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都市小说 >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 第412章 再回车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12章 再回车迟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取到了真经,在凌云渡成功脱去凡胎。
    然而,猪八戒那爱抱怨的性子依旧没改,时不时还是会嘟囔几句。
    如今,无论是唐僧还是猪八戒,都已脱去凡胎,无需再进食那些世俗的食物了。
    如此一来,倒也省去了往昔在车迟国四处化缘却无处可寻的尴尬处境。
    “师父。”猪八戒转头看向唐僧,忍不住开口问道,“咱们还能不能在这儿把那五百个僧人给救下来呀?”
    唐僧闻言,眉头一皱,瞪了猪八戒一眼,喝道:“莫要再多嘴!”他心意已决,绝不容许旁人动摇。
    此次归来,唐僧心中自有打算。他不仅要救人,更要凭借自己所悟的大乘佛法,再与那林楠好好辩上一场,把之前的场子找回来。
    “先往车迟皇城去。”唐僧一声令下,众人加快了行进的脚步。没过多久,便来到了有人烟的城镇。
    孙悟空瞧了唐僧一眼,问道:“师父,咱们要不要乔装打扮一番?”
    唐僧微微一怔,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往昔在车迟国的经历。那时,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因为和尚的身份,差点被扭送到官府。最后,无奈之下只能乔装打扮,伪装成不是僧人的模样,这才一路匆匆离开了车迟国。
    想到此处,唐僧略作思索,而后长叹一声道:“还是乔装一下吧,免得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孙悟空听了,连连点头,对唐僧的这个决定十分赞同。虽说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但在车迟国,他也不得不有所顾忌。一旦百姓们群情激奋,他也不好随意出手,到时候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如今乔装打扮一番,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于是,众人纷纷开始乔装,褪去了身上僧人的服饰。如此这般,他们才放心地踏入了车迟国的城市。
    “一别数年,这车迟国似乎变化愈发大了!”唐僧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感慨道。
    就在这时,“叮铃铃”一阵铃铛声传入众人耳中。他们抬头望去,只见有百姓骑着奇异的双轮车,双脚飞快地踩着,那双轮车竟如风火轮一般,跑得飞快。这一幕,让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些百姓,身上并无半点法力,怎能驾御这等双轮车?”猪八戒满脸疑惑地问道。
    “这双轮车,看起来也不像是法器,怎么就能跑起来呢?”孙悟空也是一脸的诧异。
    即便他们师徒几人见多识广,可在这车迟国的城里,看到如此新奇的景象,也不禁大为吃惊。
    再往地上看去,路面已然全部换成了水泥地面,再也看不到有人在搬运水泥搞建设了。反倒是城内有些建筑正在施工,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足有几十米高,让人看得眼缭乱。
    “嗨,各位,要坐三轮车吗?”忽然,一辆奇异的三轮车停在了他们面前,车夫热情地招呼道。
    “不,不用了。”唐僧师徒一边摆手拒绝,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呜呜呜!”这时,又有一阵汽笛声响起,众人不由自主地四处张望,想要寻找声音的来源。
    “这是什么声音?”唐僧满脸疑惑地问道。
    旁边有百姓见状,热心地解释道:“这是火车站里的火车发出的声音。”
    “火车?那是何物?”唐僧愈发好奇了。
    那百姓兴致勃勃地说道:“就是以燃火蒸汽推动,在铁轨上行进的长长车辆,速度极快,一日千里都不在话下!”
    “还有这等神奇的东西?”唐僧听了,不禁一愣。
    虽说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人都有神通在身,随时都能飞天遁地,但他们这一路走来,是靠着双脚从东土大唐走到西天取经的,自然深知对于凡人来说,一日千里是个什么概念。所以,他们听了这火车的神奇之处,也不禁大为吃惊。
    孙悟空更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连忙问道:“那这火车,是通往何处的?”
    “可来往于各大城市,还有皇城。”那百姓回答道,语气中隐隐带着一丝骄傲,“要是去皇城,数千里之遥,只需两三日就能到嘞!”
    这句话,让唐僧师徒对视了一眼,心中都各自有了想法。
    待那百姓离去后,他们围拢在一起,开始商议起来。
    猪八戒率先开口道:“师父,要不咱们就乘坐那什么‘火车’去皇城吧。这样也能省下一个月的时间,不用在路上白白浪费了。”
    想当初,他们走出车迟国,可是耗费了不少时间。如今听闻坐火车只要三两日就能从这边缘城市到皇城,猪八戒自然想要尝试一番。
    唐僧沉吟片刻,心中也满是好奇,便点头应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便去乘坐那‘火车’。”
    孙悟空主动请缨道:“让俺老孙去探寻一下,这火车到底是怎么坐的!”说罢,便朝着火车站的方向奔去。
    没过多久,就听到孙悟空在远处喊道:“师父师父,快来,要发车了!”
    唐僧和猪八戒等人一听,连忙一路小跑赶了过去,然后纷纷上了车厢。
    他们的行李、马匹,正好占据了一节车厢。好在他们直接包下了这节车厢,也不用担心会被车上的工作人员驱赶。
    “这就是火车啊!”猪八戒一上车,便四处张望,摸摸这儿,看看那儿,满脸的新奇。
    唐僧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左右打量着车厢内的布置。
    “不过是个凡物,为何能够日行千里呢?”孙悟空也是上蹿下跳,对这车内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同时心中也有些疑惑。
    没过多久,蒸汽火车发出了高昂的“呜呜呜”声,车轮被蒸汽推动着,缓缓转动起来,火车开始行驶了。
    感受着火车的晃动,唐僧师徒不禁又是一阵惊奇。
    坐在火车上,他们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只见窗外的景色迅速向后远去。
    孙悟空望着窗外,不禁惊叹道:“若是这火车能够直通东土,那我们之前何苦走上十多年才到这里啊。”
    唐僧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有些恍惚,感觉自己之前走的那十多年的路,似乎有些不值当了。
    “早些年,这车迟国不是还没有这什么火车吗?”猪八戒左右看了看,感慨道,“车迟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俺老猪记得,咱们离开这车迟的时候,都还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铁轨,这些东西都是在这几年才纷纷出现的,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猪八戒接着说道,“便是在天上做天蓬元帅的时候,俺也从未听闻过人间会有这般巨大的变化。”
    唐僧和孙悟空听了猪八戒的话,都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对他的话十分认同。
    车迟国的变化之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也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撼。
    上一次离开车迟国,到了天竺国的时候,唐僧还看到天竺国民生安乐,那人间佛国的景象,让他暗自觉得天竺国并不逊色于车迟国。
    可如今,再度返回车迟国,看着车迟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唐僧才惊觉,如今的天竺国,远远无法与车迟国相提并论了。
    他们搭乘着“蒸汽火车”,一路朝着车迟皇城疾驰而去。
    一路上,火车的铁轨跨越了大桥、山川、盆地……他们也看到了沿途截然不同的景色,与他们一路走来所见的景象大不相同。
    期间,火车还经过了一座座车迟国的城市。无一例外,每一座城市都在发生着迅速而巨大的变化。
    就这样,火车行驶了三天,伴随着“呜呜呜”的巨大汽笛声,再次到站了。
    火车上的乘务人员,挨个车厢通知道:“几位,已经到站车迟皇城了。”
    唐僧师徒便下了车。一下车,他们才发现这里的车站人山人海,远远超过了他们之前所经过的任何一个车站。
    “这车迟国,如今竟然有这么多人。”孙悟空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感慨道,“俺老孙此前曾在人族的国度行走,却也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场面。”
    感慨之余,孙悟空还向唐僧询问道:“师父,那东土大唐,有没有这般热闹的景象?”
    唐僧看着周围车站的热闹景象,不得不承认道:“为师也只在长安城中,举行‘水陆法会’的时候,才见过这么多人的场面……”
    他们一边谈论着,一边朝着车站之外走去。孙悟空等几位徒弟施展了变化之术,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人群之中,未曾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然而,当他们踏出车站的那一刻,两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那是两位道童,正静静地伫立在车站之外。
    一见唐三藏师徒现身,那两位道童立刻迎了上来,恭敬地说道:“奉三位国师之命,特在此恭候大驾!”
    唐三藏师徒定睛一看,这两位道童并非生面孔,而是昔日初到车迟国时,便已见过的两位。
    “师父,唐三藏与孙悟空一行人,已再度踏入车迟国的土地!”九极山中,六耳猕猴迫不及待地向林楠汇报,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他们似乎因从西天取回真经,意欲在车迟国再展身手,斗法论道一番!”
    六耳猕猴兴致勃勃地提议:“师父,是否需要徒儿前去打发他们?”
    林楠闻言,神色平静,并无丝毫意外之色。六耳猕猴天赋异禀,神通广大,对唐三藏师徒的动向一直了如指掌,故而他们刚一踏入车迟国,林楠便已知晓。
    然而,林楠的修为更是深不可测,他岂会不知这一切?他摇了摇头,拒绝了六耳猕猴的请求。
    “唐三藏求得佛经归来,想必心中已有了新的见解,欲在车迟国一展辩才。”林楠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吾便亲自出马,与他一辩高下,圆了他的心愿。”
    说着,林楠的目光穿越层层空间,仿佛直接看到了车迟国皇城之中的唐三藏师徒。
    “只不过,他们若此次落败,想要轻易离开车迟国,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林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至少,得在车迟国再待上几年才行。”
    车迟国皇城之内,唐三藏师徒被那两位道童迎接入城,径直前往了城中的三清观。这三清观,孙悟空与猪八戒曾偷偷潜入,偷吃过供品,如今故地重游,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别样的感慨。
    更令他们感慨的是,在这里,他们再次见到了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这三位车迟国的国师。
    “贫僧玄奘,见过三位国师。”唐三藏双手合十,恭敬地行了一礼。
    虎力大仙笑道:“玄奘大师,许久未见。上次一别,还是在狮驼岭上匆匆一面。”
    提起狮驼岭,唐三藏师徒几人的脸色都变得有些微妙。在那狮驼岭上,如来与几位菩萨都亲临现场,结果却灰溜溜地离去,此事已成了他们心中的一块心病,不愿多提。
    唐三藏连忙唱了声佛号,平复心绪:“阿弥陀佛。”
    虎力大仙并不在意,直接问道:“此番归来,可是已经如愿取得真经?”其实,即便不问,虎力大仙心中也已有了答案。毕竟,唐三藏师徒去时轻装简行,如今归来,扁担上的包裹已变成了方形,显然是从西天取回的“经书”。
    “已取回真经,路过此地。”唐三藏坦然回应,并不担心自己取回的佛经会在车迟国遭遇不测。毕竟,他对车迟国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
    即便这里有五百个和尚仍在日以继夜地劳作,但那也是事出有因。唐三藏师徒只是路过,倒也不必担心这些。
    “哦。”虎力大仙提出了一个贴心的建议,“若只是路过车迟国,可乘坐贯穿东西的火车,直接抵达车迟国东方边界。”
    “没错,如此一来,可省去许多时间。”鹿力大仙插嘴道,“若是不步行,以如今车迟国的辽阔,少则也得三两月。”
    “不,贫僧还不急着离开车迟国。”唐三藏却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贫僧想要再求见大国师一面!”(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