咱们进屋说。”
郑明看到母女俩关了门,屋里也没了声,心里来了火气,“有什么话,连我都不能听吗?”
过了好一会儿,郑明才看到妻子先出来,好奇心快爆出来,跑过去问,“怎么了,三花说什么了?”
蒋氏回头看了眼屋里,拉着郑明去后院,“哎呀,姑娘家脸皮薄,你那么大声干什么?到后院去,我和你仔细说。”
脸皮薄?
郑明心想,他这个三女儿和这三个字完全不搭边。
郑家在为郑三花的未来谋划,乔绵绵到食铺里,又是好一顿忙活。
客人点了炸春卷,乔绵绵干脆多炸一些,自家也可以留着吃。
“绵绵,这是周家的单子,你给人多一点量。”乔满仓拿着单子进来,怕女儿没听懂,又补充了一句,“就是你四姐的大嫂娘家。”
“您放心,我肯定给量足足的。”乔绵绵看了眼单子,喊大哥杀鱼,“周家点了酸菜鱼,片成鱼片后,再用蛋清和料酒腌制上。抓大条一点的,这还是周家头一回来咱们食铺。”
她没多想,像这种亲戚的亲戚,时常会有来光顾的。人家愿意来照顾生意是好事,乔家都会多给一些份量。
春卷炸好后,乔绵绵开始做酸菜鱼,锅里什么都不加,先把酸菜炒香,再盛出来备用。
锅里烧油,重新放入酸菜和辣椒干等,爆出酸香后,再加热水到锅里烫鱼片。
这时候排骨也腌制好,乔绵绵用另一口锅烧油,准备炸香酥排骨。
一番忙碌下来,乔绵绵自己饿了,等菜都端出去,她拿了根炸春卷吃。
春卷是白菜和五花肉馅,还有虾仁白菜,一口下去,汁水爆满口腔,“二哥二嫂,你们也先垫垫肚子。不吃点东西,等吃晚饭时,肚子饿得慌。”
曹媛说她不饿,但乔绵绵已经把春卷递到她嘴边。
“怎么可能不饿,我们都是一样吃饭,一样地做事,你们肯定都饿了。”乔绵绵吃完春卷,开始做今天自家吃的菜。
还剩下半只鸡没有卖,这个时候,多半不会有客人来,乔绵绵把鸡肉焯水下锅,准备做个小鸡炖蘑菇。
平常没卖完的香菇,都会放在干燥通风地方晾成香菇干,抓上一把泡水,等锅里的鸡汤“咕咚咕咚”响,她再把香菇倒进去。
乔绵绵还泡了一些粉条,比起鸡肉,她更喜欢吃这些配菜。
香菇和粉条吸饱了鸡汤的香味,吃起来不塞牙,还能有不一样的口感。
大锅在煮小鸡炖蘑菇,地上的炉子里则是煎鸡蛋,有时候鸡鸭没那么快卖完,便会生一些鸡蛋。
这些鸡蛋,乔绵绵都留着自家吃,鸡蛋加了葱花,“滋啦滋啦”地卷起边边,随便翻动几下,香喷喷的葱花煎蛋就能出锅。
“可以吃饭了。”乔绵绵盛出鸡蛋,等粉条煮熟后,用大碗分成两碗。
一家人坐下吃过饭,乔绵绵便要去王家了。
林氏提来一个食盒,“路上快一点,趁着天没黑到你四姐那,别东逛西逛,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