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武侠小说 > 太上金阙 > 第209章 陀罗尼(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9章 陀罗尼(下)

    第209章 陀罗尼(下)
    “佛法精深,确有渡世之能,”
    刺史衙邸之内,吕尚放下经卷,望着案上那卷泛黄典籍,眸中映着月光,似是有淡金流转。
    此时的吕尚,却是透过经书上历代高僧的注释,看到了那些大德大士的禅心佛性。
    并以此触类旁通,使得他虽不修佛,却也见佛成性,明悟禅心。
    要知道,能在这经书上留下注释者,最低都是证了初果的罗汉,是有大德行、大智慧之人。
    哪怕吕尚已证武中人仙,亦不能轻慢这些人间大修行者。
    毕竟,能在人间修成地仙,证悟罗汉者,都是在某一方面惊才绝艳的存在,不容轻辱。
    “只是,空,未必是舍,色,亦非全妄,”
    吕尚负手立于窗前,月华洒在身上,映得周身各大窍穴,有微光若隐若现。
    “草木有根,方能承雨露,人有肉身,方能感应天地,”
    他若有所思,抬手轻握,指节微动,骨响如珠落玉盘,体内气血随之嗡鸣,与远处夜空雷音隐隐相和。
    窗外风过,吹动廊下灯笼,光影映在吕尚脸上,明明灭灭。
    他望着窗外流动的月华,体内的真力似江河奔涌。
    “佛曰舍身证法,我说以身载道,力之极致,粉碎真空!”
    心念一动,吕尚缓缓抬手,掌心朝下,滚滚气血逆流而上,沿脊椎如龙攀升,过肩井,穿曲池,最终汇聚于右掌掌心。
    此刻,在吕尚肌肤之下,隐约可见淡淡金光游走,这是气血精华被压缩到极致的征兆。
    犹如佛经上描述的‘肉舍利’初蕴之象,却又比肉舍利更具沛然生机。
    吕尚能清晰感受到,此时他掌心跳动的,已不仅仅是真力和气血,还有他本身所悟禅心佛性,三者交融,俨然有了一点武学神通的气象。
    “佛要以佛掌渡世,我则以力证道,粉碎万般虚妄,”
    他右掌缓缓向前推出,掌前空气被压得发出不堪重负的爆鸣,窗外明月的清辉,在掌前半尺处,也是微微扭曲,形成一圈淡淡的光晕。
    “这一掌,”吕尚眼神一凝,收掌而立,掌心余温未散,虚空泛起褶皱。
    或是因为吕尚参研佛经,明心见性,而悟得这一式神通,他这一掌可谓佛心无限。
    如果日后吕尚真的投身沙门,修证更高的佛门果位,这一掌甚至能成为他依之成道的神通。
    若他证如来金身,这一掌未尝不能称为如来神掌。
    “不过,佛法也好,仙道也罢,终究是前人踏出的路,我自有我道,”
    吕尚收掌后,掌心那圈扭曲的光晕并未即刻散去,反倒如涟漪般向外扩散,拂过案上经书。
    泛黄经页无风自动,发出沙沙轻响,那些朱砂字迹忽明忽暗,似有诸佛菩萨影像在字间沉浮。
    吕尚望着案上不断翻动的经页,冷哼了一声。
    其实,若非他曾在终南山遇仙,得授《浮黎鼻祖金华秘诀》,凭这元始密传而成人仙武学。换做其他武学人仙,此时已入法明和尚毂中。
    毕竟,明悟佛法,见性成佛,就是不立时遁入沙门,也会本能对佛门有所倾向。
    法明和尚就是想以此,潜移默化,将吕尚这位武学人仙渡入门中。
    只是,法明和尚的《宝箧印陀罗尼经》,虽是大乘佛法经典,其上更有历代大德批注,但《浮黎鼻祖金华秘诀》终究是出自元始,《宝箧印陀罗尼经》再是不凡,也不能与这元始密传相比。
    也是因身怀元始密传,吕尚虽然参得佛性禅心,却能以《浮黎鼻祖金华秘诀》相制,融合佛道两家之妙,而不拘泥于成规。
    就在吕尚参演武学神通时,廊下有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甲叶的摩擦轻响。
    霍骁握着腰间佩剑,身后跟着四名亲兵,皆是屏息凝神,目光警惕,扫过周遭。
    吕尚成道人仙,气象惊人,金钟玉磬交鸣之声,在城中回荡。霍骁知道利害,带人守在府外,直到异象彻底散去,才敢入府。
    见到吕尚后,霍骁躬身道:“使君,先前城中异象惊动了巡防,末将已令人安抚,”
    “无妨,”
    吕尚轻微颔首,道:“巡防不知就里,难免受到惊扰,你处置得当就好,”
    “使君,”
    霍骁顿了顿,道:“方才异象不止了惊动巡防,总管府那边也遣了人来问询,”
    说话间,他望了吕尚一眼,见吕尚神色平静,又低声道:“来的是总管府的亲卫统领,言语间颇为客气,只问是否府中出了异动。末将没敢多言,只说先回禀使君,再给回话。”
    吕尚淡淡回道:“总管府那边,你直接回他,本官晚间演练武学,动静稍大了些,扰了周遭,以后自会留意,”
    所谓总管府,既凉州总管府,辖制西凉,掌凉州、秦州、甘州、瓜州等十四州军事,其官长凉州总管为从二品官秩,是吕尚这凉州刺史的直属上官。
    “诺,”
    霍骁领命退下,脚步放得极轻,廊下灯笼的光晕,随着他的身影远去,在地上拖出长长的淡影。
    “总管府,贺娄子干,”
    吕尚指尖轻叩窗棂,木格窗上映出他沉静的侧脸,低声道:“这位总管大人,倒是比想象中的更敏锐些,”
    贺娄子干出身将门,早年随周武帝平齐,又在隋文帝麾下镇守北疆,西击吐谷浑,一身战功累累,是朝廷在西凉的定海神针。
    其人不仅弓马娴熟,更兼通谋略,尤其擅长从细微处察知变局。吕尚到凉州后,主动与其相交,但贺娄子干始终与吕尚保持三分距离。
    吕尚也知道贺娄子干的顾虑,天子杨坚疑心极重,作为现任凉州总管,贺娄子干若与天家外戚过从甚密,必然会招来朝堂猜忌。
    凉州总管位高权重,掌十四州军事,不只手握十万兵甲,还捏着西域三十六国命脉。也正是因为权重,贺娄子干才更要谨守本分,处处谨小慎微。
    或许就是靠着这份谨慎,贺娄子干才能成为杨坚一朝,少数得到善终的重臣。在杨坚一朝能得善终,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