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武侠小说 > 太上金阙 > 第206章 人仙(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6章 人仙(上)

    第206章 人仙(上)
    就在大荒吕尚闭关锤炼道基,稳固根本之时。
    阎浮世界,南瞻部洲,北隋凉州,姑臧治所,
    “神人至境,成了!”
    刺史衙邸内,烛火如豆,阎浮吕尚猛的抬首。
    大荒吕尚成道神人,与之相应的,阎浮吕尚也在大荒吕尚的带动下,迈入神而明之的境地。
    这一刻,近仙之身,气息勃发,如潜龙破渊,一股远比先前浑厚百倍的气机,在百骸奔腾。
    这是大荒神人之力,在阎浮世界的首次显现。
    每一次周天运转,都引得天地精气呼啸而来,最后化作肉眼可见的白气,涌入他周身大窍。
    由大及小,一处处穴窍震颤,一千二百九十六窍须臾圆满,磅礴精力喷涌而出。
    窗外,夜风寒凉,带着祁连山的雪气。在吕尚一千二百九十六窍圆满的那一刻,整座姑臧城的天地精气,都是似是被一只无形大手牵引,向刺史衙邸汇聚。
    铛!
    刺史衙邸深处,吕尚端坐的木椅化为飞灰,他周身白气缭绕,窍穴间更是迸发点点微光。
    三百六十五大窍各自嗡鸣,如撞金钟,九百三十一小窍如若玉磬相击,合鸣成一曲清越古调。
    “人仙!”
    吕尚眸光开阖,似是辰星幻灭。
    周身白气翻涌如浪,那些由天地精气凝聚的白气,在他窍穴微光牵引下,渐渐凝成丝丝缕缕的金芒,顺着毛孔渗入体内。
    三百六十五大窍嗡鸣渐烈,金钟之音穿透衙邸高墙,在姑臧城上空回荡,引得城中守卒握戈四顾,以为是妖邪作祟,却见月色清明,一股煌煌正气如潮水漫过街巷。
    九百三十一小窍的玉磬之音愈发清越,与金钟之音交相辉映。
    吕尚缓缓起身,袍袖轻拂,烛火摇曳,亿万血肉粒子似在欢腾,每一次收缩舒张,都在吸入天地精气,将其碾磨成更为精纯的精血元气,流转周身之时,竟能隐隐听见江河奔涌之声。
    “这就是人仙,”
    他缓步走出内室,脚下每一次落下,都有无形力场自足底漾开。
    廊下夜露凝结,吕尚抬眼望向夜空,原本被薄云遮掩的月轮似有感应,清辉骤然明亮数分,透过云层洒落,将他周身金芒映得愈发璀璨。
    那金芒不再是丝丝缕缕,而是渐渐凝聚成淡薄的光霞,贴在他衣袍之外,随呼吸轻轻起伏。
    三百六十五大窍的金钟之音渐趋沉凝,不再向外扩散,转而在体内形成浑圆闭环,每一次震荡,都将体内流转的精血元气打磨得愈发凝练,已有金石之质。
    而九百三十一小窍的玉磬声则愈发高远,仿佛穿透了这方天地,直上九霄,引得天际流云都似被这清越之音牵引,缓缓向姑臧上空汇聚。
    这就是武学最高,人仙成就,引动天机地场异象,流云汇聚,伴生虎啸龙吟之兆。
    “人仙大道,”
    吕尚抬臂,五指虚握,随着五指收拢,周遭空气仿佛被抽空,发出爆鸣。
    待到他五指收拢至极致,爆鸣之声陡然拔高,似有惊雷在廊下炸响。
    “力透虚空!”
    吕尚缓缓松开手掌,感受着指尖残留的力道,眸中闪过一丝明悟。
    打破虚空,可以见神!
    此中之神,非先天之神,亦非后天之神,而是躯壳之中的身神,得见身神,自有莫大神通,种种不可思议之能,这便是吕尚的人仙大道。
    先前近仙之身虽强,但终究脱不开血肉之限。
    而此刻他身证人仙,能与天地交感,再加上神而明之的境界,俩重境界迭加于一身,让他一入人仙之道,就有超乎想象的神通。
    嗡!
    夜空中的流云汇聚得愈发浓密,吕尚立于廊下,衣袂在月华与金霞中猎猎作响,周身那淡薄光霞渐渐沉淀,化作细密流光游走于毛孔间。
    衙邸之外,刺史亲兵四将之一的霍骁正按剑巡值,骤闻那穿金裂石的钟磬之音,他当即抬头,望见刺史衙邸上空金霞冲霄,与月华交织成一道光柱,天地间奔涌的精气几乎凝成实质。
    “这是?”
    霍骁心头一动,他自幼修习家传武艺,也算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过如此骇人的气象。
    那股煌煌之气席卷四方,动人心魄,他腰间佩剑自发鸣响,剑穗上的铜铃叮叮作响,似在朝拜。
    城南宏藏寺,寺院深处,浮屠塔下,一尊须发皆白的老僧,若有所思的望着刺史衙邸方向,低声道:“金钟鸣,玉磬和,天机地场异变,”
    “这,这是人仙冲关?”
    老僧手中捻着一串菩提子,每颗菩提子都被摩挲得温润如玉。
    “好个吕尚吕飞熊,小小年纪,就证人间武学之巅,真是了不得!”
    “难怪那连提黎耶舍与阇那崛多,如此看重此子,称其身具玲珑,佛性天成,若能将此子度入沙门,以此子的根性,必能成为我中土一代宗师。”
    老僧与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二人相交极厚,在吕尚奉杨坚圣旨出任凉州后,那连提黎耶舍和阇那崛多便传书老僧,让老僧多多留意其行止,若是有机缘,便点化一二,引其向佛。
    对于老僧的本事,两位天竺活佛还是很清楚的。
    他们曾在这宏藏寺驻锡三月,彼时两位活佛在僧伽婆罗的基础上,重译《佛说大乘十法经》,正是兴致高涨之时。
    与老僧在浮屠塔下论法七日七夜,从阿含部谈到般若部,从西天佛国讲到阎浮众生。
    老僧佛法造诣之深,令俩位天竺活佛都为之心折。
    也是如此,在得知吕尚任职凉州后,俩位活佛立时想到了这老僧,想让老僧出手,点化开释吕尚。
    “身证人仙,便能引动天机如此,”
    老僧又观望了片刻,缓缓起身,僧袍扫过地面积尘,却无半点沾染。
    “这般根性,若入我沙门,怕是能勘破‘人我执’,直叩‘法空’之境。”
    “若非贫僧知道,那人还在轮回中打转,不该在此时降世,都要以为此子是那人真灵转世了。”
    “算起来,那人已经轮回九世了,也不知这一世,又会是个什么结果。”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