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媚妾为后 > 第61章 三个男人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1章 三个男人

    景熙帝纳了前太子妾一事, 到底在朝堂上流出,虽说有冠冕堂皇的缘由,不过依然有人闲言碎语, 也有人隐约听到那一晚的风声, 便想生事。
    于是便有朝臣上折子提及此事, 劝谏景熙帝,引经据典絮叨絮叨说一些酸腐的大道理, 景熙帝随手扔在一旁, 看都不看。
    这时候英国公便站起来, 说起西台御史兼钦天监孙文博上奏之事,又说起此女生辰八字与帝王相合,又是修行之人,进宫伴帝王左右, 以解灾厄, 之后又提起什么玄牝之门为天地根, 总之好一番云里雾里, 只说得大家一脸懵。
    所以, 英国公爷, 这么一位老人家, 帝王之师, 竟然护着帝王, 要帝王父纳子妾,这, 这是什么世道??
    大家突然浑身无力, 他们在这里说老道理有什么用,没人听哪。
    与此同时便有一些年轻朝臣,血气方刚的, 开始为帝王辩护,帝王已经久不曾行幸后宫,也不曾采纳妃嫔,难道堂堂帝王竟要做和尚吗?老官员年纪大了,自己都已经儿孙满堂了,如今怎么有脸喋喋不休地干预帝王后宅事?
    那些老官员老清流被噎得一愣一愣的,憋得脸通红,说不出话,只说年头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
    一时又说起,说隆昌年间民俗古朴,隔着十丈远,年轻小辈看到老人都会一溜小跑过来作揖行礼,便是老人多念叨几句,小辈也都恭敬听着,到了天启年间,小辈便装傻绕行,绕行不开只作揖便跑了。
    世风日下,如今可倒是好,年轻朝臣都可以这样当廷对打了!
    这么争辩来争辩去,扯出许多陈年旧事,景熙帝纳子妾一事也不了了之。
    也有人暗中试探太子,太子却是仿若无事,并不在意的样子,也没人敢直白地问,大家唏嘘一番也就罢了。
    对于这些阿妩自然是不知的,后宫中妃嫔不能随意进出,这对她来说也是一层保护,反正这么一方天地,吃喝玩乐享清福,只需要偶尔侍奉侍奉老男人而已,这日子太过惬意。
    入了腊月后,天越发冷起来,景熙帝时不时歇在琅华殿。
    后宫的规矩自然是森严的,敬事房、起居郎和彤史也总是跟随来琅华殿,大家都知道这不合规矩,不过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景熙帝已经许久不曾行幸后宫,如今帝王愿意行幸,那大家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最初时候这些记录人自然都一板一眼的,生怕错过了什么要紧,但一来二去时候长了,帝王和小贵人也就那些事,无非就是用膳,闲聊,吃茶,偶尔帝王会亲自教贵人读读书,习习字,之后便上榻歇息了。
    上榻歇息后就是临幸,临幸无非是一次两次三四次的区别,有什么要紧吗?
    于是时候一长大家都懈怠了,随意在上面写几笔,有时候还前言不搭后语,反正那么厚厚一沓的《内起居注》又有几个会详细地翻,大家日子都这么熬过来的。
    史官们松懈下来,阿妩自然觉得舒服了,有时候会有种错觉,会觉得自己只是寻常富贵人家的妻子,景熙帝便是她的夫郎,两个人夫唱妇随,甜蜜温情。
    这一日,天下大雪了,琅华殿内外都覆上一层白,阿妩探头看外面,想着景熙帝会不会不来了?他若是不来,她便想过去惠嫔那里,好歹可以对弈,或者干脆一起做葫芦景补子。
    葫芦景是大吉葫芦,有子孙繁多的寓意,葫芦又音同“福禄”这会儿马上要过年了,大家都要做各样葫芦纹饰,惠嫔手巧,做的葫芦江山万代龙纹圆补看着实在是喜庆富丽。
    谁知这时,便有小太监披大红蓑衣跑来,说是今天太后娘娘说了,下雪,大家伙一起赏雪,吃些新鲜的,要大家都过去,景熙帝也得去。
    阿妩详细问了问,小太监也说不清,她便命人赏了小太监钱,打发了。
    她其实有些不太乐意,太后娘娘如今对她颇为和善,她也喜欢的,可不太想往那里凑,毕竟那里有德宁公主,还有时不时进宫的太子妃,更不要说皇后,康妃,总之一群她看不顺眼的——当然人家也看她不顺眼。
    大家互相看不顺眼,彼此都尴尬,有什么意思吗?
    不过没办法,该去还是去。
    阿妩便琢磨着怎么过去,这下大雪天的,谁知道就在这时,听到外面动静,接着两个宫娥欢天喜地跑进来:“皇上说,今日下雪,唯恐贵人出行不便,耽误了侍奉皇太后,特意命人送来了肩舆,要送娘娘前去昌寿殿。”
    啊?肩舆?
    那显然不是一个小贵人能坐的。
    她好奇:“是吗?这是不是不合规矩?”
    怡兰笑眯眯:“哎呀,哪管那么多,贵人,这是咱们皇上赐的,皇上赐了,咱们还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哪家规矩大过皇上去?”
    阿妩觉得有道理,一时又想着自己进宫一段日子,潜移默化,满口都是规矩了。
    当下连忙梳洗过,准备出发前去昌寿殿。
    肩舆是黄花梨的,四周围挂着帷幔,座椅上铺了厚厚一层紫貂靠垫,坐上去太舒服了!
    阿妩踩了踩脚底下的云纹踏板,又看看靠背扶手的夔纹角牙,只觉得皇家的肩舆就是不一样,就连边角都是铜镀金包角呢!
    阿妩满心欢喜,又故作镇静,还揭开厚实的帷幔看外面。
    下雪了,宫墙朱红,飘雪皑皑,原本过于肃穆的宫殿都变得柔和起来,阿妩看着心情大好。
    太后设家宴,不知道吃什么,可别看得到吃不到。
    不过阿妩很快暗暗地想,若是看不到,她就眼巴巴地看景熙帝,要他给自己吃,反正不能挨饿!
    到了昌寿殿,其他妃嫔也差不多刚到,甚至还有皇后也才下辇车。
    大家自然注意到了阿妩的肩舆,一个个眼神就有些不一样了,羡慕,以及很浅淡的嫉妒,当然很快又认命了。
    没法比没法比。
    人家年轻,人家长得美,人家让皇帝重新焕发新春,这谁能比得上呢?
    阿妩自然注意到了众人的目光,她知道自己引人注目,便格外小心,见了皇后,见了妃嫔,都本分地见礼。
    众人看她规规矩矩,倒也说不得什么,甚至也有的暗中夸她不恃宠而骄,看着性子倒是一个好的。
    进了昌寿殿,阿妩上前拜见了太后,太后也是慈眉善目的,看着阿妩笑呵呵:“落雪天,仔细别着凉。”
    阿妩谢过后,站在一旁,这时候听大家议论才知道,原来今日的宴席竟是烤肉。
    天寒,大家伙在偏殿暖室吃烤羊肉,烤海货,还可以隔着水晶垂帘欣赏落雪,这听起来就让人神往。
    不过景熙帝似乎忙,一时来不了,命小太监来回话了,说是晚些,让大家先用。
    太后笑着对众女眷说:“他若来了,倒是凭空让大家伙不自在,他不来正好,我们吃我们的。”
    大家全都掩唇笑起来。
    一时三五成堆,分了各样肉,由宫娥和太监帮衬着烤。
    阿妩看了看食材,喜出望外,往日市井间最爱吃“三事”,也就是海味、兽肉、家禽三种,如今这三种倒是齐全,其中海味中,有诸如海参,鲨鱼筋和腹鱼,都是阿妩喜欢的!
    当下她自告奋勇:“我会烤,我来烤。”
    一不小心声音略有些大,倒是引得众人看过来,阿妩顿时闹了一个红脸,只好冲大家颔首含笑。
    正侍奉在太后身边的皇后淡淡收回视线,很有些鄙薄和好笑。
    阿妩自然是有些美貌,引得陆允鉴和太子沉迷,她能理解,可是景熙帝竟然也栽在这女子身上,她实在不明白。
    以至于她会怀疑,这里是不是别有文章,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毕竟,她太了解景熙帝,他并不是如此浅薄贪色的人。
    太后看着不远处的阿妩,倒是喜欢得很:“这小贵人,喜庆。”
    她觉得先帝去得早,景熙帝早早就当家,一手支撑起这大晖的天下,孩子少年早成,没任性过,活到三十三岁了,也没出什么大差错,可就是太冷清了。
    如今有个这样活色生香的小娘子,给他捂捂心,慢慢地儿子脸上也能有点热乎气了,不只是一个冰冷的帝王,更像个寻常人家儿子了。
    而且她早命人暗中看过面相了,也看过八字,她觉得阿妩旺自己儿子,自己儿子还能有子嗣,她暗暗盼着呢。
    太子妃从旁,略垂着眼,也不太言语。
    她对阿妩自然是不喜到了极致,甚至憎恶,她知道阿妩也恨自己,不过那又如何,她怀着身子,这将是帝王的嫡长孙或者嫡长孙女,地位不同一般。
    就凭她这肚子,没有人敢对她有半分轻慢。
    她嘲讽地看一眼远处正醉心于海味的阿妩,想着这样的女子,也不过是一时的偏宠,总有她哭的时候。
    德宁公主也抬眼看了看,直接对太子妃使了一个眼色:“咱们去那边看鳌山灯。”
    太子妃温婉一笑:“好。”
    快过年了,宫中的琉璃灯,鳌山灯,全都扎起来了,今日下雪,衬着雪景看,更好看了。
    这两位观看着鳌山灯,难免嘀嘀咕咕的,阿妩远远看过去,隐约感觉到了她们的不善,不过也懒得搭理。
    反正她就死死抱着景熙帝,她们能奈自己如何?
    正想着,便听得有内监通禀,帝王来了。
    大家一听赶紧起身,准备迎驾,于是各路花红绿柳全都肃穆起来,珠翠碰撞,衣裙窸窣,大家各自整理妆容。
    景熙帝很快进了暖房,大家叩首后起身,阿妩看过去,他今日着燕居御服,也是用了葫芦景补子,看着家居亲和,倒是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