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475章 我好像变成了实验对象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75章 我好像变成了实验对象

    第475章 我好像变成了实验对象
    接下来,
    马进问一句,
    陈露阳回答一句,
    马进再升华一句。
    短短二十来分钟的功夫,资源配置模型的“基础结构”与前期预案”的大框就搭了个七七八八。
    剩下的,自有马进去完善发挥!
    “师兄!辛苦你了!”陈露阳深情开口。
    “放心吧小陈师弟!”马进合上小笔记本。
    “等写完了,我拿给你瞅瞅。有我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咱们再改!”
    陈露阳高兴点头:“嗯吶!!!”
    这边,陈露阳跟马进犹如“天作之合”一样的写完资源配置模型的基础结构和前期预案。
    那边,陈露阳跟郭安礼的聊天就不是那么太愉快了。
    “小陈同学,我负责的成本测算,需要写《成本估算表》”
    “我现在想核一下这批零件的成本结构。钢材用量分別是多少?各自的公斤数,单价折算呢?原价还是以废品价计入?”
    “人工这边呢?技校加工时间多少?工人级別是什么標准?初级工?中级工?按工时算还是按件计?”
    “运输费有没有清单?包装用的是什么材料?纸箱?油布?每件试件平均耗材多少?
    单位成本怎么算?返修损耗有没有计入预估?”
    陈露阳人麻了。
    他瞪著对方那张一本正经的脸,一时间怀疑自己是坐在了省机械厂的財务稽核办。
    这些问题他当然不是一点都没想过,但这些钢材,是他靠“蹭”库存、翻废料、求人换的:
    这些人工,目前是预计与技校的学生合作,让学生给自己生產。
    包装用的生海森翻垃圾堆淘的废麻袋:
    运输就更別提了。
    现在这不是修理厂推出免费检修小汽车和小货车业务么,
    陆局乾脆就地取材,直接用寄存在修理厂检修的小货车去取的货。
    这些你让他怎么算?
    他一个经济系的大一新生,外加修理厂临时负责人,
    现在要“模擬填表”—
    可惜却全是“游击队打法”的实际情况,
    压根儿没有帐、也没有表!
    “那个—”陈露阳眨了眨眼,硬撑著开口。
    “现在这些数据——不太好算。”
    郭安礼疑惑:“不太好算是什么意思?你们项目已经开始了,怎么会没有基础成本结构呢?”
    陈露阳乾笑一声:“有些是临时调剂的材料,也有些流程是靠人情协调,不太具备统计口径。”
    “这可不好办了。”郭安礼皱眉了。
    “项目最终是要申报市科委项目和產教融合试点的,成本结构是硬指標,必须要写清楚。”
    “那这样!”陈露阳想了一个办法。
    “你就当咱们项目目前是“临时核算阶段”,后期正式走帐,我再给你算一个严丝合缝的。”
    气氛有点尷尬。
    “—·行!”
    郭安礼在本子上写了几个字,沉吟片刻,才放缓语气:
    “那请小陈师弟抓紧。”
    “系里写出来的报告,是要跟学校对接、走科委的,一定得清楚合理。”
    “这你放心!”陈露阳一脸自信。
    “保证清楚又合理!”
    三个人又针对项目的事儿说了几句,隨后马进和郭安礼俩人就拿著本离开了。
    呼..·
    陈露阳说不出是高兴还是疲惫的突出一口气。
    反正,心情很复杂纠结。
    弄成项目当然是好事。
    掛了学校的旗、进了科委的线、还有经济系老师盯著,学长帮著,
    但紧隨而来的,事儿也变多了。
    以前是干活就行,现在是干活要写报告、拉流程、算帐、走审计。
    甚至打了个螺纹孔,都得告诉別人这孔打在哪儿、了多长时间、用了几分力。
    不过..干唄!
    陈露阳依然乐观。
    有人帮忙总比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强。
    王轻舟手底下一万来號人,不也一天天乾的轻轻鬆鬆乐乐呵呵的。
    自己这才哪儿到哪儿~
    不过陈露阳的高兴劲儿还没有多长时间,
    马上下一波学生协作小组的人就又来了。
    跟经济系一样,
    考虑到陈露阳目前的现实条件,
    哲学系那边也给他安排了两个大三的学生协助他完成项目的报告。
    一个是赵桐桐,专门负责项目的制度合理性分析主笔。
    另一个叫陈睿,负责协同模型研究,以“技术建构”、制度反馈、实践调整为模型,
    写出逻辑图示。
    俩人问出的问题更是一个比一个刁钻。
    “你觉得学生在一线实践中的角色,应该是执行者、组织者,还是制度突破者?”
    陈露阳:我,那个———
    “你希望这个项目最后被看见的,是结果本身,还是过程中的探索价值?”
    陈露阳:那个,我.·
    “你认为个人意志在一个集体协作项目中应当占多少比重?”
    陈露阳:我那,个————
    “当项目成果与制度规范发生张力时,你倾向於先守规矩,还是先做出成果?”
    陈露阳:,我那—
    擦!
    此时此刻,
    陈露阳感觉自己不光是项目负责人,还是个实验对象。
    但是吧,不回答还不行!
    又是一顿刀枪舌战的跟两个师兄师姐一顿周旋最后!
    师兄师姐满意的抱著记录满满的笔记本走了。
    只剩下陈露阳仿佛被吸乾了精气,疲惫的坐在凳子上。
    要不说这文化人的脑瓜子不白长—
    这真要跟他们绕明白,简直比在车间干一天活都累!
    “也不知道陆叔他们干的咋样了——”
    想到车间,陈露阳就又放心不下了。
    按照正常的生產流程,加工復原替代件七天左右就能完成。
    机加工厂那边还等自己消息呢,还是得抓点紧才行。
    想到修理厂,陈露阳坐不住了。
    屁股刚一离开凳子,陈露阳就“啪唧”的又坐了下去。
    经济系和哲学系都组织学生写作小组来找自己了。
    力学系不能也给自己安排学生小组了吧?
    真正说起来,力学系现在可是修理厂的亲爸爸!
    没有他们的图纸最基础,啥都白扯。
    想到这,
    陈露阳马上换了表情,刚刚的疲惫一扫而空,热情又主动的奔向了张殿才的办公室。
    可是当他推开办公室门的时候,张殿才的態度就不那么热情了。
    “学生协作小组?”
    张殿才一双眼晴冰冷的从镜片后面射过来,皮笑肉不笑道:
    “我已经把张楠给你了,还有林启明一整个课题实验队伍都在修理厂忙活,你还管我要人?”
    “你要什么人?”
    “你看我行不行?”
    哦呦呦呦—
    陈露阳小心肝儿一颤。
    你说这张老师,说话就说话唄,
    好好的你翻什么白眼啊?!
    怪让人怕怕的。
    “老师,我就是问问~瞎问问。”陈露阳赔笑说两句。
    原本他还想跟张殿才拉拉近乎,
    但是现在张殿才似乎忙的很,表情也不太对,
    陈露阳果断告退离开,一溜烟跑回了修理厂。
    此时的修理厂里热气腾腾,铁屑混著油烟的气味飘满屋子,和外头厚厚的大雪天仿佛两个世界。
    “东西咋样?造出来没?!
    刚钻进修理厂,陈露阳就忍不住问出声。
    “必须的么。”
    陆叔叼著根小烟儿,笑么呵呵的领著陈露阳往里面走。
    “轴座搞定了?”陈露阳眼前一亮。
    “你自己瞧。”刘康文眯著眼得意地笑。
    只见车床边上,一排亮晶晶的金属件整齐地躺著,透著刚出炉的温度,毛刺都打磨得乾乾净净,连螺纹口都油光亮。
    张国强拿著卡尺量最后一个尺寸,嘴里骄傲道:
    “主孔中心位移不到五丝,轴向圆跳动控制在一丝半。热处理也做了。还测了硬度,
    平均在hrc38到42之间,完全够用。”
    “整套六个轴座,我们做了八个,两个是备件。”
    哦草!
    牛逼!!!!
    陈露阳真是忍不住给这几个大爷叔叔一人亲一口!
    真牛逼啊!!
    就这几个半人,拿著残图、量著断口、硬生生靠人脑和手艺,把这个七八年前的设备关键件给“復刻”出来了!
    “说起来也多亏了小张和小林他们的图纸和测量,给咱们省了不少事儿!”
    陆局站在旁边,不忘给张楠和林启明他们说好话。
    几个学生站在旁边,有些羞郝的听著夸奖,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林启明谦虚道。
    陈露阳一拍手,乐得不行:“不不不,哪儿是『应该的”?这是『救命的”!”
    他绕著那几只轴座转了一圈,嘴眼晴里都快冒出小星星了。
    “这要是让机加工厂的人看见,不得以为咱们修理厂底下藏著个机加研究所?!”
    说著,
    陈露阳转头看向张楠和林启明,笑得眼晴都快弯没了:
    “大家辛苦了!!!今晚我请客,我出去买大骨头去,咱们今晚燉大骨头吃!”
    张楠一听来劲了。
    “那我现在就去厨房,帮著军儿哥择菜!”
    “別別別!”陈露阳赶紧拦住。
    “你这双手可是宝贝,保养好了,明天还得画下一套图纸呢!”
    这时张国强也跟著开口:“就是!小张你就好好坐著画图纸,想吃啥我们给你做!”
    “嗯哪~”张楠脸感动的红璞的。
    一屋子眼晴一起直勾勾的看著张楠,
    结果他恋味半天,也没好意思说自己想啥。
    “.·我都行!你们做啥我吃啥。””
    擦...!
    啥也不是!
    陈露阳无语的看著张楠。
    都是自家人了,咋还这么不好意思。
    这要换上自己,这会儿已经开始点菜了。
    “那行!”
    陈露阳裹著大围脖就往外走。
    “那我就看著买了!今晚咱们好好吃一顿!”
    这一晚,吃的全是陈露阳喜欢的好吃噠~
    吃饱喝足,踏踏实实的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
    陈露阳和陆局、焦龙仁人开著一台客户送来检修的小货车,拉著新做好的轴座,向著机加工的方向就是突突了过去。
    当陈露阳將一车斗的轴座亮出来的时候,机加工厂的人都震惊了。
    许主任紧急召唤了几名老工人过来做检测。
    等到数据全部测量之后,
    一位老师傅拿起一只轴座,顺著螺纹对接现场机器的旧联轴器转了两圈,“咔噠”一声稳稳卡死。
    “行了!”老师傅吐出一口烟气。
    “能装、能转、没问题!”
    陈露阳乐了:“没问题就好!”
    说完,
    陈露阳从包里取出了一份材料交给了许主任。
    许主任接过一看!
    只见標题写著《关於协助机加工厂恢復jy-76铣床设备的技术支援说明》。
    许主任下意识的挑挑眉毛,没想到陈露阳竟然连这个东西都带来了。
    陈露阳笑著一本正经道:“许哥,这是我们修理厂为咱们恢復jy-76所做的技术支援报告。”
    “我们厂目前推进通用化试件生產,急缺一批45號钢和gcr15圆钢,我们迫切希望通过『协作支援置换』的方式,用这次帮助你们解决设备难题,申请一批材料配额。”
    许主任边看边乐。
    他是瞧出来了,修理厂確实十分需要这批材料。
    否则陈露阳也不能报告带理由的,全都一起把东西打包给他。
    不过许主任也是个痛快人。
    陈露阳帮他们解决了这么个老大难问题,他这边也要尽全力给人家办事才是。
    “你想要多少钢?”许主任问。
    陈露阳张开手指:“45號整料三块,gcr15圆料两块,边角余料另算。”
    “这些我们不白要,每根钢材都按內部加工价折算协作成本,该报的单子你们打,我们签字。”
    “好。”许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內部用的《物资处理申请单》,刷刷写上“用於设备修復支援一一调拨45號整料x3,gcr15x2”,在“项目来源”一栏填上“jy-76轴座復原协作”,盖章处写上自己名字。
    “你们稍坐这等会儿,我去跟我们厂领导匯报一声,然后你们就可以把东西拿走了。”
    “好嘞,那我们就在这儿等。”
    陈露阳赶紧起身,又从包里摸出一张已经准备好的材料置换清单和一份简短的《协作成果说明》。
    “许哥,这是我们那边的底稿,到时候你们可以作为厂务留档备查,也省得以后再写。”
    许主任彻底被陈露阳整乐了。
    “你这小主任想得可是真够周全的。”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许主任回来了,脸上神色轻鬆,么未进门便朗声亚:
    “行了!”
    “我跟我们厂副厂长说了,他本来就对这台jy-76卡了半年多耿耿於怀。听说你们把轴座都打出来了,连热处理都跟上了,当场就拍了板。”
    “材料全批不说,再额外给你们加两块边料。”
    许主任笑亚:“这两块边料是车间退下来的废余钢,但还能加工点小件,就当添头了!”
    严阳乐了:“那我可太谢谢咱们厂领导了!”
    事不宜迟严露阳和许主任双方收好手续之后,双方就开始运货,
    叉车吱呀吱呀拢搬起一歷歷沉重的钢材,落在小货车的车斗上,钢与钢碰撞出清脆响声。
    脆响的严显阳心里都透亮!
    “这真是听一声响,涨一分劲儿。”
    严阳痛快的呼出一口气!
    有了这批大钢,第二批通用件的试製件製作就可以著手启动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