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382章 我们送你的一份大礼!【求月票】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82章 我们送你的一份大礼!【求月票】

    第382章 我们送你的一份大礼!【求月票】
    “赞普,他说他要回长安杀人?莫不是要杀了他兄弟吧?”
    目送李承乾带著黑甲卫离开后,桑布扎等吐蕃大臣,纷纷来到松赞干布身边。
    松赞干布眯了眯眼睛,仔细思索了一阵,旋即又看向紇干承基,皱眉道:“你们唐朝皇帝与太子的关係如何?”
    “这个.”
    紇干承基看了眼禄东赞,然后略微迟疑地道:“据说是不太好.”
    “哦?”松赞干布眉毛一挑,顿时就来了兴趣:“怎么不太好,详细说来听听!”
    “回赞普,臣知道的消息,不一定准確,很多都是道听途说”
    “无妨!你把你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是不是真的,本赞普会自行派人调查!”
    “是!”
    眼见松赞干布对李承乾之事,非常认真,紇干承基也不敢隱瞒,当即就把自己混跡长安贵族圈所知道的消息,全都告诉了松赞干布。
    听得松赞干布一愣一愣的,就连去过大唐的禄东赞,都不由被紇干承基的消息所震惊。
    他怎么也想不到,李世民对李承乾居然这么不待见。
    难怪那晚在重阳宴,李承乾与李世民会那么多次针锋相对,原来一切都有跡可循啊!
    却听松赞干布冷不防地笑道:“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想不到不可一世的天可汗,居然连儿子都教育不好!”
    “看来,李承乾这次回长安,是要拨乱反正了,说不定,你们唐朝的玄武门,还会再次上演!”
    “不,其实我听说,玄武门已经再次上演过一次了。而且正是李承乾策划的!”
    “什么!?”
    这下子不仅禄东赞等人大感意外,就连松赞干布都满脸诧异。
    什么情况这是?
    唐朝的政变这么传统吗?
    怎么比我们高原部落,还有草原部落还频繁?
    不得不说,紇干承基这个回答,震惊了所有吐蕃贵族一整年。
    直到松赞干布旁边一名十分雄壮的吐蕃將领,忽地开口,眾人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既然李承乾要回长安,我们何不趁他回去的这段时间,將吐谷浑给吞併了?”
    “嗯?”
    听到这名將领的话,眾人不由微微一惊。
    却听禄东赞连忙道;“尚囊將军!此事万万不可,大唐太子是出了名的睚眥必报!如果我们突然对大唐发起进攻,大唐届时会十倍几十倍的报復我们!此事不可取啊!”
    “哼!我们都已经知道他要对我们开战了,还管那么多干嘛?先占了好处再说!”尚囊不以为然地冷哼道。
    “没错!我也觉得应该先下手为强!趁著大唐太子不在吐谷浑,先拿下吐谷浑再说!”
    “是啊!就算大唐太子回来,也不是直接攻打我吐蕃,而是先把吐谷浑打回来!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招兵买马,甚至消化从吐谷浑掠夺来的资源,用以抵抗大唐!”
    “对对对,此言有理!”
    隨著尚囊的话音落下,周围立刻有不少吐蕃大臣附和。
    而松赞干布则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儘管李承乾突然回长安,对吐蕃来说,確实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但也正如禄东赞所言,李承乾这个太子,非同寻常。
    万一他回长安是假,引诱吐蕃进攻是真,这不就著了他的道吗?
    为了稳妥起见,现在还是不宜轻举妄动。
    稍微沉默,松赞干布又將目光落在了紇干承基身上,蹙眉道:“你觉得李承乾敢不敢杀李恪?”
    “.这个”
    紇干承基再次面露迟疑之色,旋即不太確定地道:“李承乾在长安的时候,杀了很多人,包括那些世家大族,但若说杀兄弟,我觉得不太可能”
    “为何?”
    “因为李世民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嗯,我也这样觉得。”
    一旁的桑布扎隨声附和道:“李世民就是杀兄弒弟登位的,他不可能让自己儿子也走这条路,如果李承乾敢这样做,他的太子之位,肯定不保!”
    “可是,我观这大唐太子很是决绝啊!也不像在说假话”
    松赞干布沉吟著道。
    吐蕃眾臣互相对视一眼,却听禄东赞率先开口道:“李承乾这个人,非常强势,至今我都还记得,当初在长安重阳宴的时候,他当著李世民的面,杀了几万世家子弟.”
    “如果他真的下定决心要这么做,恐怕没人能拦住他!”
    “这么说的话,他们父子决裂是必然的?”
    松赞干布眼睛一亮。
    吐蕃眾臣也满脸惊喜。
    如果李承乾与李世民真的决裂,那对大唐来说,无疑是灾难,可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他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发展自身,壮大力量。
    等到大唐陷入混乱的时候,再出兵掠夺大唐的各种资源。
    简直不要太美好。
    然而,就在吐蕃眾臣满心期待的时候,一道虚弱无力的声音忽地传来:“赞赞普救.救我”
    听到这声气若游丝的呼唤,松赞干布这才反应过来,光化公主刚才中了枪,於是连忙道:“来人!快带光化公主下去救治!她可是我们吐蕃的恩人,以一人之力,退了大唐敌军!”
    “呵呵呵”
    吐蕃眾臣闻言,不由轰然一笑。
    而被绑缚的达延芒结波,则满脸悲愤,泣血不止。
    曾几何时,他还是吐谷浑高高在上的太子,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他就成了阶下囚。
    甚至连自己母妃都保护不了
    “太子殿下,您真的要”
    走在回浑州城的路上,苏定方几次欲言又止。
    直到快要抵达浑州城的时候,他才开了口,不过也是只说了一半,就没有再说下去。
    而李承乾则有些好笑的看著他:“你憋了一路,就不难受吗?”
    “不是,我就是觉得,蜀王毕竟是您弟弟,弒杀兄弟,总归是不好,而且,陛下那边,肯定也不会答应的!”
    苏定方得到李承乾的调笑,终於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却听李承乾平静地摇头道:“有些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李恪这小子,千不该万不该碰的底线,就是我母后!”
    其实,李承乾至今都没想明白,长孙无忌对李恪的仇恨,为什么那么大?
    就算李恪曾被李世民视作储君的人选,但最终的胜利者,还是长孙无忌和李治。
    按理来说,站在胜利者的角度,长孙无忌也不会对一个失败者如此忌惮。
    除非,李恪在这过程中,做过什么让长孙无忌杀心大起的事。
    或者说,两人本身就有什么深仇大恨。
    要知道,在所有关於李唐的史书中,都没有怎么提及李恪爭位的事情。
    甚至更诡异的是,有关李恪的史书,前后反差巨大。
    其一,李恪在蜀地纵马踩踏百姓庄稼,被御史弹劾,妥妥的紈絝形象。
    其二,李恪突然又变成了治理蜀地的贤王。
    两者反差不可谓不大。
    甚至在《旧唐书》中,李恪还成了蒙冤受害的代表。
    但最令人古怪的是,唐高宗李治对他的態度。
    虽然长孙无忌被灭的第一时间,就给他平反了,但並没有完全平反,隔了好几十年才完全平反的。
    如果说他真是一个与世无爭的人,李治为什么要这样对他?
    所以,在李承乾看来,李恪在歷史上是有很大疑点的。
    至少不可能真的对皇位没有非分之想过。
    但不管他有什么疑点,现在他做的那些事,都不会让李承乾轻易放过他。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想弄死你母亲,你能忍吗?”
    眼见苏定方陷入了沉默,李承乾又淡淡地问了一句。
    “我”
    苏定方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闷声答道:“如果有人伤害我母亲,我会杀了他!”
    “对咯!这是人之常情!”
    李承乾耸肩道:“我虽是太子,但我也是人子,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保护不了,那他还算人吗?”
    “可是陛下那边.”
    “不用管他!”
    李承乾直接就摆手打断了苏定方想说的话,然后回望了一眼身后,蹙眉道:“比起他,我现在更关心的是吐蕃!”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他们会趁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对我们发起进攻?”苏定方瞬间就回过了神来。
    李承乾却摇头道:“这个我倒不是很担心,如果他们够胆,儘管来就是。我担心的是,他们趁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联合周边势力,共同对付我大唐!”
    “其实,吐蕃这边,可不止有吐蕃,还有象雄国,羊侗等大部落,如果只是对付吐蕃,我有五成的把握,如果再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势力,我连三成的把握都没有。”
    “想必你应该知道,吐蕃这边的高原气候,那是真的要人命,不適合长久作战!”
    “而那些高原部落的军队,往往都是一小股一小股的神出鬼没,哪怕是打消耗战,我们也得被他们拖死”
    “嗯,这確实是个难点,咱们不能让吐蕃联合其他国家和部落,同仇敌愾!”苏定方一脸正色的頷首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又看了前方的浑州城一眼,平静而不容置疑地道:“我在回长安之前,会安排好一切,你们只要照著我说的做,应该问题不大。”
    “另外,还有一件事,给我小心提防侯君集,我总觉得这老小子有问题。”
    “这个.”
    苏定方诧异了一下,旋即重重的点头:“臣明白。”
    “报——!”
    就在李承乾二人准备进去浑州城的时候,一名骑兵策马而来,高声稟报导:“启稟太子殿下,陛下有旨传召您回长安!”
    听到这声稟报,李承乾与苏定方下意识互相对视,面面相覷。
    而与此同时,距离长安还有不到十里的一处驛站。
    李恪一行人正低调的走进驛站。
    “殿下,我去安排房间,你先在外面稍等一下!”程怀亮进入驛站的第一时间,就翻身下马,朝李恪拱手说道。
    李恪则笑著点了点头,道:“那就麻烦怀亮了!”
    “哎呀三哥!你跟怀亮还客气什么,咱们五虎一太岁,又要在长安聚首了,想想我都兴奋!”柴哲威手舞足蹈的插嘴道。
    李恪则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咱们回长安,可不是玩乐的,你忘了长安的天瘟疫了?”
    “对哦!三哥不说,我都差点忘了,长安的天瘟疫,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柴哲威反应过来似的道。
    李恪蹙了蹙眉头,若有所思的道:“据愔弟传来的消息,確实很严重,但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你们府邸的人,我都让愔弟接到安全的地方了,没有人感染天瘟疫!”
    “那就好,还是三哥想得周到,不然我们家就要遭难了!”
    说完这话,柴哲威又想起什么似的,愤愤不平道:“明明三哥这么优秀,陛下还是让太子回长安了,他不是要打仗吗?就让他打好了,有三哥坐镇长安,不是一样的吗?”
    “哲威慎言!”
    李恪忽地面色一肃,旋即扭头看了眼四周,发现没有可疑人经过,才低声提醒道:“这里已经是长安地界了,当心锦衣卫的眼线”
    “哎呀三哥,你怕他干什么!有陛下在,我就不相信他敢对您怎样!”柴哲威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然后又看向一旁的武兵,笑著道;“武兄,此次三哥能回长安,多亏有你的主意,像你这样的大才,合该为朝廷效力!”
    “柴公子过奖了,某不过一江湖中人,难登大雅之堂。区区小事,不足掛齿!”
    武兵十分谦虚的回了柴哲威一句。
    柴哲威也没有跟他多言,然后便朝李恪道:“三哥,我去看看驛站的炭火和餐食,今晚咱们不醉不归!”
    “好!”
    李恪笑著应了一声,便目送柴哲威策马离开了。
    而就在他消失在自己视线中之后,李恪脸上的笑容便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阴沉:“你对我父皇传召李承乾回长安,怎么看?”
    “这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不足为奇。”
    武兵淡淡地回道:“甚至,我们的计划就是,让他独自回长安。”
    “什么意思?”
    “你还记得李祐遇刺的事吗?”
    李恪微微一诧,不由得追问道:“你的意思是,是你们做的?”
    “算是吧,但不过不是我们的计划,是另有其人!”
    “谁?”
    “阴智弘!”
    “怎么是他?”
    李恪闻言,顿时满脸愕然。
    他怎么也没想到,阴智弘居然会策划李祐遇刺之事。
    要知道,李祐可是他的亲外甥。
    他们阴家唯一的指望,恐怕就是李祐了。
    他怎么捨得让李祐冒险?!
    却听武兵依旧淡淡地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很疑惑,阴智弘为什么这样做,后来等做了之后,我才明白,他的目的是想在李世民心中埋一根钉子!”
    “不管李世民信不信,这根钉子都会隨著李承乾的步步紧逼,越扎越深”
    “你明白吗?”
    “哼!”
    李恪闻言,不禁冷哼一声,隨即蹙眉道:“你们跟阴家的合作,不是由来已久吗?怎么,阴智弘做了这么多,就为了在我父皇心中埋根钉子?甚至连他亲外甥的命都差点搭进去!”
    “那倒不是,阴智弘的野心很大,但我们觉得他不会成功,所以,合作也只浮於表面,並未太深入。”武兵摇头道。
    “呵!”
    李恪冷笑一声,又沉沉地道:“这么说,你们跟我合作,是觉得我能成功?”
    “算是吧,但也只是比阴智弘的可能大一点!”
    “只是大一点吗?”
    李恪呢喃了一下,隨后沉声道:“你们的计划,为何想要李承乾回长安?”
    “为了验证他的真实身份.”
    武兵含糊其辞地答道。
    李恪则满脸不解的看著他。
    但他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反而转移话题道:“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的吗?你若回长安,我们会送一份大礼给你!”
    “什么大礼?”
    李恪眼睛一眯。
    只见武兵不疾不徐的拿出一张帖子,递给他道:“这上面的人,都可以归你所用!”
    李恪愣了一下,旋即接过武兵手中的帖子,缓缓展开。
    紧接著,瞳孔猛地一缩,不禁满脸愕然地道;“这怎么可能!?他们不是”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我守捉郎的底蕴!”
    武兵平静而自信地道:“我们存在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原因的。很多人觉得,我们只是一个江湖杀手组织,但是,那都是表象而已。其实,从汉末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深耕朝堂了,否则,我们也存在不了这么多年。”
    “你们与五姓七望有联繫,我知道,但关陇门阀怎么也.”
    “刚才我已经说了,你们所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也就是我们想让你们看到的。其实,每一次乱世割据,我们都会暗中押宝,谁成功都有我们的份”
    “而李唐.”
    说到这里,武兵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道:“便是其中之一”
    “既然李唐是你们押宝之一,那为何又要作乱?”
    “因为我们守捉使大人发现,有人想要逆天改命!”
    “这又是何意?”
    “恕我直言,无可奉告!”
    李恪顿时陷入了沉默。
    虽然他不知道守捉郎的真正目的,但手中的这份名单,如果真的能为他所用,说不定.大事可成。
    “好!本王若能成功,定不负你们!”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