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离职小米后,我成了友商公敌 > 第765章 老板说了,大操大办!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5章 老板说了,大操大办!

    第765章 老板说了,大操大办!
    作为最早跟随陈默的元老之一,张长发深深知晓陈默的深不可测。
    从最初近百人的团队,到现在业务遍布全国,全军出击能有今天,这一切都跟他息息相关。
    张长发深知,彼岸集团能发展到如今这个体量,老板能登顶华夏首富,光靠“全军出击”是远远不够的——背后必然还隐藏着他无法触及的庞大资源网络。
    因此,张长发对陈默除了由衷的感激,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畏。
    全军出击这个总部,陈默一共就来了三次。
    第一次是新总部剪彩,第二次是十五周年庆典,第三次就是今天。
    “全军出击”的历史其实比彼岸集团更为久远。
    上世纪90年代,张长发从老家来到京城打拼,攒下些家底后,就把家乡的十几个兄弟都接来共同发展。
    起初只是靠力气吃饭的搬家队,后来逐渐拓展到跑腿、推广等业务。
    凭着诚信经营和敢打敢拼的作风,在中关村这片鱼龙混杂之地渐渐打响了名号,团队也壮大到近百人规模。
    直到2010年遇见陈默,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见这个年轻俊朗的小伙子时,张长发只把他当作一个出手阔绰的优质客户。
    但随着彼岸集团的飞速发展,交托的业务量也越来越大,大到当时的“全军出击”几乎难以承接。
    为了跟上彼岸的步伐,他们不得不快速扩张。
    最终,在陈默的提议下,“全军出击”整体并入彼岸版图,从一支“野路子”团队蜕变为正规军,在全国各地建立办事处,广纳贤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做大做强。
    在彼岸集团内部,被陈默戏称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有两人:一位是负责线上舆论、外宣和公关的“水路统领”陈彤;另一位就是执掌“全军出击”、业务遍布全国的张长发。
    其实说是八十万,这只是个虚词,全军出击正式员工也就1万人出头,更多是在线上线下所广大建立广大的合作关系网。
    麾下出身各行各业三教九流,蕴含能人无数,最近两年许多都成为了饿了么、蜂鸟、顺丰、京东、滴滴等企业的在职员工。(在蜂鸟成立后,饿了么的骑手就全部转到了蜂鸟旗下,负责统一的终端配送服务。)
    之前媒体报道蜂鸟骑手见义勇为,或者滴滴司机精通外语等等事迹,也都是出自全军出击。
    这这些人虽说工作不同,待遇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全军出击。
    除了在编的一万人和大概十万人的统计清单外,即便是张长发本人,也难以准确统计这个网络究竟覆盖了多少人。
    只能这么说,在华夏神州各地,大到省会,小到乡镇,想要安排点事,只要不是特别过分,无非张长发一个电话的事情。
    比如安排当地招待一下客人,吃喝玩乐一条龙。
    比如想在当地办些事,不是很方便,给予一定便利。
    又比如,在全国范围找一些符合要求的人,来完成一项符合他们专业特长的任务。
    而现在,正是需要动用这个网络的时候。
    每当彼岸集团有不方便直接出面处理的事务,“全军出击”就会悄然行动。
    过往的经验证明,虽然他们的手段可能不太“规范”,但结果总是正确的。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非常之手段,行正义之事。
    以往陈默交代任务,最多就是发封邮件或打个电话。
    这次亲自登门,足见其重视程度。虽然张长发内心觉得,不过是几家超市的事,似乎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但既然老板交代下来,作为属下能做的就是举一反三,超出预期罢了。
    “啪!啪!”张长发拍了拍手,门外的心腹应声而入,恭敬地躬身道:“发爷!”
    “现在京里有哪几个经理的?”
    “回发爷,三哥、四哥和六哥在。”
    “叫他们过来。”
    “是!”
    半小时后,‘六三四’陆续来到张长发那间古色古香的红木办公室。
    推门而入时,只见他们的老大正背对着门口,负手而立望向窗外。
    夕阳的余晖透过落地窗,在他身上镀了一层金色的轮廓。
    “发哥,我们到了。”老三率先开口,声音里透着几分谨慎。
    老四忍不住追问:“听说大老板刚来过?是有什么特殊任务吗?”
    张长发缓缓转身,目光扫过眼前这几个从不到二十岁就跟着自己打拼的兄弟。
    岁月不饶人,当年意气风发的毛头小子,如今都已步入不惑之年。
    “不急,先坐。”他示意三人落座,随后简明扼要地传达了任务要求,
    “.这次是大老板亲自布置的命题作文,要求就三点:不违法但恶心人、低成本、高杀伤力,要给对方大操大办,当然咱们这边只是其中一个分支。”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虽然目标只是几家与胖东来形成竞争的超市,但既然大老板亲自出面,就说明这事不仅要办成,更要办得漂亮。
    正好你们都在京城,特别是老六一向鬼点子多,都说说看有什么好主意。”
    这些年“全军出击”越来越正规化,他们几个兄弟也都西装革履,被外人这个总那个总叫着,一个个人五人六的。
    虽说表面上风光无限,但私下喝酒聊天却总怀念当初跟着发哥一起打天下时的热血青春,可惜回不去了。
    张长发讲述任务时,三人眼中不约而同地闪过兴奋的光芒,彼此交换着跃跃欲试的眼神。
    “要我说,可以把咱们以前见过的那些损招都汇总一下.”老三摸着下巴提议。
    “比如用开水浇发财树?”老四插话道。
    “超市哪来的发财树.”老三翻了个白眼。
    “要我说,就找些老头老太太占着厕所不出来,反正也没人敢管.”老四又献一计。
    “这个可行!碰瓷怎么样?”
    “版本太久了,得与时俱进整点新鲜的,最好是专业人士”
    几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各种缺德但实用的损招。
    张长发注意到老六一直皱着眉头在纸上写写画画,便点名道:“小老六,你有什么想法?”
    老六抬起头,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我没有几个哥哥那么有想象力,我就想了三个:
    第一,找人在超市出入口人最多的地方拉屎;
    第二,安排大妈在入口处大音量跳广场舞;
    第三,半夜在店门口烧纸钱,再摆上'生意兴隆'的挽联.
    呃,你们干嘛这么看着我?”
    张长发还好,心里已经有所准备,而老三老四则愣愣看着老六,想着超市鸡飞狗跳的场面,不禁有些提前可怜起超市负责人起来。
    老六口中的三个方案乍一听荒诞不经,但仔细一琢磨确实符合要求,而且很踏马符合要求。
    破坏力惊人,杀伤力巨大,而且这种操作得当,也不会有什么事,最多就是现场调解了事。
    老六的发言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见过的、听过的各种奇葩但有效的商业攻击手段都倒了出来。
    即便边讨论边记录,不一会就列出了一长串清单。
    记到后来,张长发忍不住笑骂:“让你们去上mba班,一个个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搞这些歪门邪道,倒是一个顶俩!”
    “发哥,你这话就不对了,”老三义正言辞地反驳,“大老板交代的事怎么能叫歪门邪道?”
    “我们这是在替天行道,让良心企业能正常经营,有错吗?”老四也帮腔道。
    张长发懒得跟他们斗嘴:“现在方案有了,接下来是执行人选,有什么想法?”
    这次老六抢先发言:“得找那些'法防'高的,就是犯了事连收容所都不敢收的那种.比如70岁以上的,或者14岁以下的。”
    “小六,后者就算了吧,教坏小朋友.”张长发皱眉道。
    “广场舞大妈倒是遍地都是,”老三插话,“我听说大老板老家华清嘉园那批就不错,能坚持到现在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确定的目标人群包括:得理不饶人的大妈、“法防”无敌的老头,以及一些专业混子。
    “我给大老板承诺月底前落实,十一黄金周开始行动。
    大家抓紧时间,记得做好隔离和保护机制。”张长发最后叮嘱道。
    “明白!”
    “去吧!”
    随着张长发一声令下,六、三、四三位经理立即行动起来。
    很快,“全军出击”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都接到了指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合适的“奇人异士”.
    南方某市,梅雨季。
    雨水顺着吴良德脸上沟壑般的皱纹蜿蜒而下,在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勾勒出一道道水痕。
    他站在一栋写字楼的屋檐下,像一尊被雨水冲刷多年的石像,唯有那双浑浊却精明的眼睛,透过雨帘紧盯着马路上来往的车辆。
    “这地段不错。”吴良德在心里盘算着,布满老年斑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绑着的“道具”——那是从血站熟人那里弄来的真家伙。
    六十五岁的身体已经经不起太激烈的表演,但恰到好处的角度和时机才是这门“手艺”的精髓。
    红灯亮起时,拿着望远镜的他锁定了街对面那辆缓缓驶来的奔驰s级。
    豪车,说明车主有钱;雨天开得慢,说明是个谨慎怕事的主;工作日大白天还在街上跑,司机又是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这种体面人最怕惹麻烦。
    吴良德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缓缓站起身,顺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
    他知道,今天的“生意”来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