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收购银行的畅想
第696章 收购银行的畅想从美原油期货市场收割的钱属于计划外资金。
实际上不管是在罗生堂的账户上,还是在正阳集团的账户上,现金流都相当充沛。
虽然二季度财务会还没有开,但是罗阳心里大致有数,两处的钱加起来不会少于10个亿,如果能把这两笔钱算进来,届时他手里可以动用的资金就多了。
而且这些钱也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撒出去。
比如收购总部大楼的钱,差不多要到今年底才会用到,多了两个季度的时间,罗生堂加上正阳集团一起,又可以挣出至少15个亿。
又比如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投资,计划里要到两三年以后。
这么多时间里,罗阳手里的产业又不知道多赚了几个10亿.
“罗总,你突然这么问,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虽然听到了自己想听的内容,但是董萱表示真不知道阳市的商业银行价值几何。
但是不回答又不行。
董萱想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道:“评估一家银行的资产,要看它的存款数据,贷款业务,净资产这些还只是浅显的数据,更细致的需要专业团队去进行一项一项的评估。”
“比如说呢?”
“比如说一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评估,这个是衡量银行偿付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还有不良贷款率,这是用来衡量银行贷款质量的指标,这两项属于很关键的指标。”
说起自己专业领域里的事情,董萱就顺畅多了:“还有净利润率,用来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用来衡量银行运用资本创造收益的能力;资产收益率,用来反映银行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经济增加值,用来衡量银行创造的经济价值,考虑资本成本;盈利增长,用来评估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以判断其盈利能力是否稳定提升”
后续列出来的几项指标虽然没有前两项这么关键,但是却决定着一家银行的资产价值。
“这还是没有上市的银行,如果上市了,还有一些评估指标。”
董萱看到罗阳的眼睛里已经露出些许迷茫之色,于是收起专业知识普及,简单总结收尾:“反正你老家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也不可能是上市企业,所以这里就不多解说了。”
“说这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呗。”
罗阳撇了撇嘴道:“收购我老家的商业银行需要多少钱,你目前不清楚,要先聘请一个专业团队去进行评估。”
董萱:“.”
“我不需要精确的数字。”
罗阳依旧执着:“你算一个大概数字。”
合着前面说了一大堆,完全没用?
董萱气的胸口疼。
“还指望他收购一家银行,让我做行长呢。”
她心里自己安慰自己道:“我不生气,自己选的,不能生气.”
自我调节好心情之后,董萱展露一个笑容给罗阳道:“一个四五线城市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前身很有可能是信用合社,在二十年前,吸纳农村存款的比例还是很高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家庭赚钱主力走出农村,加上四大行也开始往乡镇布局营业网点,信用合作社的生存能力被降到了最低,很多地方甚至在难以维系的情况下解散了,或者改制后被其他商业银行给收购了。”
如果要针对信用合作社的前世今生进行论述,内容将会是一篇长长的论文。
但是董萱说这些,只是想分析信用社资产规模级别给罗阳听。
“在我们银行系统内部都清楚,现在留存下来的“信用社“的金融属性功能已经很薄弱了,无论是存款还是放贷,更多时候是在帮当地政府承担一些功能性作用,本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几乎可以说没有了。”
董萱的话很尖锐,但是很真实:“在地方政府的赋能下,'信用社'得以存活下来,可以想象,地方社保、医保等账户都会被动员性的设在'信用社'里,剔除这些,体现银行金融属性较强的功能基本上都弱化,或者消失了”
她不厌其烦的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最后得出结论的可信度。
“以我的经验来看,罗总老家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或者说信用社,净资产不会超过10个亿,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资产都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体现。”
“只有10个亿?”
罗阳愣住了:“那我不是只需要拿出5~6个亿资金就能控股它了?”
“差不多吧。”
“一家银行.怎么这么不值钱?”
听到董萱下的结论,罗阳有点不相信了。
他带着疑惑问道;“我记忆里,前几年老家的农村信用合作商业银行还挂出过横幅,庆祝银行存款超过200亿.这种规模的银行就只值10个亿?”
“罗总.”
董萱无奈的砸了砸嘴,最后还要认真解释最基本的金融概念给罗阳听。
“存款对于银行来说,是负债!”
罗阳:“.”
如果不是6月份就毕业了,他现在的眼神完全可以用清澈中透露着愚蠢来形容。
“存款对于银行来说是负债!”
董萱再次强调道:“银行承诺将存款人的资金保管好,并根据存款人的要求提供支付和取款服务,除此之外,银行需要偿还存款人的存款以及存款利息,因此存款被视为银行的负债。”
诶?
好像是这样哦
罗阳就差拿手挠头了。
“银行之所以对外宣传自己的存款突破多少,这是在对大部分不懂金融知识的人进行灌输,达到营造实力雄厚的目的。”
不等罗阳继续发出稚嫩的问题,董萱抢先开口道:“同时也在向一些需要借款的人宣传,我们银行有钱,来借钱啊!”
“借贷才是资产,是不是?”
罗阳举一反三道;“因为借贷出去的钱是向别人收利息,这个利息减去需要给存款人的利息之差,就是银行的收益,对不对?”
“你要简单这么理解,也对。”
董萱心里舒了一口气,罗阳虽然不懂金融专业知识,但是在逻辑思考上是没问题的,甚至有点强大。
“说到借贷我倒是想起一种金融产品。”
看到董萱这副表情,罗阳决定震惊一下她,以免今后被看轻。
“什么金融产品?”
未来的老板,还是要尽量配合一下的。
董萱露出“好奇”的表情。
“大宗商品的贷款。”
罗阳开始显摆自己记忆碎片里的知识:“比如一套房子,价值100万,首付30万,剩余70万做了30年商业贷款,按照现在的商业贷款利率,30年后连本带息全部还清差不多要140万,通过30年将资金翻倍,显然不符合金融的本性,于是有想法的人就设计出一套模式.银行将这笔价值140万的贷款打包成一个金融产品,以120万的价格卖给次一级金融机构,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套现出120万现金,再进行第二轮放贷,如此循环,将70万本金利用到极致情况下,体现出几百万的价值。”
“罗总居然知道这个?”
董萱“惊讶”的道:“这种金融产品设计起源于米国,也是酿成08年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咱们国内银行不也在这么做吗?”
罗阳撇嘴道:“不光是房贷,车贷什么的也是这么弄的吧?”
“是抄作业了,但又没抄全。”
董萱解释道:“米国爆发次贷危机,可不仅仅是银行这么操作的事,他们放出来的次一级打包金融产品会在三级市场再次贱卖,按照你之前的比喻,那就是120万的产品降价到100万卖给下一级金融机构,一级一级下去,直到低于本金70万的时候,再接手就要亏钱了,但是下一级的金融市场会将这些产品包打破,重新包装,赋予新的名字和内容,然后提高价值卖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间某个环节断掉了,整个链条就.”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小手握拳,突然张开。
“嘭!”
董萱嘴里吐出两个字:“暴雷!”
好家伙!
罗阳心里直呼好家伙.
还能这么玩?
难怪最后玩到爆炸,拖累全世界。
“我们国内也就做到二级证劵市场,当资产包价格降到一定数字的时候,就不允许往下一级转卖了。”
董萱才是业内人士,知道的远比罗阳这个半吊子八卦来的信息多。
“如果要评估我老家的信用合作商业银行,需要专门组建一支团队吗?”
刚才一番闲扯下来,罗阳知道再说去更丢人。
于是他果断抛弃短板,转移话题道:“你现在是甬城银行下面一个支行的副行长,平素里业务繁忙,有时间兼顾收购业务吗?”
“不需要浪费资源,专门组建一支这样的团队。”
董萱的思维也围着罗阳转动:“可以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当然,在聘请专业机构之前,需要罗总在老家那边和地方政府谈好,甚至签下收购的框架协议.”
“和地方政府谈判,也需要专业人员参与的吧?”
“罗总放心,前期谈判,我不需要过多介入。”
董萱给了罗阳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后道:“后期收购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时候,我可以从甬城银行辞职出来了。”
有了这个保证,罗阳再次陷入沉思中。
如果老家的信用合作商业银行价值真的只有十几个亿,自己加上老丈人姜远山,再拉几个出资千把万的小股东进来,完全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达成控股一家商业银行的目的。
关键是控股了这样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之后呢?
“我需要一份专业的收购计划书,包括且不限于收购之后的发展计划。”
想清楚之后,罗阳抬起头道:“就像你之前说的那样,我老家的信用合作商业银行只剩下了少量的金融功能,现在靠着地方政府的赋能才活下去,接手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是什么,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这些都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书。”
光收购下来,还是照着原先轨迹运行,那叫做善事。
“那当然,肯定要有一份完整的发展计划书。”
董萱笑着道:“甬城银行不就是从一家地方性的小规模银行逐步发展起来的吗?何况我们的要求也简单,只需要运转起来之后经营状况良好,再一个就是能够成为辅助罗总产业扩张和健康发展的引擎。”
“是啊,可以照搬的模板很多啊。”
罗阳点头赞同道:“这种谨慎发展的思路,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咱们不是想走金融产业的道路,收购银行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服务手里的其他产业发展”
“的确,起步阶段可以稳健一点,还是在阳市深耕。”
董萱解锁一些思路道:“凭借罗总在老家的人脉关系以及名气,完全可以将改造后的商业银行在家乡树立起名声,抢占存款以及贷款业务市场,同时逐步恢复其他金融功能,为下一步到魔都设立分行做准备.”
“自家的融资项目算吗?”
罗阳想了想之后问道:“我在老家投资了一个风力发电项目,一期投资50个亿左右,但是截止现在为止,实际投入资金才10个亿不到,后续融资给到自己控股的银行,算不算优良业务?”
“这肯定算啊!”
董萱笑着道:“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罗总收购银行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方便自己产业融资吗?”
“也是啊”
罗阳摸着下巴道:“接下来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需要的贷款数量高达几十个亿,在地产市场最后一波行情里,对于银行而言,绝对是优质业务。”
董萱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罗总,要是你手里捏着这么多优质的贷款业务,咱们银行很快就能走出阳市,来魔都布局了。”
她现在就有种预感,只要在魔都设了分行,前期光是罗阳自己产业的融资业务也足够吃的饱饱的。
至于说存款业务.
哪怕是董萱也感到头疼,因为营业网点布局什么的,在银行名声起来之前根本没什么作用,前期主要还是靠关系拉来的企业大笔存款,这就要看罗阳的人脉关系圈子了。
“走出阳市的第一步不光要在魔都设立分行。”
就在董萱走神的时候,罗阳突然开口道:“同时也要在hk设立一家分行!”
董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