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1260有一个故事要讲给你听(二)
第1271章 1260.有一个故事要讲给你听(二)在一次穿插行军之后。
程杠头所在的部队终于绕到了敌军前面,与兄弟部队一起,将一支敌人包了饺子。
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全军冲锋。
漫山遍野的火光,爆炸。
志愿军一个冲锋,就击溃了敌军防线,打的敌人鬼哭狼嚎。
程杠头所在的工兵部队也随着大部队冲了进去。
程杠头一眼就看到了藏在破烂卡车后面,打算放冷枪的黄毛鬼子。
他一个箭步冲上前,抡起铲子狠狠拍下……砰!
军功章挂在了他的胸前。
时光荏苒。
严冬褪去。
绿草铺满大地,野盛开,岁月来到了盛夏。
程杠头的容貌更成熟了些。
但是身上的硝烟好似还没有褪去。
他已经离开了战场,换上了崭新的夏季军服,胸前挂着三枚闪亮的军功章,骄傲的站在前排。
这里像是授勋仪式,又像动员大会。
之前出现过的那位旅长,正站在正前方,一脸严肃。
“同志们,战争结束了。”
“按理说,你们可以回到家乡,看看老父亲,老母亲,看看兄弟姐妹。”
“娶妻,生子,好好过日子……”
旅长说到这里,停顿了许久。
深深的吸了口气,好似在为自己下定决心。
“但是,国家需要你们!”
……
“呜~~~”
又是火车的鸣响。
程杠头和他的战友们,刚刚从战场上下来,又来到了西北大漠……
罗布泊,马兰基地。
罗布泊的夜风不是风,是裹着冰渣的锉刀,在天地间尖啸。帐篷的帆布被撕扯得濒临破碎,支撑的钢架在持续不断的、鬼哭狼嚎的厉风中发出濒死的呻吟。
金属杆在沙地里翻滚,撞碎了好不容易攒下的玻璃温度计。
那些插进沙里半米深的木杆,像麦秸似的被狂风连根拔起,在空中打着旋儿飞远。
暴雪来得毫无征兆,尖利的呼啸里夹着冰粒,打在帐篷上发出冰雹似的密集声响。
夜间的狂风卷起地上粗粝的沙石和新落的雪沫,拧成一条条灰白色的、狂暴的鞭子,狠狠抽打着大地上的一切。
白日里,化雪的水顺着帐篷缝往里渗,夜里就结成冰棱,把被褥冻得硬邦邦。
冷,很冷,恨不得比朝鲜的冻河还要冷,人只剩下胸口这点热气还能觉着是在活着。
风,大风,狂风卷着暴雪呼啸而来,肆虐的吞噬着渺小的人类所留下的一点点痕迹。
程杠头裹着一件看不出原色的旧皮袄,像个风化的石雕,背对着风口,用几乎冻僵的手,一下,一下,刨着雪窝,刨着不知被压塌了多少次的半地下式工棚……
暴虐的大自然一次次地推平大地上的一切痕迹。
渺小的人类又一次次地重新站起。
一次,又一次;一轮,又一轮。
一直到熬过这个,好像永远过不去的冬天……
大雪终于褪去。
转瞬间,又迎来了烈日的炙烤。
把灰黄的地面晒得发白,晃得人睁不开眼,空气灼热干燥,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滚烫的砂纸。
在这里,好像没有春,也没有秋,只有漫长的冬天,以及短暂的盛夏。
宛如炼狱。
而就在这炼狱。
好似一夜之间,漫山遍野冒出来绿色的青草。
顶着烈日肆意生长。
张开了一朵朵蓝紫色的小……
夜色中,程杠头的凉鞋踩过沙砾,发出咯吱声,裤脚扫过丛带起细碎的香。
月光把戈壁滩照得泛白,马兰的影子贴在地上,像撒了一地星星的碎片。
月影渐渐西沉,露水从瓣滚落,在沙地上砸出细小的坑。
朝阳从天边升起,把马兰的瓣染成金红色,像无数支举向天空的小火把……
程杠头站立在蓝紫色的丛中,面容日渐苍老,从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渐渐变成了沉稳的中年。
变成了老程。
“老程啊,你听见了么?”
身后,一个带着喜气的嘹亮声音响起。
老程没有回头,喃喃的重复着“马兰……开……二十一……”
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这首儿歌!在死寂的马兰基地,在通讯受到严格管制的年代,这看似无意义的童谣旋律,曾被他们这些“消失的人”用作传递简单信息的特殊频率暗号!
多少个提心吊胆的夜晚,约定的调子响起,意味着某个环节安全,或是某个数据需要复述……那是深埋于黄沙之下的青春密码,是比原子核更沉重的秘密……
轰!
蘑菇云在天边炸起,炸出一个数字——【1964】!
“小皮球……架脚踢……”
“马兰……开……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伴随着稚嫩又轻快的儿歌。
蓝紫色的马兰海,如翻涌的波浪,迎风摇曳。
——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
三峡大坝开工建设、无数工厂填满了荒野;城市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巨大的海港吞吐着巨轮。
高铁在大地上飞驰、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天宫空间站漂浮在太空。
沧海桑田。
外面旧貌换了新颜。
当年的少年郎也已经垂垂老矣。
也从老程,又变成了程老。
“程老啊,咱们马兰基地已经结束了使命,您有什么要求么?要回家么?”
程老缓缓地摇了摇头,“不回啦,家里早就没人啦,部队就是我的家。”
“要求么,送我去个暖和的地方吧,这辈子,太冷了……”
这句话又让许多人哭了起来。
是啊,程老从青年时入朝,就在冰天雪地里打滚,接着又来到罗布泊,继续脊梁扛着风雪。
一直到满头白发。
他真的,太冷了……
“好啊,请您去海南吧,那里在建设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那里也有咱们部队,您过去了,就跟到家一样……”
——
画面从已经变成博物馆,有了绿树、湖泊、公园,有了公路、高楼和大片农田的马兰基地。
转到了大海、沙滩、椰子树,和高高耸立的火箭发射架的海南文昌。
在卫星发射中心一道小门外面,多了一个喜欢晒太阳的老头。
乐呵呵的看着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年轻的航天工作者们。
从这里进进出出,围着他要听当年的故事。
他的面容,也越来越年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