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猴儿拜山,主神降生
第327章 猴儿拜山,主神降生半日之后,西牛贺洲,云天之上。
“这位元君娘娘,对你倒也是大气。”
周承抬手把玩着斗姆元君给太微华的那墨玉镯子,以星辰大道为根基,纳大道三千,演化无尽星辰大阵。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混元至宝,或者说是太始至宝,容纳这一界所有的道理。
催动这一宝镯,可套万物,也能演化出无上大阵,名曰周天星斗大阵。
周承不清楚这个阵法是否和洪荒系神话中的周天星斗大阵有什么关联,但绝对是一个至强的阵法。
至少不成大道之上,此阵不可破。
也只有这等级别的宝物,才能够被斗姆元君级数的古老者,称之为傍身之宝。
“老师对我,确实恩重如山。”太微华接过宝镯,认真的点了点头。
周承笑道:“既然你老师允许你招收弟子,你便开山门吧,我等这一脉,均称之为太易道承。”
“太易?我还以为你要叫初始道承。”
“名号是门号,门派是门派,没必要混为一谈。”
太微华招收弟子,周承自然不会阻拦,完全看太微华自己的意思。
至于虞韵,也就对那项籍和虞姬这对亡命人感兴趣,也没有广开山门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去南赡部洲转一圈吧,时逢乱世,有不少英才,刚好可以收入门下。”
太微华如此说,周承自然也不会拒绝:“好。”
话音落下,云霞羽化,须臾间便跨越浩瀚重洋,臻至南赡部洲的上空。
兜兜转转,恍惚间便是几十年岁月。
这些年传出来不少奇闻,如那韩非,当世名家,大贤。
被人构陷,死于狱中,而后便有狱卒见牢内生光,地上生莲,诸般异象相继浮现,接引一道模糊灵魂而去。
一时间,人人高呼韩非大贤,羽化飞升,尊称其为法家圣人。
类似的一幕,这些年数不胜数。
几乎每隔几个月,便能听到某地传闻,某贤人死后羽化,天光浪漫。
这般传闻,持续了差不多四十年才终止。
据说最后一位尸解仙,乃是那那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王。
据说那陈王自称王之后,心性大变,苛待部下,滥杀将军,兵败之后竟然死于车夫之手。
就在那陈王死去的当日,就有人看到天光变幻,霞光降落,摄走陈王之魂。
……
云天之上,周承、太微华以及虞韵端坐云头。
在三人身后,则侍立着一群童儿,看起来都不过十岁模样,但他们的前世一个个都来历非凡。
当然,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
“炎汉初立,盛世将至,如此咱们也该回去了。”
周承话音落下,看向一旁的太微华和虞韵。
虞韵自然没有意见,太微华也看向身后的一群童儿。
除了虞韵收下的两位弟子,剩下的都是她的门下弟子,乃易字辈。
太易门下字辈向来简单,乃是以先天五太为字辈,为易、初、始、素、极。
太微华也微微颔首道:“也好,让猴儿多等了几十年,是我之过。”
周承等人没有回山,山门未开,因此那猴儿如今已经在西牛贺洲兜兜转转了二十多年。
好在猴儿比原本命运轨迹中,提前出发了几十年,否则耽误二十年时间,怕是还未得道,天寿就已经殆尽了。
“如此,回山。”
周承话音落下,便是天光变幻,宇内轮转,直接出现在了那西牛贺洲之上。
旋即,一座世外洞天浮现而出。
仿佛一座群山凭空浮现,让周围无数百姓高呼神迹,从而一传十、十传百。
用不了多久,便能够广传西牛贺洲,引得猴儿前来拜山。
“太易山门当开,众生皆可前来闻道。”
周承话音落下,便见一道小路从群山之外蜿蜒而出,直至山门之内。
但有求道之人,都能入山门中听讲。
若是有人能入道,就能正式拜入太易门下。
……
寒来暑往,眨眼间又是两年时间。
这两年内,除了当初从南赡部洲收来的一群童儿之外,有不少附近的百姓登山求道。
只不过最后见得不到长生门道儿,只是听讲经文,都没有留下,听了几个月便偷偷下山而去。
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周承还是太微华、虞韵,都听之任之。
好在那些从南赡部洲收来的童儿,一个个都有前世的记忆,经了生死,心性多多少少都有所蜕变,一个个闻道之心都颇为坚定。
时值月初一,轮到周承讲经,诸弟子入座两班,等待周承讲法。
“我见山下,有一个求道的将要上来,众等且等他一等。”
“谨遵祖师法旨。”
群贤俯首,连忙说道。
且说太易山门之下,那猴王攀山越岭而来,只见此山不凡: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如此胜境,必是仙家福地也,果是空穴来风必有缘由,我且入山一寻。”
猴王喜不自胜,连忙沿着小路入山。
走不过六七里,猴王便听闻山内有道歌响起,曰:“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
“老神仙,是老神仙在唱歌否?”
猴王仔细聆听之后大喜,连忙高声叫道。
片刻之后,便见一鸟儿落在猴王身前的树枝之上。
“你是哪儿来的猴子,喊什么老神仙呢?我不是老神仙。”
只见那鸟儿竟然口吐人言,清脆悦耳,端的是不凡。
“鸟仙子,在下这厢有礼了,敢问鸟仙子,从何处学得这仙音?”
猴王见是鸟儿口吐人言,丝毫不敢怠慢,连连作揖行礼,客气询问。
那鸟儿笑嘻嘻的叫道:“猴儿猴儿,你且沿着山路往前走,有一大德洞天,且去拜见,往来众生,皆能听道,我便是在那里听了几个月,顿去蒙昧,炼了喉中横骨,说得人言。”
“多谢鸟仙子指点,多谢鸟仙子指点。”
猴王连忙道谢,这鸟儿见猴儿如此知礼,便道:“你也是个懂礼的,我便带你一起去吧,且不要叫我仙子,叫我荔儿就好。”
“劳烦荔儿姐姐,此恩俺必铭记,必铭记。”
猴王再三作礼之后,急忙跟着鸟儿上蹿下跳,沿着小路一直走,果然见一山门。
那山门不凡,有柏竹相伴,果是个好去处,但见那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正当猴儿臻至山门前,刚犹豫该如何喊人,便见那山门洞开,从中走出一个仙童,真个丰姿英伟,相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
猴王被吓了一跳,连忙跳上山门旁的树上,偷看来人,不敢出声。
童子环顾四周,自是看见了猴儿,不过却装作不曾见人一般,道:“祖师说有人寻道,我且出来一望,并无甚么人在此搔扰,怪哉怪哉。”
闻言,猴王大喜,扑的跳下树来,连忙行礼道:“仙童,仙童,我便是祖师口中来寻道的弟子,有礼了,有礼了。”
仙童眼含笑意,道:“原来是你,我家祖师方才刚登坛要说道,便说有人来寻道,要我们等一等。只是没想到来的是一个猴儿。”
话虽这么说,但早在几十年前,童儿就从自家师尊、师伯和祖师的交流中,知晓了有一个猴儿要来寻道。
猴王笑道:“仙童法眼明鉴,正是俺哩。”
“既是如此,你随我来吧。”
旋即,那猴儿连忙跟上仙童,路上还不忘整理衣冠,学一个人礼。
片刻之后,猴儿便跟着仙童走进大法堂中。
“奉祖师法旨,将寻道的猴儿引来了。”
那猴儿见状,连忙五体投地,行大礼:“神仙祖师在上!弟子志心求道,为拜师来!还请神仙祖师收下我吧,收下我吧。”
周承颔首,笑曰:“不急不急,汝且将乡贯姓名道个清楚,再拜不迟。”
猴儿闻言,再次行礼道:“祖师在上,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果山水帘洞人氏是也!”
周承闻言,笑着道:“那胜神州位于东,牛贺洲位于西,隔着两大汪洋,一方大陆,汝无有法力,且如何过来的?”
猴儿诚心道:“祖师明鉴,弟子撑着筏子,随风而行,漂洋过海,先至南瞻部洲,寻仙不见,又往西行,抵达牛贺洲,而后兜兜转转,有个几十年哩。”
“数年前,曾听闻一长者言说千里之外有一大山一夜而现,乃仙迹也,弟子便一路蹒跚而来,终得入山。”
“望祖师,可怜弟子向道之心,收下弟子吧,收下弟子吧。”
说话间,猴儿连连叩首不止。
其心之诚,起心动念、举手投足间昭彰无疑,便是在场的其他弟子们,也都能洞察。
“猴儿尚能闻道,这些年来往来山中听讲的众人,罔为万灵之长,不识祖师道音。”一英俊道人忍不住感慨。
“是极是极。”
“此般向道之心,着实不凡。”
“肃静,祖师驾前喧嚣者,笞百鞭!”
见庭间起喧嚣,为首的大师兄神色肃穆,一副法家做派,高声喊肃静。
顿时,山门内寂静了下来,所有弟子尽皆噤声。
大师兄乃是师父坐下第一位弟子,前世端的是一法家圣人,最是严肃不过。
“原来如此,我法眼观照汝等过去,知汝所说皆真。”
周承言罢,沉吟两声又道:“汝天生地养,无有姓名,我且为你取一个名号,叫做孙悟空,如何?”
周承的前世,都是看着孙悟空的故事长大,自然不会给孙悟空随随便便改名。
“多谢祖师赐名,多谢祖师赐名,我有名字拉。”
猴儿喜不自胜,上蹿下跳,开心非凡。
“如此,悟空且入座吧。”
说话间,周承伸手一指,便见那班列之末,骤然多一个蒲团。
见状,悟空自然知晓那是自己的座位,连忙入座。
“今日,汝等多一个小师弟,乃天生地养,生来不凡。不过却心有魔障,今日我便讲一个静心法,望汝等静听。”
周承说话间,那悟空听闻自己被点名,顿时提起神来,不敢有丝毫怠慢,听周承讲一个静心法。
……
且说悟空入山之后,寒来暑往,日月轮转,转眼间便是年余时间。
这一年内,悟空日日听闻祖师和两位师叔讲经论道,除此之外还兼习字焚香,扫地锄园,养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诸般事不断。
如此摩挲力量,好猴儿未有丝毫不满。
这一日,林中亭,太微华和虞韵对弈,周承端坐一旁,指点二人。
“悟空我看也是心思坚毅,道心通透之辈,不像是会狂妄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之辈。”
虞韵落子之后,重瞳灿灿,隔着山峦看着那挑水猴儿,有感而发。
旁边的太微华笑着道:“岂不闻,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再者说,夫君曾言,猴儿乃人道抗争之精神所化的天胞,若有大法力之后,岂能甘心俯首他人?”
虞韵摇了摇头:“抗争是抗争,狂妄是狂妄。推动秩序变革,和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可不是一回事,岂不闻几十年前那张良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太微华若有所思,道:“要不咱们传授其兵法精妙,可否成大事?”
虞韵眼睛一眯,看着太微华:“我看你心性也飘了,不知天地为何物的不是猴儿,是你。”
“我怎么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有夫君在,便是搅合个天翻地覆,亦是无碍。”太微华说话间,子落棋盘,大局已定。
“嗯?你是不是偷子了?”虞韵察觉到不对。
“化凡为人,你远不如我心通慧,修性一关,迟早要走。”
太微华言罢,虞韵倒是开始沉思,道:“也好,若是能顺势求一个混元道果,自是更好不过。”
“韵儿修心之事不急,华儿也别搞事,且过这千百年之后,再说也不迟。”
周承话音落下,虞韵和太微华一怔。
虞韵轻声道:“可是夫君要在这千百年内,以求超脱?”
周承颔首:“祂降生了,具化魔罗,存于众生心间,要和我一决生死了。”
此前的周承,直言不讳说主神,如今且用祂做替代,如此才能不被感知。
虞韵和太微华对视一眼,一个个脸色不是很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