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丹成混元,道成无极
第325章 丹成混元,道成无极内景天地中,元神圣胎端坐天阙之上,无尽霞光流转,伴随天地气液循环,作一个周天数。
待得九转周天之功行满,便是圣胎大圆满,内景无缺漏,求金成功。
此作一个水磨工夫,没有什么难度。
……
外界,烟霞岛上,只见跏趺坐在水榭中的周承大放金光,焰焰夺目。
有奇香仙氛流转,成一个仙身无瑕,作一个神性清净,故此有肌体生香的异象。
“奇香流转光艳艳,圣胎结成了。”同样修持金丹门道的太微华双眸灿灿,顾盼生辉,忍不住喜道。
阴阳之炁流转,具化出虞韵的身影,打量周承,而后看向旁边的太微华:“圣胎既然结成,为何还在入定?”
“圣胎结成,代表金丹道七步难关皆过,但还不算功成,还需寒暑消磨,必成正果。这时候只需要担心一个人劫。”
闻言,虞韵微微颔首:“此界诸神圣,还不存在谁能给夫君降下人劫,倒是无需担心。”
就在虞韵说话间,周承便走出入定状态,缓缓睁开双眼,只见碧光闪烁,呈一个碧眼方瞳的异象,一闪而逝。
“人劫还是有的,不过不在我成金丹正果的这一刻。”
说话间,便见周承踏步云巅,灿灿金辉照三界,滚滚祥云九万里。
刹那间,便是三界惊动,万方瞩目。
那东胜神洲,古洞仙山中,有大仙合掌笑曰:“有人成正果哩,且道我掐算一二,是哪位大德?”
“嗯?怪哉怪哉,竟是掐算不得。”
这大仙赤脚而立,神色肃穆,片刻之后,眼中浮现惊骇之色,似是看到些什么,便向着那祥云生处连连见礼道罪。
诸般异象寻常而言,不过顷刻间就会散去。
但此番则有不同,东海之上,仙岛之滨。
“今日功成,当作个混元金丹,无极大道。”
周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刹那间天光变幻,婆娑绚烂。
此界万般道理,千般道韵,化作万顷辉光,涌入周承体内。
刹那间,祥云刚刚散去,又见彩霞盈天,仙音奏响。
一时间,星河映照九万界,日月灯明大罗天。
万道注金丹,作一个混元道果。教法眼照古今,万界不磨身,能遍观四大部洲,只能普阅周天之事,能辨识周天之物。
无有不懂,无有不见,万道皆明,方作得这混元道果。
……
灵山胜境,极乐场中。
只见大雷音宝刹中,世尊佛老坐七彩莲台,讲说大法于诸佛,菩萨,阿罗……等众,便见祥云滚滚,还未散去,又见瑞彩缤纷,仙音奏响,乃天地庆之。
此般大异象,百千万劫难得一见,令诸佛皆惊。
“敢问世尊,何方大德,得享正等正觉?”
有日月菩萨齐齐礼见如来,口尊佛号,阐述心中疑惑。
佛老笑曰:“尔等错矣,且望极乐场中,初始尊佛金身法相。”
闻言,诸佛、菩萨尽皆望去,只见那灵山霞光中,极乐圣地内,一尊尊真如金身烛照,百千万法相隐匿虚空界中,只待来世降生,成就真佛出世。
倏然间,便见那南无初始真如尊王佛金身下生,于东胜神洲地界显化,佛光普照。
“南无初始真如尊王佛归位,贺之,贺之!”
诸僧大喜,纷纷礼赞新佛。
只不过诸佛、菩萨还不曾礼拜完毕,便见那漫天彩霞骤然燃烧起来,普世仙音也戛然而止。
这情况并不对。
异象正常散去,乃缓缓为之,哪有这般戛然而止,难道是有什么变故?
“渡寂灭之劫,燃金身,焚道果,归于梦幻泡影,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如来口吐佛音,讲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妙。
刚刚那异象骤然散去,便是初始真如行寂灭劫,如今已是从寂灭中涅槃,得证无上正觉。
……
东海之滨,周承的身影自寂灭中走出,身影映照于岁光之上,浮现一真如佛陀,一无量天尊,一钧天大帝身影。
刹那间,三道身影消失,汇聚于一,演化无极道果,无限道身。
臻至半步超脱的领域之后,便是斩去无上道行,但感悟犹在,如今金丹道成之后,刹那间便演混元,证无极,重回半步超脱的领域。
“夫君……可是要证那超脱?”
虞韵神色有些担忧,望向周承。
两女都知晓,周承行金丹道,便是为了降服己心,借此行大寂灭。
如今正果已成,重回半步超脱,距离那最后的境界,也不过是半步之遥罢了。
“自然是要证的,不过不是现在,答应伯阳先生的事情还没做。另外就是还有一个劫数,需要我去应劫,如此死上一遭,刚好成一个大寂灭。”
“劫数?”
虞韵一怔,绝美脸颊上浮现出不解之色,道:“以夫君如今的境界,除了那超脱在上的伟岸者,有谁能算是夫君的劫数?”
“自然是当初的那主神。”
周承说话间,右手一翻,一块晶莹琉璃碎片浮现在掌心。
绚烂霞光在上面流转着,无尽概念世界的信息在这里交织,勾连万界因果。
太微华连忙询问道:“夫君不是说过,那主神已经被诸世超脱联手抹除了吗?这等存在的伟力,应该毫无生机才对。”
两女早就从周承这里得知了主神一事。
毕竟走到了半步超脱的领域,周承身上已经没有什么秘密,是不能对两人所说的。
“抹除?那我手里这是什么?”
周承笑着道:“我还记得那主神的存在,还能告诉你们,就代表着那主神没有被彻底抹除。”
“如今的我,也已经能够知晓当初诸世超脱的打算。”
“超脱在上,自身信息干涉无尽【有】领域,无有高下之分,这就会形成混乱,蕴生主神。”
“虽然这主神拥有堪比万界太始的能耐,但终究不是真正的万界太始,否则早就超脱在上了。故此对于诸世超脱而言,抹杀主神并不难。”
“但就算彻底杀死诸神,诸世超脱的信息还是会互相干涉,除非将所有超脱都杀死,只剩下一位超脱。”
“与其一次次的杀死主神,还不如让一位有领域的生命,替代了那主神,吞纳一切混乱,而后超脱在上。”
其中的道理,也不难理解。
这是诸世超脱诛杀主神之时的想法,也是对于周承的期望。
当然,周承若是不去走这条路,也没有人会强迫什么。
只要周承不学那主神,吞噬所有【有】领域,那就不是问题。
“那,夫君有多少把握杀死主神?”虞韵连忙询问道。
“主神必然不是我的对手,超脱之下,我已经立足于不败之地,只不过想要杀死它,倒也不容易。”
周承成就至高智慧,在超脱之下,不存在比周承更强的。
就算此前比周承更强,但在和周承相见的刹那,周承就能洞悉对方的一切道果,至少也是同一水品。
“当然,这是正常情况下,互相之间彼此都无法奈何得了对方。”
“可我如今要成超脱,行大寂灭,只要逮住那主神,拉着祂和我一起寂灭,那就轻而易举。”
“所以那主神,现在都躲着我,不过祂的一部分落在了我的手里,便是躲也躲不了的,只是我现在还不想找他而已。”
周承说完,同时也察觉到虞韵和太微华的心中所想,道:“不必担心,寂灭就是寂灭,无论是满状态寂灭,还是被人彻底抹掉而寂灭,都一样。”
“所以,就算那主神有超脱领域的底牌,将我杀死,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言罢,周承笑着道:“之前说过,成道之后要挪岛,而今也该动手了。”
答应伯阳先生的事情,自然是要做的。
万界太始的意志,大道源头的化身,没有什么所求的,对于人道的态度,只是悲悯,故而才会道成肉身,在一个个概念世界中点化生灵。
所谓大慈大悲,不外如是。
绝大多数超脱在上的存在,对于众生的态度,都受到这位的影响。
大道既绝情,大道又至情。
且说这边,在周承和二女交流的时候,那东海之滨、果山福地中的一群猴儿,也那异象吓得瑟瑟发抖。
直到那万般异象、无量仙音都散去之后,才有猴儿心有余悸的说道:“骇死我哩,骇死我哩!”
“刚刚发生了什么?”
“不晓得不晓得。”
“大王大王,刚刚那异象是怎么回事?”
且说那石座之上美猴王也是心有余悸的表象,吩咐左右:“可有人知道,为何天变,为何天变?”
便见一通臂猿猴跳出来,连连拱手道:“大王,此乃长生异象嘞。我曾在山中石刻上见过记载,乃是有大德高人,修成了个长生不死,天地为之庆贺哩。”
“哦?”
猴王明显来了兴趣,连连追问道:“什么是长生,死又是什么?”
那通臂猿猴继续道:“死了,就是没了。我等虽不遵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再无法享乐饮宴哩。”
众猴儿闻言,一个个啼哭起来,嚷嚷道:“我不想死哩。”
“我也不想死,日日饮宴多欢快!”
“……”
好猴儿们,一个道不愿死,一个说愿享乐,想到自己年老血衰的一天,各个都悲啼不已,声声恍若泣血,令人闻之心伤。
“那那,你刚刚言道,此般异象,是有人求得长生不死。这岂不是还有避死延生,教我等能永远享乐的法子?”
猴王连连挠头,围着那通臂猿猴上蹿下跳,很是焦急。
通臂猿猴连忙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真所谓道心开发哩!”
一顿吹捧之后,这老猿猴才开口道:“好教大王知晓,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猴王顿时大喜,连忙问道:“可知那三等?”
老猿不急不缓,深处三根指头曰:“乃是佛、仙、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大王若是想要长生,就得寻得此三者,求一个避死延生的门道儿才是。”
猴王闻言,连连点头,直觉有理,遂继续询问:“好猿猴,好猿猴,快快告诉我,此三者何处可寻?”
老猿顿时笑道:“听闻,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方能得见。”
猴王闻言大喜,而后环顾左右道:“二三子,我明日便下山,远走天涯海角,寻此三者,且求一个避死延生的门道,教吾等共享长生!”
一群猴子闻言,纷纷大喜,欢喜叫嚷:“共享长生,共享长生……”
翌日一大早,群猴四散山林,摘异果,刨山药。寻得千般芝兰香蕙,万种瑶草奇,要给猴王做一个辞行宴。
待辞行宴结束,猴王又吩咐左右,伐竹作筏,以渡汪洋。
……
且说那西牛贺洲之地,有一净土仙地。
远远望去,果是好山。只见氤氲云雾之内,能见千峰排戟,万仞开屏。又有日映岚光之景,雨收黛色之颜。一看便知乃是仙人之居所也。
山间,有楼阁观宇矗立,隐隐约约透过山间烟雨,颇有水墨域境。
其中一座亭台之中,只见虞韵和太微华对弈。
“还是地上净土,住起来舒适,海上仙岛远没有这种意境。”太微华落下黑子一枚,看向虞韵。
虞韵沉思片刻,落下白子:“别想干扰我落子。”
周承端坐在两人旁边,身前捏着圆光,正观望那东胜神洲大地之上,秦王扫六合。
倏然间,周承目光一转,身前圆光变化。
只见那巍峨宫殿散去,浮现出汪洋大海的景象。
狂风如骤,暴雨倾覆,在海面上掀起来惊天波涛,若是凡人见之,端得是教心神惊骇。
而就在这般大浪之下,能够看到一叶扁舟随着波涛荡漾。
有一猴儿,紧紧抱着筏子,浑身早已经湿透,毛发紧贴着身子。
这猴儿自然不是别人,正是那开始了求仙访道的猴王。
只不过如今才刚刚出发,还没到南赡部洲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