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0258【瞎扯淡的知名节目】
第261章 0258【瞎扯淡的知名节目】京城签售会的一幕,当日就登上了《京城晚报》。
次日又见诸於其他报纸和门户网站。
这种名场面,总是容易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在游戏和文学圈子里流传。
估计再过十年,还会被人时不时提起。
陈贵良又前往魔都签售,回京之后三档电视节目录製都已確定。
最先录的是《鏘鏘三人行》,接著是央视的《对话》。
《杨嵐访谈录》要等到开学之后,杨嵐直接跑到北大宿舍来录。这是她的一贯节目风格,即跑去嘉宾的住所或工作场所,而非在固定的演播厅里。
京城,富盛大厦。
这里是凤凰台的京城製作中心。
节目还没开始录製,陈贵良已经和竇文滔、顏丹辰聊上了。
“真没有节目台本?大致框架总得有吧?”陈贵良问道。
竇文滔说:“只有一个中心话题,剩下的內容聊到哪儿算哪儿。”
“那行。”陈贵良说。
顏丹辰笑道:“你要是聊到外太空去,竇文滔会给你拽回来。”
顏丹辰因为去年出演《宝莲灯》里的嫦娥,算是小火了一把,今年接了不少电视剧。但就很奇怪,她隔三差五跑来《鏘鏘三人行》,都快成为这个节目的常驻女嘉宾了。
陈贵良很想问她跟竇文滔有啥关係,但这种问题太过冒昧不好问出口。
大夏天的,陈贵良穿t恤,竇文滔穿衬衫。
顏丹辰却是里面穿著黑色低胸衬衣,领口故意做成类似蕾丝的褶皱。外面还有一件復古丝绒外套,脖子上戴一串珍珠项链,40岁以上的女人才这打扮。
既性感又端庄,既青春又成熟,这身打扮估计了不少心思。
互相熟悉了十多分钟,节目正式录製。
竇文滔对著镜头说:“鏘鏘三人行,诸位好。”又看向陈贵良和顏丹辰,“哎呀,陈老师,丹晨,你们好。”
陈老师这个称呼怪怪的,陈贵良总感觉自己成了摄影大师。
他连忙说:“我还是学生,不是什么老师。”
“这就是一个敬称,跟身份没太大关係。”竇文滔说。
顏丹辰接话:“上次跟宝岛的嘉宾聊天,他们那边的娱乐圈,二三十年前就逢人喊老师。”
竇文滔说:“不会是那边传过来的吧?我们这边有段时间不喊老师。”
陈贵良道:“应该不是,我老家也见人就喊老师。”
竇文滔脸上忽地露出坏笑:“陈老师上周好像遇见麻烦了?听说签售现场遇到意外。”
顏丹辰说:“我也看了报纸,陈老师被十多个京城大妈给堵在签售台。”
“还报了警。”竇文滔补充说。
陈贵良哭笑不得:“別提了。有时候讲不清楚,李寻欢说应付大妈,比上战场打仗还累。”
竇文滔道:“路总我也认识,他很少有招架不住的时候。”
陈贵良道:“事情能解决就好。”
竇文滔问:“新书卖了多少?”
陈贵良说:“现场签售、网络预售和线下销量,新书大概已经卖了15万册。也可能更多,现在还没完全统计出来。”
“那很厉害啊,首周就破15万册。绝对是畅销书。算上前面的,累积销量多少了?”顏丹辰道。
陈贵良道:“500多万册。”
竇文滔还真不清楚,惊讶道:“我去!”
是累积销量500多万册,而不是500多万套。比如早已问世的前三册,如果有人买一套,销售数量就是3册。
平均下来,每本的销量不到200万。
当然,现在第四册、第五册出版,连带著也会提升前三册的销量。
竇文滔说:“图书销量这么高,而且还在做网站和游戏。陈老师应该有很多粉丝吧?”
“还行。”陈贵良道。
竇文滔说:“李羽春的粉丝叫玉米。你的粉丝叫什么?”
陈贵良笑道:“你们猜。”
顏丹辰道:“肯定不能叫凉粉,那是张亮颖的粉丝称號。不会是叫桂皮吧?”
竇文滔说:“我猜叫桂圆。”
陈贵良道:“乙醚。”
“啊?”顏丹辰没听明白。
陈贵良嘆息:“也不知道谁给我起个外號叫陈十亿。那些粉丝瞎起鬨,就自称为乙醚了。乙醚这玩意儿,挺能蒙人的。”
竇文滔果然没有准备台本,话题非常具有跳跃性:“丹晨今天也挺能蒙人的。你怎么穿得跟个贵妇似的?把我都给看蒙了。”
顏丹辰说:“今天有大老板要来嘛。我就特地挑了一下,同样是嘉宾,不穿贵气一点不好出镜。”
竇文滔笑道:“结果陈老师t恤搭牛仔裤就来了。他穿得像个大学生,你穿得像大学生的老师。”
陈贵良立即说:“顏老师好。”
“不敢当,”顏丹辰也笑起来,“我要是能做北大老师就好了,可惜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竇文滔一直在引导话题:“说起大学生。陈老师平时在学校,跟普通学生有什么不同吗?会不会被围观?”
陈贵良道:“奥运冠军刘旋都没有被围观,我的名气比她差远了。但总有人跟我开玩笑,还给我的自行车上锁。”
“你还骑自行车?”顏丹辰问。
陈贵良道:“出了学校东门不远就是公司,总不能在校园里开车上下班。我大一的时候,60块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没骑多久就被偷了。后来又买一辆,上了五把锁。上学期被人加成八把,说是什么八门金锁。”
顏丹辰笑道:“那你的座驾,在学校的回头率肯定很高。”
陈贵良牛逼轰轰:“那確实。就是开锁上锁挺费时间。我这自行车的学术含量很高,坐过不少学术界大拿。老先生们一把年纪了,走路都颤颤巍巍,坐我的自行车却坐得挺稳。”
“都有哪些啊?”顏丹辰好奇道。
陈贵良举例说:“比如最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袁教授。袁老爷子今年70岁了,每次在学校里遇到,我都会骑车载他一程。”
竇文滔点评道:“一个敢坐,一个敢载,都不怕出事儿。”
“我读书的时候就怕老师,真羡慕你跟老师处得那么好。”顏丹辰说。
陈贵良道:“没脸没皮就行。你不把老师当外人,老师也不把你当外人。”
竇文滔说:“我忽然想起个事儿。你以前好像质疑《滕王阁序》的註解有误,去年出新版教材的时候,这篇文章的注释真就改了。当时还有媒体说跟你有关?现在你又说,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编,经常坐你的自行车。”
陈贵良笑了笑:“这个话题不討论。”
竇文滔会意道:“明白,不能展开了说。那咱们聊点能说的。丹晨,你玩过《三国杀》吗?”
顏丹辰道:“以前略有耳闻,但没有玩过。这次知道跟陈总一起上节目,昨天抓紧时间去玩了一下。从吃过晚饭,一直玩到凌晨两点。”
竇文滔指著陈贵良开玩笑:“还说你的游戏不沉迷?丹晨都快变成网癮少妇了。”
陈贵良说:“不是网癮少女吗?”
竇文滔笑得有些猥琐:“就她今天这身打扮,只能说是网癮贵妇。”
顏丹辰连忙把话转回来:“我觉得《三国杀》挺好玩,適合我们这些没多少时间玩游戏的。”
竇文滔开始说荤话之后,一时间收不住,联想到另一个东西:“我做这期节目以前,去网上搜集了不少消息。听说因为玩家不充值,陈老师发明了一个叫『白嫖党』的词汇?”
陈贵良点头:“玩了又不给钱,不是白嫖是什么?”
“非常形象,”竇文滔笑道,“网际网路提倡共享精神,放眼望去全是白嫖党。我下载东西没过钱,看来我也是算是白嫖党。”
顏丹辰苦笑:“我回头得充值了,坚决不做白嫖党。说起来特別不好听。”
竇文滔说:“以前我真不了解网路游戏。最近查资料才发现,现在好像流行免费游戏。有钱的捧钱场,有人的捧人场,跟以前撂摊说相声一个道理。白嫖其实是就是一种捧人场。”
陈贵良道:“你哪天去捧一下试试。”
“哈哈哈!”
竇文滔听明白啥意思,连连摆手:“我可不敢,怕被人打。”
顏丹辰无语道:“你们能不能聊点正经的?”
陈贵良也问:“这段能播吗?”
竇文滔说:“能不能播我不知道,反正我今天发现陈老师挺坏的。你在败坏北大学生的形象。”
陈贵良面对镜头,一本正经说:“本节目的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
竇文滔觉得应该转换话题,不能再深入聊下去:“前段时间,你在海內网跟刘德樺有互动?”
陈贵良趁机打gg:“对,海內网很適合明星,当然也適合普罗大眾。不管是普通人之间,还是普通人跟名人之间,都能在海內网无障碍交流。尤其是手机微博,能即时收到明星或朋友发来的简讯、彩信。”
竇文滔笑道:“不愧是做生意的,见缝插针就打gg。”
顏丹辰说:“所以陈总年纪轻轻就身家十多亿。我要是有他的商业头脑,也去开公司了,还拍什么戏啊?到时候给你一笔赞助费,《鏘鏘三人行》这节目太穷了。”
节目组確实穷,但在学生、白领和文化圈里,其传播度和影响力却非常牛逼。
今天也没聊啥深度话题,就三个人坐在一起瞎扯淡。
可是,对於特定的收视人群而言,偏偏他们喜欢这种风格和內容。就像几个老朋友坐在一起閒聊,明明没说啥正事儿,却总觉得很有逼格且愜意无比。
节目录完。
陈贵良对他们两个说:“来海內网註册帐號唄。只要你们两个愿意来,肯定粉丝量巨多。”
“陈总亲自邀请,怎么好意思拒绝?”顏丹辰掏出手机,“陈总留个电话唄?”
陈贵良也把手机掏出来。
看著他们两个互留电话,竇文滔坐在中间一脸猥琐笑容。
顏丹辰没好气道:“你那什么表情?”
竇文滔说:“我想起別的事情,跟你们无关。”
陈贵良道:“我信你个鬼。”
三人说笑著离开製作中心,竇文滔主动先一步撤走。
顏丹辰问道:“陈总有车吗?我今天没开车来,这个时候京城不好打车。”
陈贵良想了想:“那我送你回去吧。”
不要瞎想,陈总可不是隨便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