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橄榄枝
第268章 橄榄枝自从老十四的贝子府落成之后,老四来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
老四不爱来老十四这里作客,具体原因嘛,那就要问偏心眼的德妃,和老十四自己了!
俗话说的好,道不同,不相为谋。
老十四风头正盛之时,老四不仅不支持亲弟弟,反而极为疏远,兄弟感情怎么可能和睦呢?
不过,再怎么说,老四也是老十四的亲哥哥,又是和硕雍亲王。
所以,老四来老十四这里,照例是不需要通禀,由下人直接领进外书房。
胤禑即使听见了老四的怒吼声,依旧坐在椅子上品茶,身形纹丝不动。
多年的配合默契,告诉胤禑,他此时若是出去帮腔,反而会坏了老四的计划。
今天是老十四的好日子,老四却故意借机发难,肯定不仅仅是扫老十四面子这么简单了。
老十四是个急脾气,一听见老四在外面发作了脾气,腾的就站起身子,大步流星的出了外书房。
老八、老九和老十他们还没来,老十四出去后,室内仅剩下了老三和胤禑。
“十五弟,你不去帮帮四弟?若是亲兄弟打起来了,闹到了御前,吃亏的只能是四弟了!”老三慢腾腾的放下手里的茶盏,脸上挂着笑,嘴里喷出来的却是五步即倒的毒液。
所谓言多必失,胤禑只当没听见似的,压根就懒得搭理老三这个典型的小人。
当年,若不是老三暗中给康熙打小报告,老大也不至于败得那么快,败得那么惨!
见胤禑没吱声,老三居然不死心,又挑拨说:“倒也是,眼下的局面,若是得罪狠了十四弟,那真的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啊!”
胤禑依旧装作没听见的样子,死活不肯搭理老三。
老三心下暗恨,类似胤禑这种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就是不肯张嘴的家伙,他还真没有太多好办法!
还不死心的老三,正待继续挑衅之时,老四和老十四并肩进了屋。
出乎意料的是,老十四满面春风的说:“我和四哥毕竟是亲兄弟。”
老三听出话风不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又觉得不妥,便又咽了回去。
胤禑一听就懂,老四大概率利用了老十四的骄狂秉性,私下里灌了迷魂汤吧?
和毒蛇老九那个坏种不同,老十四这个人其实并不坏,只是处境太顺了,没有受过太大的挫折,残留了几丝天家不应该有的天真罢了。
宾主落座之后,老十四吩咐下去,重新换了茶。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老八他们一起来了,老十四起身出去相迎。
开席之后,魏珠突然来了,当众宣读了康熙的恩旨。
胤禑眯起两眼,仔细的听完之后,不由撇唇一笑。
康麻子还是和以前一样,金银土地都很舍得赏给老十四,唯独,不肯晋升老十四的爵位。
拥兵十几万的堂堂大将军王,爵位竟然只是个贝子,若说康麻子不是故意压制,鬼都不信!
开席之后,老十四当仁不让的坐于主人席,而主宾的位置,很自然的由老三把持着。
没办法,老大和老二都被圈禁了。众兄弟之中,就数老三年龄最长,又是亲王,他不坐主宾的位置,就没人敢坐了。
老四和老七坐在老三的左手边,老五和胤禑坐于老三的右手边。
在诸多皇子之中,单论爵位,老七晋为郡王的时间,比胤禑早得多,他又是哥哥,自然位次靠前。
比较有趣的是,老八的座位,正好紧挨着胤禑的下首。
开席之后,老十四先按照旗人的规矩,敬了个满堂红,说了几句吉利话。
大家一起举杯之后,就是自由发挥的时间了。
“十五弟,来,咱们满饮了此杯!”老八的酒量不好,向以不贪杯出名,却主动向胤禑邀饮。
胤禑笑着说:“八哥,屁股一抬,喝酒重来,小弟我就先干为敬了!”
连干了三杯之后,老八瞥了眼正在夹菜的胤禑,忽然笑着说:“十五弟,我听说,你最近的心情不太好?”
胤禑暗觉好笑,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了,老八居然还有心思拉拢他?
老四为啥那么痛恨年羹尧和隆科多?
不就是这两货,昨天还支持他老四,转眼间,就和老八勾勾搭搭了么?
在大清朝,要么不站队,索性一直保持中立,谁也不帮。
只要站了队,脚跟子就必须站稳了。
实话实说,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谁不恨?
“八哥,你也知道我的坏毛病,唉,已经很久没有下过江南了呀!”胤禑喜欢美人的坏习惯,早就臭名昭著了,也不怕往自己的身上,乱泼脏水了。
老八不由浅浅一笑,试探着说:“你若还想去江南,愚兄我,倒是有个好办法。”
“成啊,只要八哥你帮了我的大忙,等小弟我快活够了,肯定不会忘记你的。”胤禑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儿。
这都已经康熙五十九年了,康麻子还有几年活头?
在这种节骨眼上,胤禑即使留在京城里,也没胆子做出太过出格之事,不如出去散个心?
更重要的是,老八把胤禑打发离京了之后,他肯定要干点惹康熙注意的大事。
俗话说的好,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
越是临近康熙六十一年,胤禑越觉得,必须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绝对不能轻易的打草惊了蛇。
就在酒过十巡,菜过百味之际,贝子府的大管事忽然慌慌张张的跑来,凑到老十四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老十四听了之后,赶紧起身,拱手环顾一整圈,大声说:“小弟我去去便来!”
既然老十四这里有事,以老三为首,大家纷纷告辞。
出门登车的时候,老四看了眼四周,见身边都是心腹之人,便俯耳告诉胤禑,“弘春和弘明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弘明居然莫名其妙的落了水。”
胤禑早就知道了,老十四的府上,布满了老四暗中安插的眼线。
今日一见,老四果然神通广大,连这种丑闻,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难怪,后世一直流传着,粘杆处和血滴子的传奇故事。
“唉,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呐!”胤禑没有正面回应,却通过叹息,和老四同病相怜。
时至今日,老四的雍亲王府里,年长许多的三阿哥弘时,和颇受老四宠爱的四阿哥弘历之间,又何尝不是明争暗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