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叫郭图来!叫郭图来!
第370章 叫郭图来!叫郭图来!汉兴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陈王宫中。
刘辩斜倚在御座上,一手搭在玉凭几上,无所聊赖,只觉着愈发清闲,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抬手揉了揉额角,自嘲道:“朕大抵就是个劳碌命了,平日里在云台阁批阅奏章,劳形于案牍,总觉着疲乏,如今无所事事反倒是不习惯了。”
朝中的政务有何皇后临朝称制,太傅卢植辅政,侍中寺为之参谋政务,而近两个月也没有什么必须由刘辩这个天子亲自批复的奏章。
至于皇权旁落?
他虽不敢比肩唐宗明祖,但作为一位手握近五万脱产劲旅的强权君王,即便离朝两年,也无人敢染指属于天子的权柄,更遑论区区两月?
随着越来越多经由他发掘并提拔的年轻人逐渐步入朝堂,他对于这个朝堂的掌控度也远非当初刚摄政时可比,再不必依靠赦免党人来讨好世家豪门,勉强凑齐大军征伐的军资。
只是,这般突如其来的清闲,却让刘辩心头莫名升起一丝异样的感觉,仿佛这偌大的汉室江山,离了他照样能平稳运转。
地球离了谁都能转,但眼下的大汉却没稳固到那般地步。
如今的景况,都不过是他以后来者的眼界勉力支撑,扛起了大汉的门面。
若是没了他坐镇,朝中的大好局势便会顷刻崩塌,重新回到他摄政前的乱象。
他可不想成为尔朱荣,麾下一口气冒出四个“太祖”。
侍立在旁的高望并不知天子心中波澜,却也在旁笑笑,附和着点了点头。
莫说是天子,就算是他,许久不沾手宫中琐事,也觉得浑身不自在。
习惯了忙碌的人忽然清闲下来,总觉得浑身上下哪儿哪儿不得劲,胸中一股无名火窜动,刘辩的心情也不自觉稍稍烦躁了起来,向杜袭道:“子绪,去问问张子布和张子纲他们,这么大桩案子怎么近半个月都没个动静,他们是打算留在陈郡过年不成?”
这话虽有心情烦躁的缘故,却也透着真切的疑惑。
三河良家子与州郡兵虽已遣返各归其所,可中军四万余人仍在陈郡磨刀霍霍。
三司联查,侍中寺监察,又有那本罪状在手,难道还能遭受到什么阻力?
杜袭领命后,快步退出主殿,去寻张昭、张纮等人了。
杜袭的身份,左武卫营的武卫们自是识得的,一路畅行无阻,穿过几重偏殿,行至暂时挪作御史台、大司农署、廷尉署三司办案之处的偏殿处,见一名魁梧壮汉身披甲胄守在门外,便上前拱手笑道:“原是许校尉今日当值。”
许定连忙抱拳回礼,脸上堆起笑容,道:“见过杜令史,这是……公务来此?”
论秩级,许定是秩二千石的重甲校尉,而杜袭不过是个秩六百石的书令史,何需回礼呢?
但许定对杜袭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谁又不知杜袭的特殊身份。
谁不知杜袭出身颍川杜氏,不仅是天子心腹,掌机密事,更将与天子结成连襟。
哪怕没有圣眷,仅凭颍川杜氏的人脉网也足以令杜袭平步青云,更何况那位蔡婕妤的姑母是太仆卿张温的妻子,蔡婕妤的弟弟蔡瑁也是右武卫营助军校尉,凭借着这些延展出的关系网,也注定他的前程不可限量。
杜袭微微颔首,稍作寒暄却并未多言,显然是没有与许定多交流的意思,径直步入殿内。
倒不是他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以他的身份,不宜与中军将领过从甚密。
殿内,王允、张昭、张纮三人正对坐无言,杜袭恰好进入其中,上前一步向三人行了一礼,声音微沉道:“见过王侍中、御史中丞、大司农丞,国家命我前来,问询案件进展。”
张昭等人对视一眼,面露难色,不知该如何开口,皆未答话,倒是与杜袭同属侍中寺的王允主动站了出来,轻咳一声,起身应道:“此事……还需费些时日。”
杜袭眉头渐渐蹙紧,目光扫过三人,问询道:“有何难处诸公但说无妨,在下好转奏国家,为诸公辩说一二。”
迟疑片刻,张纮接过话,低声道:“那些世家豪族的家老将事情扛了下来,皆一口咬定一切皆由其自作主张,自称其家主并不知情。”
张昭也跟着叹了口气,补充道:“涉及世家众多,我等恐留人话柄,未敢轻易用刑,以免招致非议……”
杜袭越听眉头越发紧蹙,看向几人的目光也不由愈发诡异起来,目光在三人脸上来回审视,狐疑道:“诸公是说,谋逆大罪被几个家老一肩扛下?而诸位竟因怕人非议,连刑讯都不敢?”
见三人皆默然垂首,杜袭才意识到这些人并非在与他说笑,脸色也愈发黑了,语气陡然转厉,道:“什么时候起,谋反罪也能被区区家老扛下来了?”
“即便真是家老自作主张,家主失察,亦当夷三族,诸公皆是朝廷大员,难道竟不知?”
杜袭上前一步,逼视众人,斥道:“至于刑讯,某记得廷尉府有的是不留外伤的手段,廷尉署的人呢?为何不在此处?”
几人也不知该作何回话,难道说郭图主动承担起了定罪的任务,而他们为了多揽些功劳,所以便不愿将刑讯交给廷尉署来负责?
尽管王允、张昭和张纮前三人官秩皆高于他,王允还是杜袭的上官,但此刻杜袭却是以“天使”身份,代天子诘问,必须做出申饬,尤其是这般荒唐的理由。
说实在的,若非深知这几人的品行,杜袭几乎要怀疑他们是否收受了世家豪门的贿赂,故意拖延。
见众人无言以对,杜袭也不再多言,猛地转身拂袖离去。
回到主殿,杜袭将所见所闻一一禀报。
刘辩静静听着,初时面无表情,待到后来,眼中已是寒光凛冽。
终归是缺乏了从底层历练上来的经验,御史台也是务虚的部门,不懂实务。
大司农署又太过务实,不知变通。
王允虽有外放经历,但在处理世家豪门的问题上行事手段过于柔和,甚至是有些软弱。
“郭公则呢,堂堂廷尉正监竟然不负责刑讯查案,只负责断狱定罪,简直荒唐!叫他来见朕!”
刘辩本就心情烦躁,此刻更是怒火中烧,闻听杜袭的禀报后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砚齐跳,胸口剧烈起伏,厉声道,“叫郭图来——!”
“叫郭图来——!”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