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穿越之市井小人物 > 第89章 鸡汤馄饨,豆腐酿肉……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9章 鸡汤馄饨,豆腐酿肉……

    从丫鬟到小厮,陆老太太一共带来六个人,陆昭的三间小屋自然不够住。
    好在这时过了雨季,又没入冬,小厮们便在后院里搭了木板房。只是这样也拥挤,提议让陆老太太带着人去住客栈,奈何老太太聪明得很,知道陆昭想躲开,她就是要在这里住下。
    孔嬷嬷是贴身伺候的人,在陆老太太屋里搭了两块木板,将就地睡了两天,哪哪都不舒服。
    这日她用过早饭,带着小厮准备出门,正巧碰见对门出来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明眸皓齿,看着特别喜人。
    孔嬷嬷在看乔绵绵,乔绵绵也多看孔嬷嬷几眼,同时打了个招呼问好。
    “姑娘你等等。”孔嬷嬷看乔绵绵有礼,上前询问后得知是乔家小闺女,她打听道,“我们初来乍到,对临安并不熟悉。你可知道,临安城里的官媒署怎么走?谁是最好的官媒?”
    “出了巷子往东一直走,到秋记糖水铺子再往北拐,连着往东拐两次,再继续往北就到了。”
    乔绵绵又道,“至于官媒,听我娘说有位姓王的最多人找,还有李
    官媒都不错。你们这是要给陆大人说亲吗?”
    孔嬷嬷但笑不语,没有直接说是不是,而是又问了临安城的一些其他事。
    乔绵绵一一作答,心想大户人家的嬷嬷就是不一样,守口如瓶。不过孔嬷嬷这里问不出来,等正午从青酒那套话,也是一样。
    和孔嬷嬷告辞后,乔绵绵已经有些迟了,小跑着去食铺。
    她跑进食铺,林氏看得摇头,“注意形象。”
    “我是怕客人太多,来不及。”乔绵绵擦了擦额头的汗,头伸过去问,“娘,今天生意忙不?”
    “忙忙忙,非常忙,你快去后厨吧,今日罗家要定两桌菜,咱们得快些做好。”林氏道。
    乔绵绵问罗家有什么喜事。
    “说是罗公子的岳家来了。你快去吧,菜单你哥哥已经拿去了。”林氏正在煮面条,白溜溜的面条浮起后,用筷子在锅中搅和几下,便能捞出。
    乔绵绵到后厨时,两个哥哥都在。
    乔家兴也在切菜,“罗公子吃不了辛辣,点的菜看似清淡简单,实际都不好做。特别是那个炒鱼饼和虾仁馄饨,都很讲究。还好你来了,不然我都做不来。”
    “还好街市有鱼饼卖,如果自家做,确实麻烦,”乔绵绵把鱼饼切成丝,再把虾仁剁成碎肉,和猪肉一块儿搅拌了。
    馄饨皮是街市买来的,薄而透,煮熟后,能看到里边饱满的馅料。
    乔绵绵在包馄饨,一个个鼓鼓的,很是可爱,她说起陆家找官媒的事,“看来陆老太太不远万里而来,就是为了这个。”
    乔家旺道,“陆大人年纪不小,确实该定亲。”
    “是啊,比我还大一岁。”乔家兴道,“以陆大人的家世和人品,想来可以找到很好的人家。不知道陆大人成亲后,还会不会住在我们巷子里?”
    以前他觉得陆昭能住他们巷子,就算来自汴京,也是汴京里的普通人家。但看到陆老太太的马车,出行还带了那么多人伺候,才知道陆昭家世不一般。
    “谁知道呢?”乔绵绵摇了摇头,“有陆大人当邻居还蛮好,他是官身,却没有架子,和咱们这些人家都能有来有往。”
    特别是有时候,还能借陆昭吓吓人,好用得很。
    平头百姓家里,就算钱挣得再多,若是没个当官的亲戚,还是可能被人欺压。
    有钱很重要,但是有权会更好,这是现实。
    乔家没人当官,王闯只是秀才,若是王闯能中个举人,往后只是当个七品小官,都能庇佑乔家。
    只是乔绵绵听她四姐说了,王闯在书院里一般般,明年乡试很难有好消息。
    馄饨都包好了,待会煮熟后,勺入鸡汤做汤底,那才叫一个鲜。
    小炉子上剁了鸡汤,加了虫草花,乔绵绵打开砂锅盖子,尝了一小口,鲜中带甜,自家养的鸡就是不一样。
    “大哥,我留一部分鸡肉和鸡汤,你待会吃完饭给大嫂送去。然后你在家陪大嫂就行,过了正午,食铺里不多人,有我们就行。”乔绵绵把鸡油都给撇了,待会用来炒青菜,会别有一番风味。
    罗家的菜肴要先做,锅中加猪油,再来姜蒜暴香后,加入小青菜和肉丝,最后加切丝的鱼饼调味。
    鱼饼本就带了咸味,调味只需要少量酱油,沿着锅边淋下,激发出酱香味即可。鱼饼不能炒太久,会失去韧性弹牙的口感,出锅前来上一把韭菜叶,香喷喷的炒鱼饼就好了。
    其他炖煮的菜,已经让周善周群兄弟送去,这会炒的菜,乔绵绵喊来了两个表哥。
    秋收后,林银山和林铜山又来乔家外送,他们都想多挣钱,好补贴家用。
    锅中的馄饨煮熟后,乔绵绵放入鸡汤中,最后来几颗红亮的枸杞配色,鸡汤虾仁馄饨就做好了。
    乔绵绵给大嫂也留了几颗馄饨,她自己只尝一个,加了虾仁后,馄饨口感q弹,入口便是鲜味,“银山表哥,一定要提稳点。罗家是我们家老顾客了,送到罗家时,多问两句今天菜色满不满意。”
    “好,我都记下。”林银山提着装馄饨的食盒,让弟弟提好拿的。
    做完罗家的菜,食铺开始上客人,后厨里再次忙碌起来。
    今儿陆昭带着陆老太太来食铺吃饭,他们在二楼雅间。
    乔家兴说今日炖了鸡汤,“可以煮混沌,也可以煮鱼肉羹。自家养了两年以上的老母鸡,一早上便开始炖的,老太太可以尝一尝。还有我家的红烧猪蹄,同样软烂,适合老人家吃。陆大人喜欢的豆腐,今日做了豆腐酿肉,您要不要尝一尝?”
    陆昭说听祖母的。
    陆老太太一大早去看宅院,这会早就饿了,问什么能快点做。
    “馄饨和面条是最快的。不过今日面条已经卖完了,需要重新揉面,不如来一碗鸡汤馄饨先垫垫肚子,我们再给你们上其他菜?”乔家兴跑堂久了,嘴皮子越来越能说。客人一个语气,或者一声叹气,他便能猜到客人的心思。
    “那就按你说的来。”陆老太太道。
    乔家兴下楼没多久,便端来了鸡汤馄饨,“你们先吃,其他菜随后就到。”
    陆老太太是真的饿了,孔嬷嬷帮她盛了一碗馄饨,刚吃一口,河虾的鲜味直冲天灵盖。鸡汤撇了油,喝起来清爽不油腻,鲜味特别足,让她有些意外,“我没想到,这种小菜馆的鸡汤,竟然能炖得如此清亮鲜甜。难怪青酒能吃那么胖,往后不用担心你们吃饭了。”
    一碗馄饨下肚,陆老太太有精力多了,“今早看的宅院,你挑一个。”
    陆昭挑了个近一点的,陆老太太却嫌弃太小了,“才三进的宅院,往后你娶妻生子,再到三世同堂,哪里够住?”
    在老人家眼中,自家孩子肯定会儿孙满堂,长命百岁。而且她这次来,带上大部分家产,就为了孙子在临安过上富贵舒服日子。
    “主路三进,东边还带了花园庭院,已经不小了。”陆昭解释道,“我来临安是去城隍司做事,又不是当知府,或者身有爵位。若是我把排场摆太大,您让知府大人怎么想?临安那些富庶人家,又会怎么看我?”
    “还是不要太高调,至于您说的三世同堂,真有那一日,再购买宅院给子孙就行。”
    “好好好,你总有你的道理,那就按你说的办。”陆老太太道。
    “还有汴京城外的土地,还是给弟弟们吧。”陆昭思来想去,做了决定,“房契我拿着,但我不回汴京,拿着地契也不好打理。庶出弟弟们年纪尚小,我作为兄长,无法给他们当榜样,那些田地就当我这个大哥的一些心意。”
    见祖母要开口,陆昭赶忙道,“我会用您给的银钱,在临安重新置地置产,这也更方便我打理产业,您说是不是?”
    陆老太太看着大孙子,再次叹气,“你啊,就是人太好。既然你想得到那几个小子,那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陆行舟不能给。”陆昭皱紧浓眉,“父亲要给他私产可以,但是公中任何东西,都不能给他。我还是那个态度,陆行舟不能上陆家族谱,父亲若是敢越过我给他上族谱,别怪我拉着陆家玉石俱焚。”
    陆行舟就是他爹的外室子,为了陆行舟的事,陆昭被他爹狠狠甩开一耳光,还被罚跪在烈日中大骂不孝子。
    陆老太太懂孙子的心事,“不提他,就算他姓陆,也和咱家的陆不一样。”
    祖孙俩说话间,乔满仓父子来上菜。
    第一道是老豆腐酿肉,肉馅塞入豆腐块中,先用油煎到金黄,再用砂锅慢慢炖煮入味。
    再来是红烧猪蹄,这是食铺的招牌菜,不用多介绍了。
    还有红烧鱼和芋子泥鳅,青菜是清炒瓢瓜,最后一个清淡的冬瓜瘦肉汤。
    每一道菜都是加了量的,陆老太太先夹了一块豆腐酿肉,老豆腐被煮出泡泡,里边都是汤汁和豆香味,一口下去,肉与豆腐的满足感,再次让陆老太太感到惊艳。
    一开始她不想来这种小酒馆,还是给孙子面子才过来,现在吃了两道菜,也喜欢上了。
    楼上的陆
    家人在吃饭,楼下的乔家人也坐下吃饭,乔绵绵今日给家里炖了鸡汤。
    “馄饨都卖完了,只能煮些面片放到鸡汤里。”乔绵绵给林氏盛了一碗鸡汤面片,还加了个鸡腿,“娘,您多吃点。”
    林氏又把面片汤推了回去,“我喜欢吃鸡爪子,这个你自己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