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第328章 ,五年之约,百官叩拜,汉王回礼,汉国变法!
第328章 ,五年之约,百官叩拜,汉王回礼,汉国变法!王十三郎扔下已经破烂不堪的剑匣,右手手掌几乎已经看不到血肉。
望着剑光洪流的方向。
眼神中带着愧疚之色。
“汉王,我承认你的伟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伟大都会成功。”
“我既然受人之托,那就一定要完成任务。”
无数剑光笼罩在刘鸿身上。
这一剑蕴含着四顾剑二十年的功力,一剑足以荡平上千士卒。
程巨树双目赤红,鼓起全身真气,想要将刘鸿从剑气洪流中救出来。
“不!”
只是在凌厉的剑气中,程巨树撞得头破血流。
也依然阻挡不了剑气洪流,冲击着刘鸿身躯。
最终程巨树跪在地上,大块眼泪掉在地上。
他没有完成对兄弟们的承诺,也没有保护汉王。
王十三郎摇了摇头,哪怕刘鸿全盛时期承受着剑匣,稍有不慎也会身死道消,更何况是现在。
抬腿准备直接离去。
只要他想走,大宗师以下的人物,都拦不了他。
剑气洪流渐渐平息,整个庭院化作了废墟,仅仅只是承受了微不足道的剑气。
刘鸿懒散的声音在废墟中响起。
“所以你不就是侠士吗?说那些忧国忧民的东西干什么?”
“对了,难道你背后的大宗师没告诉你,我与神庙使者达成了盟约吗?”
王十三郎难以置信地看着完好无损的汉王刘鸿。
神庙使者挡在刘鸿面前,手中铁棍化作了粉末,身上流淌着金色鲜血。
这有点类似于苦何的鲜血了。
不过苦何是大金刚体状态下,血液在真气中染成了金色。
而神庙使者留下的,不过是机油罢了。
刘鸿双手竖立,淡笑地望着手足无措的王十三郎。
他又不是傻子,神庙使者这么好的武器,怎么可能白白让他跑掉了,所以才立下五年时间。
五年之后,举兵伐庆。
活捉五竹和范闲,让神庙使者带回神庙之中。
王十三郎神色缓缓凝重起来。
范闲并没有告诉他,刘鸿背后还站着一名大宗师啊?
天下四大宗师,加上刘鸿,五大宗师。
这些站在世间之巅的五人,都在默契隐瞒着神庙消息。
仿佛神庙高高在上就行,不需要显露踪迹,出现在世人眼中。
神庙使者目光没有瞥王十三郎,眼神露出人性化的疑惑色彩。
“你知道我会救你?”
刘鸿随意将身上的灰尘拍干净,咧嘴一笑。
“当然!我现在可是对神庙很重要,若是我死了,仅凭你一个人根本无法带回五竹和范闲。”
刘鸿本来可以逃之夭夭。
不过他没有,他需要神庙使者抗下这一击,再次重伤。
神庙使者露出恍然之色。
也亏他是机器人,没有感情,指令之中只有带回五竹和范闲。
若是寻常人,被刘鸿这么利用,恐怕直接暴跳如雷了。
神庙使者似乎明白了什么,向着王十三郎方向走去。
“神庙会激活所有使者,五年时间,不仅会带回五竹和范闲,也会将你的汉国覆灭。”
王十三郎浑身汗毛竖立起来,不过神庙使者并没有对他出手,反而向着大东山废墟之地走去。
他需要再次疗伤。
程巨树眼神中露出一丝茫然,不明白神庙使者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只有刘鸿目光幽幽,也并没有对神庙使者再说什么。
如今汉国制度确立,思想掀起萌芽,之后就要让内库三大坊工艺通过国有的形式,开遍整个汉国。
这是要改变汉国的落后思想,还有落后生产力。
思想,神庙可以置之不理。
但是生产力提升,科技发展,如同当年的叶轻眉一样,神庙会想尽办法扼杀科技发展。
不过与叶轻眉不同的是。
刘鸿已经是大宗师,而且还是开国君主,在汉国之中能够依靠威望。
慢慢促进生产力发展,让三民思想开遍整个汉国,乃至天下!
刘鸿伸了伸懒腰,指着王十三郎,缓缓开口。
“这次我不杀你,但是会让你跟四顾剑带句话,要么东夷城归属于汉国。”
“要么等我实力恢复,拼着再次重伤的风险,前去东夷城击杀四顾剑!”
王十三郎浑身冰冷,看着面前这位汉王,声音都有些变样。
“我已经脱离东夷城了,我的所作所为与东夷城无关。”
刘鸿笑了起来,连一向沉默寡言的程巨树也笑了起来。
有没有关系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曾经的东夷城剑庐门徒,拿着四顾剑的剑匣,刺杀汉王!
如果刺杀成功还好说,可问题是刺杀并没有成功。
谁让四顾剑和叶流云以伤换伤,恢复伤势起码要一两年,恢复实力起码要五年。
刘鸿欺负的就是东夷城这五年里,根本没有一个全盛时期的大宗师坐镇。
“东夷城慢慢想条约吧!”
亲卫重新聚拢,汉王车驾已经重新准备好了。
“回京都!潜龙湾的那位北齐大公主估计已经来到京都,我会娶她为贵妃。”
刘鸿平淡的语气,在此刻掀起了一些波澜。
当初承诺北齐大公主三年就将她放了。
结果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还三年,现在都十年了。
整得北齐大公主从适龄出嫁的黄大闺女,成为了大龄剩女。
说实话,刘鸿对这位北齐大公主还是很愧疚的。
自己忙着处理权斗,忘记了这位大公主。
下面人看到自己并没有什么表示,虽是好吃好喝招待着北齐大公主,不过咬紧牙关,死不放人。
王十三郎听到刘鸿的话后,心头一沉。
苦何被刘鸿背刺,身负重伤,奄奄一息,看着大宗师的体质苟延残喘。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现在刘鸿又恬不知耻,要迎娶消失已久的北齐大公主。
还给予贵妃之位,暗示着北齐皇室,汉王与北齐皇室的子嗣,也有可能成为成为下一任汉国帝王。
这是赤裸裸的示好,削弱北齐势力的抵抗之心。
更何况北齐皇帝战豆豆,贵妃司理理快十年了,也没有诞生出子嗣。
朝堂势力已经不稳,否则上杉虎也不至于这么轻松,从琅琊郡领军来到大东山之中。
王十三郎咬咬牙,猛然拔出宝剑。
璀璨夺目的剑光亮起,向着刘鸿后背刺去。
刘鸿一把抓住王十三郎的宝剑,神色淡漠。
“黔驴技穷了吗?你毕竟不是大宗师,根本伤不了我!”
手掌微微用力,宝剑瞬间炸裂成了碎片,仿佛有了灵性,穿透进王十三郎体内。
王十三郎想要逃离,不过这些宝剑碎片,封锁住了他的所有退路。
“嘶溜……”一声。
碎片扎进王十三郎体内,将他死死定在地上,无法再进一步。
刘鸿收回目光,重新坐在车驾上。
哪怕虚弱期又如何?
没有大宗师的压箱底手段,仅凭这群九品,根本伤不了刘鸿。
这是生命本质的差距,仅仅一步,如同鸿沟,难以跨越。
四大宗师,四顾剑的底牌已经用出来了。
现在就看看另外三人。
不过显然也不太像是杀伐之术,否则这四人早就应该商量好,趁着刘鸿的虚弱期,赶紧弄死这位最年轻的大宗师。
王十三郎浑身鲜血不断流淌在地上,语气虚弱,不过声音依然坚定。
“汉王,你不杀我,你会后悔的!总有一天,我会突破大宗师,再来刺杀你。”
刘鸿眼眸也不抬一下。
“是吗?那我给你时间追赶,直至你遥望不见!”
“或许等你突破大宗师之后,你不仅不会杀我,到底会为我而战呢!”
王十三郎犹如死鱼一样,扎进地上,动弹不得。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鸿离去。
刘肥跑到刘鸿车驾中,眼神中透露着无比向往。
“父王,我也想向你一样,成为大宗师。”
刘鸿捏了捏刘肥地脸蛋,呵呵笑了起来,目光幽邃而又深远。
“那你可得努力了!这会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刘鸿能感觉到,远在江南庆国的庆帝,似乎有些控制不住霸道真气了。
哪怕他还能保持大宗师的境界,但也没有办法像昔日一样,肆无忌惮汲取天地真气,化为己用。
天下的真气浓郁度,正在缓缓提升。
或许有一天,真能有人突破大宗师,也说不一定。
“五年啊……”
刘鸿抱着刘肥,经过东山路十多州郡之地,幽幽一叹。
他已经竭尽全力,终究还是只能给汉国拖延五年时间。
沙州,连同京都和安东三路的必经之路。
在听到刘鸿到来后,望风而降。
沙州知州,郡尉自缚手脚,等待汉王的审判。
沙州水师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在郡尉的带领下投降。
一部分通过长江河道,向着江南庆国赶去。
汉王刘鸿对世家太过于苛待,如今天下未定,他们还有选择,或许投靠老主子庆帝是个不错的注意。
刘鸿对投降的知州,郡尉,也没有过于苛待。
先让他们前去讲武堂粗步接受汉国理念,再在郭宝坤的汉民党进修一段时间,就能异地调用了。
毕竟是汉国刚建立,第一批投降的庆国势力。
刘鸿也要做出一定表示,可以说是退步,只要这些世家大族不妨碍刘鸿的国策,他们也依然能在汉国生根发芽。
刘肥一路四处张望,眼神地兴趣越来越浓郁。
知道看到了一座宏伟的城墙。
京都到了!
林若甫身着丞相服饰,带着六部尚书齐齐迎见着,汉国最高统治者。
汉王刘鸿。刘鸿看到六十多岁的林若甫,身形还很硬朗,放声大笑起来。
“林丞相,重回丞相之位,感觉如何?”
林若甫面带笑容,手掌轻轻抚摸着胸口内阁首辅的徽章,轻声叹道。
“恍恍惚惚,已如隔世!”
刘鸿,庆帝同为雄才大略的帝王。
林若甫想不到刘鸿竟然恢复,庆国废除十年的丞相制度,而且还设立内阁首辅。
让丞相的权力更进一步。
可以说,若是帝王昏庸无能,丞相就是汉国的第二把手,常务副皇帝。
刘鸿和林若甫目光对视起来。
没有历代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锋相对。
林若甫仿佛明白了刘鸿的心意,只是他怎么也抓不住。
他这个在天下享有名望的庆国最后一任丞相,曾经也是世家大族,相权的代表者。
更是从豪门厮杀出来的平民丞相。
刘鸿本来可以像庆帝一样,给予他超一品的国师之位,将林若甫高高悬挂起来。
但是刘鸿没有,反而放手给予实权,让林若甫成为汉国丞相。
林若甫抚摸着已经苍白的胡须,望着正值壮年的刘鸿,忍不住叹息一声。
“汉王!我已经老了,恐怕帮不了你几年了。”
内库三大坊在汉国不断扩大生产,汉国的制度又在不断限制着世家大族的权力。
刘鸿和境内世家大族,之所以还能保持平和姿态。
全靠着林若甫,郭攸之,黄明,这些润滑剂。
刘鸿紧紧抓住林若甫的手掌,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林相足够了,你能来帮我,已经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林若甫也爽朗笑了起来。
“汉王还年轻,何必说这些多愁感善之话,如今汉国初立,这可不平静啊!”
刘鸿也笑了起来,将刘肥交给曹氏,让亲卫带进皇宫之中。
林若甫,带着六部尚书,跟在刘鸿后面,慢慢向着皇宫走去。
这将会是汉国的第一次大朝会。
刘鸿高坐在,昔日庆帝的宝座上,注视着消耗百官。
文官以林若甫,张良,范思哲为首。
武将以韩信,二狗子,程巨树为首。
还有宣传部门,纪信,郭宝坤。
宗室势力,李承乾,李承泽。
洪竹望着人才济济的好国朝堂,眼眶有些湿润起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为了今天,刘鸿牺牲得太多,哪怕自己的嫡长子刘盈,范若若都陷进了江南庆国。
韩信一甩身后将袍,抱拳行礼。
“汉王!如今我大汉掌握潜龙湾,西凉路定州,京都路京畿七县,沙州,东山路,江北路。”
“虽汉王文治武功乃是天下第一人,但依然改变不了汉国国力孱弱的情况,既然十税一的国策已经确定。”
“为了南伐庆国,北征齐国,东讨东夷城!请汉王变法!”
韩信身后,车骑将军二狗子,四方将军通通跪了下来,高声齐喝。
“请汉王变法!”
唯有变法,励精图治!
利用三大坊的先进生产力,改造着整个汉国,提升军备水平。
利用三民思想,整顿吏治,扩大中小地主,手工工作者,小商户的统治基础,教化民众。
思想,科技双重并用之下,实行精兵政策,才能迅速提升汉国国力。
以林若甫为首的文官群体有了些许骚动。
吏部尚书张良目光幽幽,想要开口劝阻。
一旦实行变法,或许连神庙都会改变支持的态度,现在刘鸿的对立面。
这对于本来新兴的汉国,又是一场沉重的打击。
只是张良又怎么也说不出口。
为了这一刻,刘鸿已经隐忍了十年,看到害怕神庙阻止,停止万众一心的变法吗?
林若甫沉思了一会儿,缓缓拱手,沉声开口。
“请汉王变法!”
背后的文官势力纷纷开口。
既然刘鸿想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王朝,那趁着开国之际,汉国还没有沉重包袱,勇敢向自己开刀。
刘鸿望着纷纷支持变法的文武百官,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限制世家大族势力,最高赋税十水一的国策下。
想要迅速提升汉国实力,只能变法!
通过极发百姓生产积极性,产品的流转生产,军备水平提升。
以另外一条道路,推向汉国走向强国之路!
刘鸿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沉声开口。
“诸位,可否知道,一旦变法开始,各国便不会积蓄实力,将立刻扼杀汉国。”
在神庙的威望下,哪怕神庙使者身受重伤,其他三名机器人正在等待激活。
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声望,加上庆帝等大宗师的忌惮。
狂攻新生的汉国。
到时候汉国即将陷入战火之中,国内兵力薄弱,世家大族趁机造反作乱。
林若甫轻轻抚摸着胡须,脸上缓缓浮现出笑容。
“知道!”
刘鸿点点头,继续发问。
“诸位可都知道,如今我汉国的疆土,衔接着西胡,北齐,东夷,南庆,可所谓四战之地。”
“一旦任何一处战略要地有所损失,那汉国就会变成两块,甚至好几块飞地。”
韩信站了出来,沉声开口。
“知道!不过我等将士不会看着这一幕发生,哪怕让我这个大将军亲自顶上去,也不会让汉国成为飞地。”
刘鸿眼神凝重了许多,继续开口发问。
“诸位可知,一旦变法深入展开,诸位也有可能成为变法牺牲的一员。”
朝堂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就是革命啊……
工部尚书萧何站起身来,扫视着沉默的文武百官,放声大笑起来。
“汉王!要是真有这么一天,那在说吧,实在不行将我的人头悬挂在京都城门,宣告变法的坚决性。”
刘鸿看着很少见面的萧何,眼神有些触动起来,不过摇了摇头。
“仅仅你一个工部尚书,内阁成员的命,怕是不够威慑。”
二狗子站出来,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笑容。
“汉王!那再加上一个车骑将军呢?”
刘鸿神色有些讶然。
二狗子家中妻妾成群,当初悬空庙工匠也舍不得给予银粮。
还多次质疑自己迟迟不造反。
现在二狗子也敢拿自己的命,作为变法的筹码?
二狗子望着面色红润的刘鸿,笑容之中充满了骄傲,望着朝堂百官,朗声开口。
“诸位!说真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变法,三民思想又有什么意义,我就是个混混,大老粗。”
“说实话,要不是汉王的一手提拔,我恐怕还是个混混,每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文武百官发出哈哈笑声,笑声之中没有讽刺,只有善意。
二狗子嘴角微微勾起。
“但是我愿意为了汉王,献出我的性命,我的全部身家!”
“汉王为我们做得够多了,我是时候回报汉王了,我也有私心,这并不是为了汉王,而是为了我的大哥!”
笑声戛然而止,无数目光落在二狗子身上,审视,探究,怀疑。
二狗子坦然面对,回应着文武百官,只有坦然二字。
刘鸿幽幽叹了一口气,用只有自己能清楚的声音,喃喃自语。
“二狗子啊……”
林若甫发出呵呵笑声。
“既然你们这群年轻人,也敢舍弃自己性命,开始变法,那我这把老骨头就陪疯一把。”
无数文武百官再次跪了起来。
声音无比宏亮,而又坚定。
“请汉王变法!”
有拨乱反正的兵部尚书黄明,刑部尚书何况,礼部尚书郭攸之……
有陪刘鸿打江山的二狗子,吕胖子,程巨树……
有真心明白变法好处的,韩信,张良,萧何……
还有经历过世间磨难,依然初心不改的范思哲,郭宝坤……
这些人在对刘鸿的感恩,个人魅力,威望,理想之下,紧紧团结在一起。
支持着刘鸿,开启轰轰烈烈的汉国变法。
每个为官之人,曾经都有些或多或少,为国为民,为天下开创太平盛世的宏大理想。
在刘鸿这位宽厚坚毅的君主之下。
选择了和历代封建王朝不一样的道路。
没有人知道这条路适不适合走下去,但是起码在这一刻,他们为的不是自己。
是愿意舍弃一切推行变法的汉王。
是那些对生活充满美好希望的百姓。
刘鸿扫视着众人,鼻子微微有了些许酸楚。
缓缓起身,向着文武百官深深拜了下去。
“感谢诸位支持,哪怕你们其中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变法,也愿意支持着我。”
“既然如此,那我以汉王的名义宣布,汉国开始变法!”
“拆分,扩大内库三大坊!铁器生产,食盐等重要工业,交由工部管辖,设置工厂。”
“琉璃,布料等生活用品,技术公布给民间,允许民间创办工厂,在汉国宏观调控下,自由竞争。”
“在州县之地,大肆创建民情大会,有农民,工人,商人,地主,吏员士卒,五大阶级,共同监督变法进程。各级民情大会观点,统一交付内阁处理,州县官员无权插手。”
“鼓励汉国百姓种植粮食,善于种植粮食的农户,可以酌情提拔为各级农耕使,享有三品到九品待遇,由内阁决策!”
“鼓励军械制造,鼓励民间生产技术,有所研发者,可酌情提拔为科研使,待遇与农耕使等同。”
刘鸿一连串说完变法内容。
几乎是一口气说出,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显然这些话,他已经准备了很久,很久……久到刘鸿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已经将变法内容牢记于心了。
文武百官齐声开口。
“谨遵汉王旨意!”
所有人都明白,汉王回京后。
一场轰轰烈烈的汉国变法,即将如火如荼开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