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老中的载人登月宣言:自古以来!
第424章 老中的载人登月宣言:自古以来!【有时候觉得技术发展慢也有一些好处,就比如技术的后发优势,对比就是咱们的崭新天宫空间站和老旧国际空间站,以及现在的新技术火星车。】
【确实是这样哎,不仅是航天方面,军事方面也是,咱们的055大驱真的厉害,老美的驱逐舰都太老旧了,那个祖传晾衣杆天线简直不忍直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感觉只有咱们干成了,其他国家的技术发展慢……那就没有再发展的机会了。】
【其实老美也搞过后发优势,比如它的滨海战斗舰和朱姆沃尔特驱逐舰,但最后是自己把自己搞得一地鸡毛,啥也不是。】
【对,感觉老美那边应该是出了什么问题,它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科技发展好像有点歪。】
【这个就不关咱们的事了,路云快上场了,听听他说什么吧……】
【来了,来了!】
【哈哈,路神就是不一样,一露面现场的气氛立刻就热闹了。】
【好家伙,他说的大活是什么,是载人登月吗?】
【不会吧……】
【对啊,以前都没信息,这一下就要来了?】
【我感觉大概率是重型长十立项吧?毕竟基础长十成功了,重型长十立项的时机到了。】
【等等吧,路云是出了名的说话算数,既然现在说了,那后边肯定有大活,就是不知道有多大……】
【下午的时候有老大的讲话,是送祝福吗……】
说到技术的后发优势,老中在航天方面真的相当明显。
路云造的“风火轮”号外形类似于老美的第一代火星车,叫“旅居者”号火星巡视器,基本上是一个微波炉大小的方盒子。
不过老中的后发技术优势不是白说的,路云制造的“风火轮”号迷你火星车只有外形跟那个类似,其实技术要先进的多。
甚至外形也有不少细微的变化,比如“旅居者”号的最高点是它背上竖起的天线,它的摄像机就装在“方盒子”前边,视角很低。
而“风火轮”号的摄像机有专门的抬升机械臂,可以提供高视角观察能力,方便认路。
想要靠近拍摄火星地面情况也不要紧,它身上不仅装了一个超清摄像头。
这就是后发技术的优势。
并且“风火轮”号的先进天线可以跟天问一号的轨道器直连,活动范围很大,不像“旅居者”号因为天线信号弱,所以只能在着陆器500米范围内活动。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属于“天问”系列探测器,所以路云说完之后“天问”的后续系列探测计划也公布了。
其中天问二号要执行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大概会在二五年前后发射。
天问三号就厉害了,对标的是老美的火星采样返回,计划在三零年前后进行。
天问四号走的更远,要去探测木星系,也是三零年前后执行。
这两个都是很久远的任务,所以后边的就不说了,还没确定。
之后又进行了一些其他的活动,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并没有等到路云所说的大活,大家猜测应该是下午的嫦娥任务再公布。
毕竟相对于火星,嫦娥工程的各项任务可是“近在眼前”的,并且经费占比非常大。
航天日的主题时间只有一天,不过相关的活动会举办很多天,比如航天文化节、航天模型展、航天知识科普、企业展览等,它们都会在金陵市内其他地方举行。
下午就是月球时间了,着重介绍了探月工程第四期的计划。
航天局国家队确定了嫦娥六号探测器的任务,就是去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
发射时间是明年五月份。
然后是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探测器,它们将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基本型。
当然,是无人型的月球南极科研站。
包括月球轨道器、着陆器、月球车、飞跃器及若干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七号的任务也是在月球南极找水,不同于只带了月球车,并且只在陨石坑外活动的“吴刚”系列探测器,嫦娥七号上的“飞跃器”将直接飞进陨石坑的阴影区进行勘察,去寻找月球可能存在的水或水冰。
嫦娥七号的发射时间还不确定,差不多要二三年以后了。
如果“吴刚”系列的某个探测器能确定某个阴影陨石坑里有水,或者说探测分析大概率有水,那么嫦娥七号就会着陆在那个“吴刚”旁边,让飞跃器飞进阴影区精准找水。
如果“吴刚”系列找不到水,那么嫦娥七号就会选择新的目的地进行探测和寻找。
嫦娥八号跟嫦娥七号的任务不太一样,七号是寻找,八号则是验证月球资源的利用技术。
比如一个任务项目就是携带大型月球机器人,验证3d打印技术造月壤砖,为以后在月球上盖科考基地做实验。
如果成功,那么《流浪地球2》中智能月球车3d打印月球试验基地的场景或许就不是科幻了。
不过……这些东西可不是人们想看的大活。
而就在不少人开始不耐烦的时候,航天日现场连线了老中最大的那位,他要发表重要讲话!
之前的节目单上有这个环节,但人们都以为只是录视频祝贺一下航天日活动,没想到竟然是现场连线,还是重要讲话!
这下,不管是现场的观众还是直播间的观众,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路云也严阵以待!
虽然他早就知道那位要说什么。
“航天日现场以及屏幕前的朋友们,你们好!”
“自古以来,那高悬于夜空的明月便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向往!”
“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吐宝金蟾的奇幻想象,从敦煌壁画中飞天仙子对玉盘的凝望,再到无数文人墨客‘明月几时有’的千年叩问,月亮早已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成为我们追寻未知、探索远方的精神图腾。”
“这份向往穿越千年时光从未褪色,于是我们在上世纪末提出了探月计划,并在本世纪初正式开始执行,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嫦娥工程。”
“到今天,我们的无人探测器环绕了月球,着陆到了月球,也从月球上带回了宝贵的月壤,顺利完成了嫦娥工程初期的‘绕、落、回’无人探测任务。”
“不过这并不是嫦娥工程的终点,而是我国嫦娥工程‘探、登、驻’三步走的第一步!”
“今天的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郑重宣告:我国的载人登月工程——正式开启!”
“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华夏儿女千年梦想的必然延续!”
“这也不是孤立的探索,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新篇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