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43章 江宁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3章 江宁

    第343章 江宁
    江宁府。
    陈氏商号的商船正在缓慢靠岸,掌柜陈林等人出舱透气。
    看到已经近在眼前的南京城墙,陈林不由感叹道:“南京城虎踞龙盘,再配上如此绵长高大的城墙,正面强攻就算是我大汉的王师,怕是也不容易打得下来。”
    身边的副手陈福,则是仔细观察了沿江段的城墙后,得出结论道:“沿江段的城墙布满了伪清的江防大炮,只看露出来的炮管口径,应当都是红衣大炮,这些红衣大炮对我大汉的水师舰队威胁不小,不能不防。”
    陈林说道:“等我们在南京站稳脚跟,可以先打探一下南京的清军,到底有多少兵甲武备、火炮弹药。这么多的江防大炮,要是没有足够的弹药,也不过是大号的烧火棍罢了。”
    陈福点头:“嗯,还可以尝试一下,能不能收买清军的炮手,不求他们策反,只求未来我军攻城时,他们出工不出力。”
    陈林笑道:“炮手要收买,普通清军也要收买,甚至伪清的官员也能收买,只要能助我大汉夺下南京城!”
    “我们还可以……”
    两个人就这么旁若无人,站在甲板上大声密谋,在他们谋划着收买策反伪清官绅的时候,商船已经缓慢抵达码头靠岸。
    “掌柜的,我们到了!”有水手在那里吆喝。
    陈林和陈福结束密谋,准备下船。
    他们前脚刚下船,正准备招募苦力帮忙卸货,突然就来了几个清兵,将苦力全部驱赶到外围,还把陈氏商号的商船给围了起来。
    见到此景,二人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暴露了,但旋即又觉得这不可能。
    他们才刚下船,什么都还没开始干呢,哪能这么快就暴露了。
    陈林按住想要带手下暴起的陈福,亲自笑脸相迎道:“几位军爷,小人初来年到,还不懂这里的规矩,不知突然带兵围住小人的商船有何贵干?”
    说是带兵围住,实际上就那么七八个清兵,陈林还仔细观察了对方衣着,明显不是那种正经的马队步军,连件像样的甲胄都没,只有一件代表官兵的号衣,唬人倒是能唬人。
    果不其然,领头的清军军官说道:“我们知府大人有令,所有来到江宁的外来商船,必须拿出路引担保,接受船货检查,上交过路和上岸的银子。”
    陈林听到这里,心中已有定计,跟他猜的差不多,果然是来敲诈勒索的清兵。
    “几位军爷辛苦,小小心意权当请各位喝酒了。”
    陈林没有与之冲突,从袖口里摸出半两碎银,半两碎银是眼前这几个清兵一共能拿得起的钱。
    领头的军官不动声色,将银子收入袖口,而后忽然又是怒斥:“大胆,没有路引,岂能放尔等外来人上岸?”
    嗯?不讲规矩,坐地起价?
    好!
    陈林笑容收敛,又从袖口取出一部文书:“我陈氏商号这一趟走的匆忙,所以没带有什么路引,只有一份和州知州大人亲自开示的担保文书,上面有知州大人的官印,你们要看吗?”
    好家伙,陈林这波操作差点给几个清兵当场吓尿了。
    他们几个只是难得见到有商船靠岸,所以跑过来敲诈勒索。只要愿意给银子,他们才不管有无路引,是从哪里来的商船,给钱就能直接放行上岸。
    刚刚也不过是临时起价,想着能多要半两碎银。要不然就当前的形势,不知多久才能又有商船过来。
    只是没想到,陈林完全不给他们面子,直接掏了个知州担保文书出来。
    几个清兵当然不认识和州知州。但他们能看得出来文书上的知州官印,那官印的样式一看就不像是假的。
    当然不像假的,因为本来就是真的,官印还是陈林先到了和州,跑到州衙门找和州知州要来了官印,而后自己盖上去。
    虽然和州名义上还是伪清的地盘,但江对岸的太平府都已经被汉军拿下,跟和州就只有一江之隔。
    再加上安徽绿营已经全灭,寿春总兵李昌贵押解京师候审。别说和州了,整个皖北都是宛如脱光了衣服的女人,就等大汉什么时候压上去了。
    和州知州很聪明,这货看到大汉的分田官,分完了太平府的田,又堂而皇之的过江跑来和州分田,还顺便在乡镇建立了农民公会,直接把和州也都当成了大汉地盘。
    这位王知州愣是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就连州城事务都不怎么去管了,上个月又刚派人联络了太平知府,大汉什么时候渡江,他就什么时候献城。
    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放他离开。
    知州文书亮出来,几个小虾米一样的清兵,当然没有资格再拦,吓得匆匆逃离码头,回去报告上司。
    ……
    却说陈林拿出来银子,招募码头的苦力们帮忙卸货,又雇佣码头车队,将卸下来的货物全都装运上车,就这么一路运往南京城中贩卖。
    行在路上,还没进城,陈林就先对南京城的概况,有了大致的评估了解。
    “这南京城徒有其表啊!”陈林说道。
    陈福疑惑问道:“怎么说?”
    “你刚刚在码头有仔细看过那些苦力没?”
    陈林皱着眉说道:“这江宁码头的苦力,普遍都是面有菜色,身形瘦削。这种苦力要是放在伪清的其他地方,兴许还算正常,但这里可是江宁府,南京城啊!南京不是都城,可这里是有着伪清满城的,哪里都可以穷,唯独这里不该穷,还是穷到了如此地步,连码头做苦力的都找不出一个身体健硕强壮的。”
    经过陈林这么一分析,陈福迅速又回忆了一番,果然也发觉了不对。
    别说刚刚的那些码头苦力了,就连现在他们雇佣的这支运货车队,没有一辆是牛车或者马车,清一色都是驴车,而且多为年纪大的老驴。
    负责驾车的车夫,也跟之前的码头苦力一样,面有菜色,身形干瘦,显然平时是吃不饱饭的。
    江宁有这么穷吗?
    这可是江宁啊!
    就算江宁不是江苏都城,那也是长江重镇,江苏省名的一半都来自江宁。
    而且,这里还被伪清设置了一位满城将军,安徽学政官都寄住在此,安徽考生要科举也不是去安庆,而是直接去江宁才能考试。
    陈福还在思索,陈林已经在跟车夫唠起了嗑:“这位老哥,我看这江宁码头似乎甚是萧条,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车夫听罢也很自来熟说道:“还能是怎么回事,不都是打仗闹的嘛!因为汉贼来了,所以官府说是为了抗贼,干脆就把长江给封了,又把码头分给那些官兵老爷们管。”
    “客官您是不知道,这些官兵老爷们可凶的很,见到商船来了,就上去找人要钱,还说是为了什么打反贼。”
    “真是笑话,咱虽然不懂这里面的门道,可也知道这么搞,拿钱的都是那些官兵老爷,哪有一分钱能落在打反贼上的。这一么来二去,商船全都被整的不敢再来江宁码头,甚至不敢再来江宁。”
    “官兵老爷们没商船祸害了,就又盯上了码头上的穷苦人。几乎天天都来要钱,甚至上午刚给,下午又来要。有时候,都已经给过了钱,结果又来了另一拨人接着继续要钱……”
    车夫喋喋不休,陈林倒是听的不厌其烦,他正在快速记下和理清车夫话里的有用信息。
    首先,车夫明确透露出来的消息,伪清已经在封锁长江航道,既是防备汉军入侵,同样也是限制江浙商人进入汉地。
    有没有用不清楚,反正陈林的商船进来的很轻松,甚至银子都没有多少。
    还有,江宁码头目前是军管状态,难怪那些清兵敢来找他要钱,这是江宁府给他们的权力。
    不过,联想到那些清兵的号衣,看来江宁府城的清军兵力有些不足了,看守江宁码头这处登陆要地的清军,居然只是穿号衣的预备队。
    再往下去,怕是预备队都不够用了,得上民夫乡勇。
    而且,这些都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什么?江宁的米价已经涨到五十三文一升了?”陈林一脸惊诧,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车夫嗤笑道:“五十三文算什么?前几天的米价都还只是五十二文,要我看,这江宁的米价还有的涨!”
    陈林张了张嘴,想说太平府的米价才二十五文一升,而且还是因为太平府离得太远,米价才这么高。
    没想到,这江宁米价比太平府的还离谱。
    好家伙,这要是换到他们大汉,粮米能卖到这样的天价,怕是汉王的滚滚屠刀都已经落在那帮粮商身上了。
    “粮商如此囤货居奇,难道官府就不管吗?”陈林问道。
    那车夫明显有些诧异:“啊,官府还管这个?我不知道啊!”
    对于车夫的诧异,陈林先是一愣,接着又是无奈摇头。
    是啊!伪清的官府,怎么会管这些“闲事”?
    他们不跟着商人一起囤货居奇,卖粮食赚银子,都算他们是大清官了。
    南京米价高涨,码头都是瘦弱苦力,城里的情况虽然暂时不明,但从码头到城门的短短二里距离,他就已经看到不少游荡流民。
    就连勉强看到的几个沿江村民,也大多眼神木然,明显是被官府折腾够呛。
    伪清的江宁府就是纸老虎,他们挡不住大汉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