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穿越之市井小人物 > 第93章 说亲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3章 说亲

    抱了会小侄儿,乔绵绵出来时,手都酸了。
    “娘,这抱孩子比我做菜还累。”乔绵绵揉着胳膊,看灶台上炖了鲫鱼汤,得了,今儿不用她做晚饭了。
    她在一旁说着早上的事,“您说我也不能坐视不理吧,而且也是及时,正好大夫替陆老太太看完病,我们就遇到了祖父。”
    “那是肯定要帮忙,我又没说你做错了,干嘛解释那么多?”
    林氏看着锅中的面片,煮得差不多了,先捞出来一碗,加上鲫鱼汤和鱼肉,让二儿媳给大儿媳送去,再去看小女儿,“我现在还是懵的,听到你跑来说要生了,我都吓死了。按理来说十月才生,提前了十来天。阿弥陀佛,还好老天爷保佑,你大嫂能母子平安。”
    “是啊,我也没想到。”乔绵绵道。小侄儿还没取名字,说要满月再取,这会儿只取了个小名叫着。
    乔家这一团喜气,对门的陆家,陆老太太白日里睡得多了,眼下不会困,把青酒喊来问话。
    “您问乔家啊,他们一家都很好。乔叔乔婶子为人热情,家旺哥最勤快,家兴哥人也好,时常帮着邻居们做事。乔五姑娘的厨艺您也吃过了,确实好得没话说。而且他们一家子从不吵架,每次过去都是和和美美,大人还说过羡慕呢。”青酒是有什么说什么,而且他觉得这都是好话,应该多说一点。
    “昭儿羡慕?”陆老太太看着青酒。
    青酒点头说是。
    陆老太太垂下眼睑,是了,有过陆家乱糟糟的生活,现在看到和睦的邻居,谁能不羡慕呢?
    “那你家大人,平日里就没寻过姑娘?”陆老太太问得很委婉,孙子都这个年纪了,身边应该要有人伺候才是。
    青酒想了想,说没有,“您应该猜得到,我们刚来临安时,买完宅院便没钱。我天天把饭煮焦了,大人那会是真的饿瘦了,隔壁又天天传来饭菜香。我和大人只好想办法多挣钱,天不亮出门,天黑再回来,躺下就能睡着。”
    越听,陆老太太越心疼孙子,越想替孙子把婚事定下来。
    这时陆昭来了,“给祖母请安,天色不早,您早点休息。有什么话,明儿再说也行。”
    “嗯,你们去吧。”陆老太太看着孙子的脸,只剩下心疼,摆摆手后,孔嬷嬷拿着汴京的书信进来。
    “是大公子刚给的,您看看。”孔嬷嬷递了过去。
    陆老太太打开看了眼,哼了一声,把信丢到一边,“我来临安不到一旬,他的书信就来催了。是我前脚刚出门,他就送信来了吧?”
    孔嬷嬷不好再说老爷不是,不然更会激怒老太太,“家中没个主母,老爷是需要您,才会想您快点回去。”
    “哼,他哪里需要我?要不是我在,他真让那个狐媚子进门了。你说我上辈子造的什么孽,竟然生了个蠢笨无知的儿子,全被一个狐狸精勾着走?”陆老太太深吸一口气,“罢了,不说这个。今日得了乔家小姑娘的帮忙,明日你去城中干货铺子,那些滋补的干货送过去,替我谢谢他们家。”
    她自个儿疲乏得很,估计还是下不来床。
    次日一早,孔嬷嬷便去买了鲍鱼干和干贝等送去乔家,不过今儿乔绵绵不在,只有乔家老两口和乔家旺。
    “不用这么客气,这些东西太贵重了。”张氏看了眼,孔
    嬷嬷送来的都是贵重补品,平日里她摸都没摸过,更别说吃了,是真的不敢收。
    “您别客气,我家老太太说了,平日里你们便一直照顾我家大公子,昨儿乔五姑娘又帮了大忙。这些东西你们不收下,她老人家心里过不去。”孔嬷嬷笑着放下东西,再三坚持是陆老太太的意思,才离开。
    张氏看着桌上的补品,小声感叹,“我还真没想到,咱们巷子里能住了个富贵人家。”
    乔有福努努嘴,“管他呢,既然人家说了表示感谢,咱们收着就是,陆大人和青酒确实没少吃我们家的饭。”
    等乔绵绵他们傍晚回来,看到陆家送来的补品,林氏还想还回去,被张氏给拉住了。
    “收都收下了,不好再还回去。”张氏摇了摇头。
    乔绵绵见长辈们收下了,高兴地道,“那我把鲍鱼干拿去泡发,过两天做个鲍鱼红烧肉,正好给大嫂补一补。”
    “那么贵的东西!”林氏不太舍得吃。
    “贵也是人吃的,咱们自己舍不得买,别人送了,总不能辜负人家的好意,拿去卖了吧?”乔绵绵是不会亏了自己的嘴,说着就去泡发鲍鱼。
    晚上先用干贝煮了丝瓜汤,不需要放太多,只需要一点点提鲜。
    家里种的第二批丝瓜,也到了收尾的季节,不如盛夏时的甜,味道偏淡。
    加了干贝一块煮之后,多了干贝的鲜味,丝瓜的绵软把汤汁都吸饱了,一口丝瓜,一口汤,配上香喷喷的大米饭,再来一点酸辣爽口的泡菜最好吃。
    吃过晚饭,乔绵绵又去看小侄儿,小孩儿刚出生,全家都新鲜。
    第二天乔满玉两口子也来了,住在村里的乔满华还不知道,等乐哥儿满月前,再去赫家村通知便好。
    连着几天后,乐哥儿越发白嫩起来,乔绵绵每天归家都要来看看,有时候还帮着换棉布,看着小孩儿一天天长大,特别地有意思。
    到了十月初九这日,乔绵绵用过午饭,便从食铺归家。今日她休半天,街市上逛了逛,卖了两斤的板栗。
    到巷子里时,瞧见了官媒带着人往里走,以为是去陆家的,结果官媒往右一拐,进了她家。
    正巧金氏在门口摘菜,也看到这一幕,“绵绵,那是去你家的啊,你知道怎么回事不?”
    乔绵绵摇摇头,蹲下捏捏二龙的胖脸,“嫂子,二龙瘦了诶,你是不是没给他吃饱?”
    “怎么可能没吃饱?是男孩子大了,喜欢跑来跑去就瘦了。你怎么还有闲心在这里和我聊天,还不快回去看看,给你说了什么人家?”金氏笑着道。
    “给我说的?”
    “那不然给谁说亲?给你小侄儿啊?”金氏揶揄地看着乔绵绵,“你家中,也就只有你和你小侄儿没定亲,你又过了及笄,肯定是给你说亲的。”
    一听这话,乔绵绵才反应过来,拔腿往家去。
    只是到了门口,听到官媒和祖母真的聊到自己,更加好奇了。
    “祖母,我回来了。”乔绵绵笑着进去,和其他人点点头,转身进了后院,贴着木墙偷听。
    “您家五姑娘真水灵,要我说啊,城南这一片,就你家五姑娘长得最好。难怪付家巴巴地托我上门,他们是怕别人捷足先登。”官媒自称姓吴,笑呵呵地说好话。
    而乔绵绵听到付家两个字,努力搜索记忆,什么付家?她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张氏就更没听说过付家了,不过人媒婆上门,总要听完对方说的,她让吴官媒喝茶,一边不动声色地打听,“城里有不少付姓人家,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家?”
    “哎呀,怪我怪我,竟然还没说清楚。”
    吴官媒放下茶盏,“是城西漕运把头付家,他家小儿子今年二十,长得那叫一个人高马大,很是周正。付家干漕运多年,家中有船,还有田地,是个很不错的人家。上个月付家二郎上你家食铺吃饭,一眼就看上你家五姑娘,今日我便是替他而来。”
    张氏不懂码头上的事,现在听着倒是不错,只是她做不了孙女的主,淡淡地道,“实在是突然。”
    “是你家姑娘太好,付家人很是满意你们家。不过儿女婚事,讲究双方看对眼,您不用立马给我答复,您可以先打听打听付家为人,若是您觉得可以见见,我再帮你们安排。”吴官媒很识趣地起身,她干这行多年,知道促成一门婚事没那么容易,“不是我夸大,那付家确实殷实,他家府宅,可是有三进呢!”
    张氏点点头,作为女方要矜持,她没表现得太积极。
    吴官媒见张氏还是处变不惊,心想乔家女是有其他人说亲吗?怎么会这么淡定?
    带着疑问出了乔家,正好碰到从对门出来的其他官媒,两人一起往外走,信息这么一对,吴官媒心中暗道不好,有这么优质的人家住对门,难怪乔家听到付家不激动。她想着,得去付家那催一催,不能坐等乔家回应。
    而此时的乔家,乔绵绵已经出来和祖母说话,“祖母,您觉得付家好吗?”
    “三进宅院,有田有地,家里还有漕运活计,确实还不错。”
    张氏说着顿住,“光是听条件,确实不错。但婚姻大事,不仅仅要看家资,男方人品和家风也很重要。等你二哥回来,让他去打听下,他以前在码头干过活。不过……你这丫头怎么一点都不害羞?”
    “有什么害羞的?八字没一撇,我都不记得谁是付家二郎,等真要相看,我再害羞也不迟。”乔绵绵嘿嘿笑道,她心里好奇,付家二郎长什么样。
    傍晚二哥回来,乔绵绵便立马追过去问。
    “付家来给你说亲了?”
    乔家兴很是惊讶,很快他又拍了下脑门,“难怪我说前几日,有人问到咱们兄妹的事,原来是付家托人打听。”
    “哎呀,别说这些没用的,我问你的话呢,付家二郎俊不俊?”乔绵绵最在意这个。
    天下男人那么多,自家也有了产业,她有了挑选的资格,怎么样也得挑个可心的夫婿。
    “我说五妹妹,你个姑娘家,怎么一点羞涩都没?”乔家兴看妹妹迫切的样子,“难不成,你很想嫁人?”
    “不是我想嫁人,是付家都上门说亲了,那我不得弄清楚嘛。你快说,俊不俊?”乔绵绵追问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