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运气到了挡不住
朝鲜半岛附近的镇海“天照大神啊!那是什么,难道楚国向我们宣战了吗?”
当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从望远镜中看到“椰城”号战列舰雄伟的身影时,很明显的破防了,禁不住破口而出。
“报告司令长官阁下,联合舰队已经发出明码电报询问,对方的回答是恰逢路过此地,意图观摩海战,并无任何恶意。”
“简直太过份了,有谁会派遣头等战列舰前来观战?立即向他们发报,联合舰队方面正在执行重要军事行动,请即刻远离,以免误伤。”
“报告司令长官阁下,已经反复交涉过了,对方只是重复此前的回复。”
“真是废物啊!这种关键的时候怎么能让楚国军舰来捣乱。立刻致电英国舰队,请他们与楚国方面紧急交涉,这是绝对不能容许发生的事情。”
“嗨依,司令长官阁下。”
遭到怒斥的通信主官吉田梁谦大佐不停的鞠躬道歉,连忙脚步匆匆的离开司令塔,前往通讯室发电报去了。
此刻的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余怒未息,用要吃人的眼神环顾左右,联合舰队的一众高官们纷纷低头闪避,不敢与称为“战神”的长官对视。
扶桑联合舰队已经徘徊在镇海附近八九天了,掐指算算日子,从金兰湾起航的沙俄舰队在这一两天就可能经过对马海峡。
大战一触即发,现在处于最高戒备状态。
扶桑联合舰队在沙俄舰队可能经过的对马海峡,津轻海峡都布置了大量的侦查船,反复的梳理监视海面,不敢放松任何的蛛丝马迹。
若真是放任沙俄舰队主力北窜进入海参威港,那么就是龙归大海,后患无穷,将会令当前雪上加霜的战况更加难以维持。
沙俄主力舰队若是进入海参威海港,那可是一座要塞式的港湾,且位于沙俄西伯利亚本土,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站。
想要攻克的难度,比攻克旅顺港还要翻几个跟头。
哪有千日防贼的?
躲进海参威港的沙俄主力舰队,令扶桑联合舰队优势的局面瞬间逆转,变得被动应付起来。
沙俄舰队可以在任意时间抽冷子出击,主动选择有利的时机和战场,对扶桑国联合舰队实施伏击或是围歼,主动权就会在沙俄手上。
再拖延几个月,陷入战争泥沼中的扶桑国就会被拖垮了。
最好也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法,那就是一战定乾坤,彻底击败沙俄主力舰队并歼灭之,杜绝无穷后患。
在这关键的当口
大楚帝国“椰城”号战列舰编队突然出现,这简直是火上浇油,让素来稳重的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也坐不住了,焦虑的在司令塔里转来转去。
他是真担心啊!
联合舰队原本的“六六舰队”阵容,在围歼沙俄太平洋第一封舰队的时候,已经损失了“初濑”号和“八岛”号两艘主力战列舰,沉入了旅顺外海冰冷的海水中。
“三笠”号经过紧急抢修,好不容易恢复了战斗力。
如今扶桑国联合舰队第一分舰队原本6艘战列舰,如今是4艘战列舰,两艘七千吨装甲巡洋舰的替补阵容,这也是好不容易才凑起来的。
第一战列分舰队是迎击沙俄舰队的主力,他的对手是多达11艘的沙俄战列舰,其中6艘新舰,5艘老舰。
双方主力战列舰的对比接近1:3,日舰处于明显的劣势。
唯一值得自傲的是联合舰队全体官兵旺盛的自信心和求战欲望,在这几个月里,不惜耗费昂贵的炮弹举行了9次实弹演习,将扶桑国的弹药库耗空了一半。
仅耗费的弹药,价值就高达5500万日元,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追求的就是“精准炮击,首发命中”,赌上国运的倾力一战。
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任何的意外。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大楚帝国这一艘实力强劲的“椰城”号战列舰往那儿一摆,后面还跟着一艘“华山”号重巡洋舰。
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这特么关键时候在背后来一下,谁能吃得消?
“椰城”号战列舰宽大的司令塔里
大楚皇帝郑国辉神色轻松的坐在舰长椅上,手上拿着一杯热咖啡偶尔喝上一口,简直像度假一样轻松。
通讯主任不断传报英国和扶桑国方面的交涉电文,询问楚国方面的真正意图,看来是真急了。
不远处的海面上
扶桑国联合舰队游弋的阵容清晰的呈现在眼前,长长一列看不到首尾,汇集了战列舰,重巡洋舰,鱼雷驱逐舰和鱼雷艇等几个战队,密密麻麻的分布在海面上。
看了一会儿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这才下令说道;“走吧,咱们不要在这儿惹人厌了,到对马海峡的出口方向转一转,那里的海域更加开阔。”
“微臣遵旨。”
海军部大臣何祝成上将亲自担任这支编队的司令官,接令后立刻转身吩咐舰长,转向,加速,先离开这片海域再说。
要不然,英国人和扶桑人每隔几分钟就发来一份交涉急电,能把人给烦死。
椰城号战列舰和华山号重巡洋舰组成的编队,在海面上划出一道清晰的转弯轨迹,向着对马海峡出口方向驶去。
这让扶桑联合舰队的官兵们长舒一口气,可心中依然有一抹浓重的阴影。
不知不觉间,这些扶桑联合舰队的海军官兵们后背都被冷汗浸湿了,这可吓得不轻。
“椰城”号是新锐战列舰,装备了新式强劲的蒸汽轮机,在海面上能够狂飙到23节的高速,这几乎接近扶桑国鱼雷驱逐舰的速度。
扶桑鱼雷驱逐舰一千六百多吨的排水量,其最高速度也不过26~28节,几百吨的鱼雷霆才能狂飙到33节的速度。
而扶桑国联合舰队的主力战列舰“三笠”号,也是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的旗舰,最高航速仅为18节。
排水量高达二万六千余吨的“椰城”号战列舰航速高达23节,不但吨位大,而且航速高,火力猛。
在海战中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谁也拦不住,威胁自然极大。
这个时候来到对马海峡,明显不怀好意啊!
当今时代海上兵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1902年开工,1903年建成下水的“三笠”号技术水准已经落后了,更替速度就是这么快。
等过两年
英国计划建造的“无畏”级战列舰,“狮”级战列巡洋舰相继建成下水后,排水量在3万至4万吨左右,平均航速能达到25节,这些老一代的主力战舰通通过时,必将被淘汰。
如今世界海军的发展方向就是“战舰越造越大,装甲更厚重,航速更快,火力更猛”,相应要费的金钱就更多。
这个让扶桑联合舰队心中不安的小插曲过后,剩下的时间倒是波澜不惊。
大楚皇帝郑国辉率领的“椰城”号编队在近距离的观察了扶桑国联合舰队后,便知趣的离开了危险的海上区域,转到对马海峡的出口方向去了。
他知道
日俄如此规模的大海战,不可能在狭窄的对马海峡里打起来,那里也腾挪不开,对扶桑国联合舰队并不十分有利。
就如同在窄巷中拔枪互射,固然能够严重伤害沙俄舰队,扶桑联合舰队自己也难以避免遭受严重炮击伤害,这是笃定的事儿。
不管怎么着,海峡出口周边的广阔海域,才可能是海上争锋的真正战场。
天黑以后
“椰城”号编队也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与“华山”号重巡洋舰拉开了十多公里的距离,在周边海域低速徘徊。
大主帝国皇帝郑国辉和海军部大臣何祝成上将坐在装桢奢华的会议室里,一人手上拿着一根雪茄烟在抽着,看着眼前的海图指指点点。
“这么看来,今明两天的夜里,是沙俄舰队最有可能通过的时间,也是最有可能爆发海战的时间?”
“回陛下的话,是这样的。沙俄舰队主力启程离开金兰湾至今已有十天,就算绕一个大弯,也差不多该到了。”
“嗯,那我们就坐等看戏。”
“陛下圣明,沙俄舰队北上必须经过对马海峡或者是津轻海峡。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
何祝成海军上将双手环抱着,用一只手托着下巴,考虑着说道;
“扶桑人在对马海峡布置了联合舰队主力,肯定是判断沙俄舰队有很大几率走捷径,从对马海峡强行通过。
基于各种情况
我和海军部各位长官研究后,也倾向于这一观点。
沙俄人是粗暴直接的性子,不喜欢弯弯绕,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海军战术。
若是依着微臣的性子,我宁愿率领舰队从扶桑国东面的西太平洋绕一大圈,自萨哈林群岛附近的宗谷海峡而入,避开正面的联合舰队。”
“哦……这倒是蛮新奇的战术,说说看?”大楚皇帝郑国辉感兴趣的问道。
他们现在做的兵棋推演,就是假设各种情况下的遭遇性大海战,分析利弊,这才是精髓之处。
何祝成海军上将神情严肃的说道;
“陛下,您请看
进入海参威的航道有三个,分别是最近的对马海峡,扶桑国严防死守的津轻海峡与北方的宗谷海峡,三者必居其一。
沙俄海军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中将选择的不能说有错,只不过失之与直白。
与其走津轻海峡,不如直接闯对马海峡。
津轻海峡位于扶桑国各岛环抱之中,海峡更窄,夜晚闯过去的海峡环境更差,非常不利于大编队行动。
想要保密,等于痴人说梦。
对马海峡好歹宽一些,若是实施严格的灯光管制和信号静默,悄悄溜过去有很大几率,所以沙俄舰队愿意赌一下。
这个选择不能说是最坏,但绝不是最好。
仅从纸面数字来看
对马海峡是处于对马岛与壹岐岛之间的水域,海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222千米,最窄处41.6千米。
在夜晚视线不良的时候
仅靠水兵的瞭望,最远也只能观察到三至四海里外的情况,这是沙俄舰队愿意冲过去的主要因素,概率还不小。
反观宗谷海峡,其长约一百公里,最窄处的萨哈林岛南端克里利昂角到北海道最北端宗谷岬宽约43千米。
也就是说
宗谷海峡与对马海峡的宽度差不多,而长度整整缩短了一半还多。
以舰队低噪音的十一节航速通过,通过对马海峡需要11个小时,而通过宗谷海峡只要5个小时。
这意味着
沙俄舰队通过后者的隐蔽性极大的增加,宁愿付出绕行二天的代价,上策也应该选择宗谷海峡。
另外从战略战役层面来看
沙俄舰队主力当前并不追求与扶桑国联合舰队决战决胜,长达220多天的远洋航行,令整个舰队的状况非常堪忧。
只要抵达海参威港就是胜利,至于下一步的海上决战,那可以视情况而定,选择最有利于乙方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让获胜的几率大增。
舰队指挥必须服从于整体战役战略,这也是微臣更愿意选择宗谷海峡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嗯,最后的这一句说的好。又不是上赶着投胎,选择对马海峡是一个败笔呀。”大楚皇帝郑国辉认同的点点头,神情中表示嘉许。
现在的情况,正在向扶桑国期望的方向发展。
所以,指挥严重失误这个因素,确实是沙俄舰队战败不可回避的一点。
如此庞大的舰队,穿越对马海峡需要整整11个小时,那么意味着在天黑以后,夜晚8点钟就必须进入海峡。
这个时间窗口非常紧张,稍微一耽误,在第二天天亮之前,沙俄舰队主力就无法驶出对马海峡,从而被发现。
而宗谷海峡就自由的多,可以在深夜时分任意一点穿越,天亮之前离开就行了。
一百公里的宗谷海峡不仅是缩短了一半多距离,被发现的概率也不是降低一半,而是降低了七成甚至八成。
从服从整体战役角度来看,选择宗谷海峡方为上策。
220多天的长途航行都经历下来了,又何必急于这两三天呢?
大楚皇帝郑国辉是旁观者清,对这种情况也是满眼无奈。
沙俄舰队想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死法,只能说扶桑人运气到了,挡都挡不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