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大额交易
第685章 大额交易如同狮虎百兽之王的争论不断的雄猫和侧位谁才是空战之王,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原初版的进口苏27sk vs仅升级动力的f14a,或许有不少飞机外因素,但事后导演组还是认可此结果。
本次演练中不仅有图154空中记录,三架参加的飞机上还架设了固定的摄像机,当天晚上导演组和飞行员就拿出来回放逐帧分析复盘。
经过比较f14和苏27的机动性都相当亮眼,抛弃tf30累赘的雄猫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大机动,而苏27的机体在近距离表现也相当不错,即使满载弹药也和雄猫缠斗了好一会儿。
事后分析认为,若第二架苏27sk果断抛弃部分弹药,仅保留2枚r27和2枚r73以近身格斗为主要战术,胜率可上浮20%以上。
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仍然在于航电系统:
诞生于80年代初的awg-9性能实在太bug了。
实战仍然超过200千米的探测距离,跟踪24攻6的变态处理能力,还有低空110km(贴海飞行目标)的下视能力,让其成为了三代重型截击机雷达的标杆与巅峰。
不管是苏27搭载的n001还是国产刚刚装备的1471雷达,有效探测距离也不过50到80公里左右,仅仅能同时攻击/锁定1或2个目标,性能至少落后大半代被完全碾压。
实际上就算在帝国内,f15所搭载的最新an/apg-63雷达才超越awg-9,并且主要集中在可靠性和人机交互智能性提升,awg-9依靠远距离优势依然能和晚出生数年的后辈一较高低。
再加上创下190公里击落记录的“不死鸟”导弹,才成就了雄猫的赫赫威名。
国内海空军在演习后达成的第一件共识就是加速新型机载雷达技术研发,并且要直接对标并超越awg-9。
在此次演习前国内知道自己雷达落后,但具体落后了有多少、会带来多大影响尚不清楚,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只要不怕死,一个加力冲上去贴近距离“空中拼刺刀”仍有胜算。
去年底刚刚升级1471雷达的歼8h已经在海上和出口版f16的an/apg66交过手,总的来说差距还不算太夸张,似乎也印证了这一思想。
但观摩了货真价实的世界两极顶尖三代重型战机交锋后这种想法就彻底消失,哪怕是在近20年前的f14a面前,空中拼刺刀也只是个美好的幻梦,在下视能力都有110公里的awg-9面前毫无意义。
别说歼8围剿f22了,就算歼8围剿f14现在看起来都痴人说梦——并且歼8ii总共才生产了60架,算起来也就和波斯拥有的f14a数量差不多。
和拥有航母后推翻空潜快“航母杀手论”一样,演习过后海空军陷入另一种极端:
坚决发展中远距离雷达弹,坚决发展远距离雷达,坚决发展重型战机(以搭载重型雷达)。
抛弃幻想,正视差距!
此时国内已经存在1473、1491雷达但未正式服役,刚刚开始研制的1493雷达首次采用pd全数字处理模式,指标略逊于awg-9但定位不同,所以并未被盯上。
毕竟awg-9和aim-54组合的设计目标是航母空中战斗群指挥和远距离截击,海空军综合国内需求现状,将指标下调到了150公里探测距离新雷达、加速pl12研发。
前者最后演化为1493的升级版本1495雷达,借鉴参考aw-9,尝试吸收其抗干扰、多目标跟踪能力,拥有最大150公里探测距离、下视80公里探测距离、同时跟踪8个目标锁定2个的攻击能力、增大探测功率,目标装机对象歼11b。
而aim54a设计对象是轰炸机群,最终认为可研究参考但不仿制,可吸收技术用于加速pl12研发,这种70到100公里射程、更灵活的导弹对国内来说反而更加理想好用。
除此之外演习后空军差点动摇了仿制苏27的念头,好在经费和时间都不允许再瞎折腾,于是还是坚持了下来,但将引进苏27以及自行组装的数量大砍。
原世界线歼11a(国内组装苏27)订单量200架,引进的24架苏27sk和6架苏27ubk。
由于和毛子的分歧直到02年实际执行105架的组件后终止,98年国内刚好进口了30架的配件,组装了4架。
空军的意见是除了这30架歼11a,只再进口50架散件后就停止订单,国内共保有110架就够了,以后续国产歼11b补充为主,加强航电能力。
而原本计划引进38架苏30mkk的意愿也被争议是否取消,对于技术烂还死活不愿意转让雷达与航电源码的苏式飞机,空军已经表现出了嫌弃的态度。
而海军反而安定下来一心一意等国产雄猫,中间的空档期选择多采购几架歼8d、h顶一顶,反正手里的新战舰也需要消化,同样也对苏30mkk失去兴趣。
于是就在毛子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相比原世界线痛失101架战机订单,加上捆绑的al31f发动机、导弹、配件等买卖少说也损失了几十亿美元。
但因为f14a受伤的并不止大毛,波斯的机库着火案在调查后发现5架本应封存的完整战机全部失踪,现场连飞机上的一根螺丝钉都没找到。
完全不知情的波斯当局大怒,将涉事机场所有相关人员全部逮捕,并要求对所有f14a进行数量清点。
而在此时帝国也有限度释放了“大鱼”带来的消息,波斯当局随即惊愕地认为是内部也出现了惊天大蛀虫,竟然被国安收买偷运了好几架f14a出去,居然先一步出来指责东大。
而后者自然否决,且不提盖金提供的f14a还有f110发动机数量多得多,而且机体简直跟全新出厂的没差别,怎么可能是在波斯高强度服役几十年的二手货?
况且卖给波斯的f14a都进行了一定程度阉割,国内拿到的可是原汁原味的正版。
面对如此污蔑国内自然不承认,直接否决了“大鱼”所拍摄的f14a照片真实性,宣布是恶意造假图片,什么从波斯获得自然是无从谈起。
然而在棱角大楼看来这些都是做给他们看的表面功夫,随即帝国就宣布要对波斯实施更加严厉的禁运,彻底断绝后者升级f14a的意图。
……
“真是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们还会依靠汉斯。”
谈判持续了十天,米勒萨维奇最终和失落帝国达成了交易。
他的狮子大开口最终被现实证明不堪一击,5000吨面粉仅仅稳定了五天,丝毫解决不了大面积的粮食缺口。
并且失落帝国这笔见面礼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原本那些愿意跟随米勒萨维奇的手下还有苦熬下去的决心,可当发现能获得支援后自然希望能够多获得些外力。
失落帝国坏是坏了点,可对于南联来说已经没有能力挑剔对方了。
包含亲信阿卡纳在内的手下们轮番劝诫,最终让米勒萨维奇接受了镇海的条件:
6万吨精粮、5000吨肉类、1.5万吨各类燃油,2000枚导弹、2000吨常用药品、以及情报支援。
所有物资需要分10次交接,8月15日前全部提供,条件是米勒萨维奇需要在7月内就发起对克瑟沃地区大规模行动。
为了敦促他,第一批送来的物资优先以导弹和燃油为主,粮食占比并不多。
并且6.5万吨粮食本身也不算多,仅仅够南联较为轻松的度过1个月,保证1个月的时间内压下关于粮食的混乱。
米勒萨维奇很好奇失落帝国如何在奥特朗托海峡彻底封锁的情况下运送物资,但当口头协议敲定,失落帝国第一批的“大桶”潜艇就准时出现在了海岸线附近。
负责交接物资的都是精锐、且完全忠诚于他的jso“红色贝雷帽”和saj“蝎子”特战队。
很快士兵们就逐一开启储罐,先进入内部清点物资。
对他们来说燃油相当重要,南联的军事力量可不弱,只是由于缺油很多坦克和车辆都无法开动,光靠步战才推进缓慢。
1万吨各类燃油足以让200辆t72和500辆bmp战车高强度战斗1个月,足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了。
而当一枚枚aim-7和aim-9被推出来,一众将军和武器专家们也激动起来。
“父亲,有了这么多导弹我们可以改造出几百辆防空车,不仅能彻底免除中低空威胁,还能用来打击地面。
加上燃油和其他物资,给我们一个月、不半个月时间准备,一定能发起他们无法抵抗的大规模行动!”
是马尔科,他的儿子。
米勒萨维奇控制局面的力量很大程度依赖于自己的亲信,尤其是师从前死对头的寡头体系,通过培养亲信控制石油、木材等关键领域实现统治力。
虽然弊端是不少,可好处是起码听他的话,在这个局面下实在太重要了。
当武器和燃油清点完后,在最后一个储罐开箱时士兵们的惊呼甚至惊动了米勒萨维奇。
马尔科很快上去查看情况,很快就带着一个大箱子飞奔回来:
在保温箱里,是满满当当的冻猪脚。
……
论顿
在罗·罗的当日参观完成后,唐文本来在和一堆带英名流喝下午茶,免不了聊到了当下局势。
然后就听说了南联接受失落帝国大笔援助的事情。
“米勒萨维奇的猪脚都白吃了吧,怎么下面全是蛀虫?”
唐文面上平静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了,第一批物资采交给对方不到2天,不仅后续援助的事情被人知道,甚至大概物资数量居然都被公开?
有内鬼,米勒萨维奇你要抓内鬼啊!
他一度开始怀疑押注米勒萨维奇是不是个好主意,故作疑惑地将这个问题插入众人间的话题。
正在和他畅聊的不止是鲁斯,带英的内阁秘书长罗宾也来陪同他半天,这可谓是很高规格的待遇。
罗宾听到他的疑问当即笑道:
“能泄露这种信息的肯定是高级别内鬼,我猜是他的儿子马尔科,或者他的女儿。”
见唐文迷惑不解的表情,他耐心解释:
“米勒萨维奇的儿女控制着对外石油和粮食走私输入,失落帝国的油气资源肯定是他本人亲自把控,没有给人上下其手的机会,我想马尔科肯定恨死汉斯了。
您肯定不太了解那里的局势,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并非什么秘密。”
唐文恍然大悟,心里却是彻底对米勒萨维奇失望,这么看来后者的的失败就是绝对的必然了。
罗宾对他的提问一点也没感到奇怪,只是很快又把话题转移到了罗·罗上。
唐文先在瑞碘待了三天,之后就飞到带英在此停留了约7天。
此次行程可以说相当成功,前者表现的很谦虚甚至还去了圣诞战役中受灾的鹰弗尼斯,并捐款以示慰问。
如此态度也让布莱尔心情大好,将此看做对方示好的态度,几乎以顶级规格招待了他。
除了罗·罗,带英的主要大厂唐文都去考察了一圈,趁机还为航空机械厂买了不少制造装备,并且在罗宾的撮合下与马可尼公司交流,讨论在伦敦展开mda试点以及共同开发软硬件的可能性。
借着这股势头,唐文紧接着就造访arm公司,然后以2500万美元价格一次性买断arm-9架构永久授权以及打包带走了所有技术。
收购arm-9自然是唐文为了移动处理器考虑,虽然魔都半导体也在研究,但arm-9肯定能提高不少进度,也能当做备份。
盖金的收购毫无疑问被与mda联系起来,业界马上就流出唐文要用arm芯片开发mda的传闻,直接让arm股票一夜大涨9个点,市值增加1.3亿美元。
因此对于这笔交易arm可谓感激涕零,自此过后他们已经赚到了一整年的收益,立即邀请盖金持股arm并商议召开股东大会。
带英官方对唐文的态度也愈加友善,即使此时棱角大楼对盖金已经有排斥感且明确暗示拒绝合作,布莱尔还是顶住了压力,同时也更加坚定了维持和罗·罗交易的决心。
7月13日,在唐文离开带英的最后一天,布莱尔以内阁名义召见唐文。
此时外界已经知道盖金肯定会来做一笔大生意,只是尚不知情,只有帝国根据鲁斯的行程推测出什么,但也不认为会是什么爆炸性消息。
毕竟什么交易能大过100架md.11?
召见会面共持续了2个小时,布莱尔和唐文的对话完全是公事公办,你恭维我奉承,真正需要确定的信息已经提前由罗宾沟通好了。
苦苦等待的媒体们还想着发布会揭晓答案,可却被告知没有发布会,唐文被面见后就直接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外界都被此操作弄得一头雾水,难道唐文来到带英就为了arm?
然而就在第二天,罗·罗总裁鲁斯宣布和sg飞机制造公司达成超60亿美元巨额意向合约,并与其总裁埃里克召开发布会。
媒体们都不知道sg是何方神圣,甚至空客和波音都没听说过业界还有哪位大神如此有实力。
当顺着注册信息往下查,sg公司是刚注册在开尔曼群岛的新企业,注册资本才100万美元,是萨博下属子公司。
再顺着萨博查,就发现萨博和盖金不声不响的创建了南沙飞机制造公司注册资本达到了500亿元。
换算过来,恰好是60亿美元。
在一片猜测和质疑中罗·罗和sg达成合同后,在瑞碘萨博马上又宣布和南沙飞机制造公司达成协议,将联合研制新型客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