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安抚,院线,进击的路钏
第367章 安抚,院线,进击的路钏后海。
“来,大家一起敬蒋总一杯。”
四合院的包厢里,沈良端着酒杯道。
“欢迎蒋总加入我们深光这个大家庭。”
“欢迎蒋总!”
话音刚落,在场的陶坤、阙晓泽、财务总监张剑等人都端起酒杯。
“欢迎!”
蒋德福踌躇许久,终于下定决心。
走出体制!
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都怪家里那个小兔崽子,也怪家里那个败家娘们,非得去美国留学,那边消费多高啊。
母子两个人一年学费+生活费等等各项开支,保底要个几十万,大几十万。
虽然蒋德福在中影一年的收入也不少,但所有收入加一块,也就几十万,全给他们娘俩,他去喝西北风?
所以。
蒋德福决定加盟深光。
他这一来,桌上的江波肯定不太高兴,但他也找不出理由,如果他能把深光院线经营的很好,沈良也不至于挖人。
挖人没有成本吗?
尤其是从中影挖人,此时蒋德福出走,和日后加盟旺达,那是两回事。
彼时,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在?
韩三坪能不能更进一步还两说,但只要他不犯下什么大错,延迟到62、63岁退休,那是板上钉钉。
也就是说,韩三坪至少还有十年的掌门人生涯。
背靠韩三坪的蒋德福,未来甚至有机会接棒,当然,这种概率很低,如果接棒人还是韩三坪的人,那不是成独立王国了?
但,再低也是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要把蒋德福挖过来,代价可不低。
年薪百万是标配。
别觉得这个收入高,这年头国企、央企的老总,有几个年薪低的?
像蒋德福这种年薪几十万的都坐不上桌。
破百万只能坐小孩那桌。
几百万能抖一抖。
上千万?
那也不算多。
除了百万年薪之外,蒋德福还有奖金+分红。
不过。
这部分钱能不能拿到全靠蒋德福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深光院线能一举跻身为国内民营院线前二。
蒋德福一年少说能挣两三百个,下次聚会也能抖三抖。
如果没有太大的‘起色’,也就是年薪+年终奖,一百多万一年,坐小孩那桌。
华灯初上,这场小聚结束,众人各回各家,没有什么第二场。
江波前脚刚走,后脚就去了一家小酒吧。
“泽哥,你找我?”
“嗯。”
阙晓泽给他倒了杯酒。
“小波,来,咱哥俩喝一点。”
“嗯。”
江波嗯了一声,他大概猜到了点什么。
他们两个是北电92级管理系的同学,虽然这两年共事的时间少了,但学生时代的交情不一样。
那会儿往往更纯粹一点。
所以,阙晓泽今天来了,他带着沈良的嘱托来了。
缅怀几句青春,阙晓泽呵呵一笑。
“小波,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跟老板见面的时候吗?”
“记得,02年,那时候我们还在中影,当时我第一感觉就是老板太年轻了。”
江波笑着道。
“一晃都六年了。”
“嗯,六年了啊。”
阙晓泽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喝了一杯后继续道。
“这六年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搁在六年前,我都不敢想现在。”
这句话,一半是劝慰,一半也是阙晓泽的肺腑之言。
当初他接受陶坤的邀请,谁能想到今天?
那会他和江波还在中影内部奋斗,他们当时想的最多的不是蒋德福的位置。
他们只想当个处长,中层干部。
当时接受邀请,他们看重的是沈良的潜力,一位大导演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整个团队的地位都跟着水涨船高。
他想过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的那么快。
身家几千万,拿着上百万的收入,开着豪车,年轻的妹妹们前仆后继,这谁顶得住?
“泽哥。”
半晌,江波忽然说道。
“是老板让你来的吧?”
“嗯。”
阙晓泽犹豫片刻,然后没有藏着掖着,直接点头道。
“老板让蒋总过来,不是因为你做不好,而是这几年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太多的热钱涌入。”
“还有,土地财政也很热,一线、二线城市的地价、房价都在跟着猛涨。”
“那部小说《蜗居》,你看过吧?”
“嗯。”
江波点了点头。
“老板同乡写的那部是吧,你们制片部不是准备改编吗?”
“差不多吧,这事不是我在跟。”
阙晓泽略过《蜗居》项目。
“老板认为未来房价还会涨,如果发展慢了,等地价涨起来,投入会更多。”
“现在发展快一点,低价入口一批土地,即使电影院不赚钱,靠地价的增值也不会亏。”
深光院线这两年的计划是大力拓展次一线、二线城市。
如今,深光的品牌已经立起来了,他们有资格跟地方谈判,单独拿地,然后再用土地质押,快速拉起一批五星级电影城。
深光拿了地,建了五星级电影院,地方能借助电影的热潮,快速吸引人气。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而蒋总,他在院线和体制内关系更深厚,有他加盟,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另外,他是韩董的嫡系……”
“泽哥,其实我没什么怨气。”
江波沉默片刻道。
“就是稍微有点不太舒服,过段时间就好了。”
“这样,过几天等我忙完,咱们一块去三亚玩玩?”
阙晓泽见状也不再多言。
“到时候我叫几个妹妹,再租个游艇,一起出海钓钓鱼,散散心。”
“额。”
江波有点心动,但一想到家里的老婆,他又犹豫了。
“你媳妇那边我来说。”
阙晓泽笑眯眯的说道。
“就说是公干。”
“那……那就麻烦泽哥了。”
结完婚,江波其实有点小后悔,没结婚之前,那日子过得多舒服,婚后,不仅要报备。
偶尔干点擦边的事,心里还有一点点负罪感。
不喝点酒都干不下去。
“来,走一个。”
阙晓泽笑呵呵的端起酒杯。
这一夜,两人都喝多了。
喝完酒吧这一场,他们又去了一趟会所,一个电话叫来几位小妹妹,又喝又唱。
喝多了免不了回忆青春,回忆过往,一场酒喝下来,阙晓泽觉得自己应该完成了任务。
毕竟,蒋德福不是一般人,也不是外行,他们在中影时,人家已经是大领导。
如果他们没有跟着沈良,混到现在,吃饭恐怕都没机会跟他坐一桌。
次日。
从阙晓泽那里收到回信,沈良就把江波的事暂时放下了。
他相信阙晓泽的判断。
何况。
他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关心那个,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
爆了!
老美的次债爆了!
从今年1月份开始,次债危机逐步被引爆,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3月份的贝尔斯登破产。
在美联储的施压下,它被摩根大通收购,原价100元美股,摩根大通的收购价是2美元/股。
价格不是关键!
关键是贝尔斯登是什么级别的企业?
华尔街第五大投行!
从那一刻起,机构、投资者都慌了,那一拨,沈良吃了一波肉,后来美联储出面,又稳住了市场信心。
他又跟着吃了一波。
现在,他正准备吃第三波肉。
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或持有,或担保全美50%的房贷,这个金额是5.3万亿。
括弧,美金!
它们快撑不住了。
此刻,沈良的财务顾问已经‘癫狂’,彻底成了大空头的坚定支持者。
房利美、房地美绝对会爆!
最迟在年底,快的话,可能下个月,明天就要爆。
幸好沈良没有被他鼓动。
如果不是隐约记得房利美、雷曼是夏天爆掉的,如果听信财务顾问的建议,这会沈良多半要进场。
这会儿进场不是吃肉,而是挨打。
处理完老美那边的投资事务,沈良还有一件事需要落实。
微博的b轮融资,该落定了。
其实,这轮融资应该是五月份确定的,该谈的都谈好了,只是沈良最近太忙,一直抽不出空。
b轮融资,微博开放了10%的股权。
融资金额一个亿美金。
领投的是高盛、摩根大通,接下来,微博将全面启动股份化改造,计划赴美上市。
上市辅导事务全权由两家投行负责。
此次跟投的是阿狸、软银,以及沈良。
他跟投是为了避免股份被稀释太多,他跟的不多,只投了1000万美金,占这次投资的10%,总股本的1%。
1%,看着很少,有时候却有奇效。
沈良只是为了防一手。
有备无患嘛。
万一哪天他真失去了对微博的掌控,他会选择套现离场。
同理。
深光哪一天如果发生股权危机,他也会套现离场,不过,这种概率很低,因为他才是深光最核心的‘资产’。
没有他就没有深光。
三天后。
沈良和各位投资方一起低调的完成了签约,有了这笔钱,微博库存里的子弹又多了。
过去这两个月,藤讯微博猛猛发力,坐拥数亿企鹅用户的藤讯,宛如一头不讲道理的史前巨兽。
那种感觉,如芒在背。
两个月注册用户突破五千万。
简直可怕。
如果不是微博背后站着深光,深光又握着很多娱乐资源,那些明星怕是早就跑去了藤讯。
有了一亿美金入账,微博终于能放开膀子开干。
打倒企鹅!
处理完微博的事,沈良准备飞一趟澳洲,那边有不少事都需要他当面确认。
然而,就在临行之前,他从蒋德福那里收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王的盛宴也要进军贺岁档?”
沈良惊讶的看着蒋德福,这事,他很意外,非常意外。
贺岁档很大,也很小。
今年贺岁档有徐老怪、有凯子哥,还有冯钢炮的《非诚勿扰》,三位大导演挤在12月,哪还有档期?
“是的。”
蒋德福如实道。
“我从中影那边得到的消息是这样,大概率会是元旦档。”
“也就是说,路钏瞄准了《人在囧途》?”
“是的,他很聪明。”
蒋德福分析道。
“12月大片太多,《王的盛宴》很难抢到筹码,《人在囧途》就不一样了。”
“导演李伟然只拍过一部中小成本的《决战刹马镇》,《囧途》本身也不是大制作。”
“王的盛宴有刘晔,有胡君,有梅亭,还有梁佳辉、刘佳玲等人,号召力要比《人在囧途》更高一点。”
《王的盛宴》几乎把王菁手底下的艺人全部打包,连路钏的女友秦蓝都没有捞到什么好角色。
没办法。
王菁手底下嗷嗷待哺的艺人太多,顾不到外人。
贾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忽悠的路钏,反正在乐视手下,路钏没有搞什么个性。
还奋发图强,正式对外宣告,正式转型商业片导演。
文艺片?
拍个der!
这部投资破亿的《王的盛宴》就是他的转型之作,刘烨演刘邦,胡君演项羽。
张振演韩信,梁家辉出演项羽的亚父范增,梅亭饰演吕后,小宋家是虞姬,秦蓝只是戚夫人。
论咖位,路钏的女友秦蓝只是女三号、女四号。
“《王的盛宴》后期制作完了吗?”
沈良没有太关注路钏的事,毕竟,《王的盛宴》是一部大烂片。
也就技法还有一点,没丢北电的脸。
故事性?
什么故事性?
这部电影上映后,风评跟《无极》,不对,把它跟无极放在一块,有点辱极了。
一个糯米鸡引发的三角情杀、一个想搞基却被老婆不断扼杀的故事,什么王的女人……
等等等等,都是上映后的评价。
沈良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王的盛宴》的摄影师跟他是同级校友。
马成,北电93级摄影系本科班,97级摄影系研究生。
他跟《盲井》的摄影师刘勇洪是同班同学。
他们这个班还有一个人比较有名,日后北电摄影系的系主任李伟跟他们也是同班。
“快了,我打听过,估计九、十月能完成,最迟不会超过十一月。”
说着,蒋德福补充道。
“《王的盛宴》定在元旦,是路钏他爸,还有贾老板一起疏通的关系。”
“嗯。”
沈良想了想,语气轻松道。
“上就上吧,《囧途》不怕对手。”
他大概猜到了路钏为什么跑到贺岁档搅弄风云,多半是贾老板的意思。
贾老板的乐视也要上市啊。
还不是出国上市,是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
国内的韭菜多优质啊,何必舍近求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