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武侠小说 > 泼刀行 > 第732章 桃都山传说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32章 桃都山传说

    第732章 桃都山传说
    “可知道这是何地?”
    书吏被请入房中,王道玄指着那记录询问。
    此时已是夜半三更,这书吏连着忙了数日,从天没亮到现在,都没合过眼,早已困的两眼皮打架。
    听到王道玄询问,故作低头查看,实则连是什么都没看清,就耷拉着眼回道:“回道长,小的不清楚。”
    “哼!”
    旁边吕三顿时不满,“看都不看,可是消遣我们?”
    对方模样能瞒过普通人,却糊弄不了觉醒神通的术士。
    “呃…”
    书吏脑子顿时清醒点,但还是苦笑抱拳道:“诸位先生,在下不过一小吏,就是帮忙跑腿,干些杂活,衙门里的事,还真不知道。”
    说话间,又瞥了那典籍一眼,低头道:“在下虽然不知此事,但这书却认得,无论上面记载了什么地方,恐怕都已消失。”
    “哦,怎么说?”王道玄有些好奇。
    书吏连忙解释,“这里可是京城,首善之地,若搞的邪祟滋生,民怨沸腾,岂不成了笑话?”
    “因此,无论都尉司还是执法堂,都很上心,凡听闻有不轨之徒聚集都尉司必前往侦察,每逢节令或初一十五,城隍庙也会派出兵马巡查京城周围。”
    “《两宋舆地妖邪志异考》、《漕河沿岸邪祀诡庙辑录》、《金代京城妖异志》、《皇城根旧事杂俎》这些书,都是过往朝廷查办案件的依据。”
    “只要是在京城附近,基本都翻了个遍。”
    “如道长看的这本《漕河沿岸邪祀诡庙辑录》,乃是前朝大兴年间之事,地点是在通惠通河古渡口北,时时境迁,如今早就成了人烟聚集之地。”
    “诸位若是前往,多半找不到什么东西。”
    “不对!”
    王道玄疑惑道:“若那里早已被查过,林胖子手中的兽形磨面又从何而来?”
    书吏无奈道:“那都是前朝之事,执法堂的人,本就来自五湖四海,当时法令不严,说不定就是那会儿流出。”
    听得此话,王道玄等人面面相觑。
    这小吏虽然油滑,但说的也没错。
    “不急。”
    王道玄沉思道:“我们可继续推测。”
    “倘若那东西是前朝流出,林胖子无意中得到,必然是发现了什么东西的线索,但自己找不到,所以来请孔尚昭帮忙。”
    “若是寻常宝贝,孔尚昭不会涉险,蒯大有见多识广,更不会跟着他们瞎胡闹,此物必然让三人都感兴趣!”
    “孔书生善于抽丝剥茧,线索必然还在这些书中…”
    说罢,又带着几人继续翻阅。
    这一次,他们有目的性的翻阅,专找那些看起来就像是宝物的记载,且与傩面有关,终于有所发现。
    “找到了!”
    吕三拿起手中《金代京城妖异志》,指着其中一页,“道长你看,是否就是这个?”
    王道玄闻言,接过来仔细查看。
    京城这地方,也是曾经的大金中都。
    当时除了金人,还有不少异族汇聚,这本《金代京城妖异志》便记录了很多不为正史所载的诡异风俗。
    虽多荒诞不经,却也有参考价值。
    借着摇曳灯火,果然在一页纸色格外暗黄、边缘似乎曾被水渍浸泡过的残破书页上,王道玄看到了让人头皮发麻的图画和描述:
    “傩神冢,掘于中都南郊地脉交错之地,非祭神,乃囚古灵‘魈眚’之首级也!其目能‘洞九幽’‘引黄泉’……金廷秘使‘开目众’,以古法塑‘镇魂活俑’封其孔窍,锁地脉煞眼,禁其通幽之力……每至阴年阴月,须以血食供之,引其力而不全醒……然终遭反噬,地崩庙毁,活俑皆化作石僵……后世讳之,称其为‘鬼眼坑’…”
    “国师得桃都山之木,炼镇狱桩以镇之!”
    那“魈眚”之首级,正与林胖子得到的兽形傩面相似。
    “是桃都山之木,原来如此…”
    王道玄恍然大悟,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见众人不解目光,他面色复杂,开口解释道:“我与衍小哥曾搜集整理古来幽冥传说。”
    “其最早记载来自《尚书·尧典》,称为幽都,因日行至是,沦于地中,万象幽暗,故曰幽都。”
    “当时传说,幽都由后土分身或土伯统治,土伯形象可怖,手持九条绳,头长尖角,隆背血手,虎头牛身,生三眼,逐人魂魄而食。”
    “幽都可怕,游魂野鬼不愿前往,四处游荡。而这些游荡的魂魄,便由桃都山上的神荼、郁垒掌管。”
    “桃都山有巨桃,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初升则引颈而啼。是时,百鬼夜游尽归,列俟树下鬼门。神荼、郁垒二神司察之,见为恶者,辄引而缚以苇索,投餧饥虎。故群鬼慑怖,莫敢犯禁……”
    吕三疑惑,“这东西可是神话传说。”
    王道玄摇头道:“神话与历史,总有某些联系。”
    “传闻汉时鲁地便有桃都山,不知是真是假,但那金国国师得了一根,炼为法器,镇压古灵魈眚之首级。”
    “还有这‘魈眚’的模样,听起来也像是土伯。”
    “镇压‘魈眚’首级的鬼眼坑,很可能已经被破坏,在大宋和大兴年间,又再次作祟,蛊惑百姓供奉在傩神庙。”
    “说其遭了天谴,听起来应该是被雷法破坏。”
    “而林胖子找孔尚昭,很可能就是为了这桃都山之木。”
    吕三皱眉道:“可真会自找麻烦,告诉执法堂不行么?”
    王道玄叹了口气,“你可知这桃都山之木代表了什么,神话传说中的玩意儿,告诉执法堂,哪还轮得到他们?”
    说着,看了看外面离开的书吏,低声道:
    “还有,咱们也不能说。”
    吕三心领神会,同样低声道:“为何?”
    “因为涉及到‘活阴差’和‘还阳者’!”
    王道玄沉声道:“衍小哥的事,你也知道,‘活阴差’曾叫‘黄泉使者’、‘东岳来客’,说不定现在还有加个‘幽都使’或‘桃都山客’。”
    “自佛法出现在中原,幽冥再起变化,衍小哥这‘活阴差’已成独一份,说不定此物能帮上他。”
    “还有,此事或许涉及到大罗法界,其中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如今人道变革已至,乃大争之世。”
    “若告诉都尉司,说不定这机缘就没了。”
    吕三一听,顿时了然,低声道:“要不要回去告诉衍小哥?”
    王道玄略微沉思,摇头道:“不可。”
    “衍小哥那边要守护燧轮真君,更加重要,他这些年为我们多半谋划,总不能只让他一人费心。”
    吕三也点头赞同,“这些古籍上记载的地方,都已损毁或消失,道长,咱们该如何找起?”
    “我虽不知,却有了线索。”
    王道玄抚须道:“林伯不是说了么,他们三人提到了鬼市,兽形傩面便是从那里找到,他们多半也会前往鬼市找线索。”
    “明日,咱们去苏园一趟,鬼市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
    …………
    次日,京城骤雨忽至,下个不停。
    苏园“听泉轩”内,檀香未散,窗外雨打池塘噼啪作响。
    “劳烦赵姑娘了。”
    王道玄微笑拱手,一旁的武巴拼命往嘴巴里塞糕点。
    他们来苏园,自然是因为眼前的赵婉芳。
    因为李衍的关系,当年在长安他们也算熟悉。
    噗嗤!
    望着武巴狼吞虎咽,噎的脖子青筋直冒模样,赵婉芳忍不住捂嘴一笑,又亲自给三个倒满茶水。
    “道长说的哪里话。”
    赵婉芳微笑道:“且不说咱们是旧识,如今金燕门也跟你们十二元辰是合作关系,自然要鼎力相助。”
    “话说回来,道长你们何时离京?”
    “江南那边已经打了招呼,报酬丰厚的活可不少。”
    “过阵子吧。”
    王道玄含糊其辞道:“京中还有些事,办完了就走。”
    就在二人闲谈叙旧时,一名青衣侍女快步走来,手中握着个制作精美,包浆浓厚,弄成鲁班锁的竹筒。
    赵婉芳葱指微动,轻轻一扭,将竹筒打开,看了几眼后眉头微蹙,“道长可知道兔儿爷庙?”
    “当然。”
    王道玄回道:“之前打过交道。”
    赵婉芳点了点头,沉声道:“方才金燕门三百‘灰线儿’撒出,终于钩到一丝腥气。林钰、孔尚昭、蒯大有失踪前,最后找了一人。”
    “谁?”
    “兔儿爷庙墙根下,时常蹲着的老乞丐。”
    “京城老鬼?”
    王道玄闻言顿时一愣。
    赵婉芳点头道:“就是他。”
    “之前李少侠要入‘九门阴墟’,便是他指的路。”
    说着,杏眼中满是凝重:“此人绝非寻常乞丐。灰线儿几代经营摸出的线头——这老鬼极可能是前朝大兴的皇族术师余孽。”
    “或许正因如此,他对京城地脉暗道的熟悉,远在我金燕门之上!甚至可以说,许多连我们都探不到的阴湿角落,才是他真正巢穴。”
    “此人盘踞京城多年,与我金燕门也偶有‘买卖’往来,只交易情报,绝不露面,神龙见首不见尾。”
    “看来林胖子失踪就与此人有关!”
    王道玄眼中精光一闪:“赵姑娘,可知他此刻藏身之处?”
    “他行踪成谜,但兔儿爷庙附近是据点没错。”赵婉芳道,“灰线儿传来最新消息,有人曾见他在破晓时分往庙后废弃的‘积淤塘’方向钻。”
    “那里污水恶气常年淤积,城隍游神都少去,极可能辟有秘径或暗窟!但具体在哪儿,只能靠道长自行去寻了。”
    “好!贫道即刻动身。”
    王道玄毫不迟疑,带着吕三和武巴,拱手便走。
    卯时末刻,大雨转为小雨。
    雨雾朦朦隆隆,仿佛给京城披上了一层纱。
    夜色无光,兔儿爷庙大门外,灯笼被夜风吹得摇晃。
    王道玄三人循着舆图及赵婉芳最后指点,避开庙前主道,专挑蒿草蔓生的洼地疾行。
    这里相对荒僻,空气中弥漫着腐败淤泥腥气。
    前方,一片散发着恶臭的黑水塘在雾霭中显现。
    塘边蒿草比人还高,细雨中沙沙作响。
    “道长,我来。”
    吕三上前一步,掐着法诀,口中嘶嘶作响。
    很快,荒草之中便钻出一条条毒蛇。
    吕三又嘶嘶几声,蛇群顿时游弋,带着他们进入草丛深处。
    腐烂的污泥和草腥味越来越浓,甚至有些刺鼻。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目标。
    掀起草丛下的破席,半掩在草席下的、仅容一人匍匐钻入的黑黢黢洞口,顿时出现在三人面前。
    正要进入,吕三耳朵忽然微动。
    “不对,有暗器,小心!”
    咻!咻!咻!
    话音未落,三道乌芒便毫无征兆地从浓雾中暴射而出。
    三枚暗器角度刁钻狠毒。
    两道撕裂空气,直取王道玄眼眸。
    另一道,竟在空中划出诡异弧线,封死了他所有侧向闪避的空间。
    然而,王道玄却面色如常,不动如山。
    他没尝试闪避,毕竟功夫实在一般。
    若是以往,只能靠伙伴,但如今已不再畏惧。
    就在毒镖及身刹那,他左手掐诀,猛地一引。
    “咄!”
    一声短促清越的真言破开雨幕。
    王道玄周身宽大道袍无风自动,周围雨幕震荡。
    老道的传承,来自西玄一脉,因为某些不得而知的玄门秘事,传承已经残缺不全。
    然而,道人却是另有机缘,得到了西玄一脉源头传承,来自上古修士赤将子舆所创的《五首神诀》。
    这是道家上古练气术,玄妙不凡,且有大罗神通。
    借着李衍神罡,王道玄炼成五首神通。
    一可喷吐罡煞之炁,加持术法。
    二可在胸中温养一股罡炁,随时调动。
    在书院之中,炼制法器的可不止李衍和沙里飞,王道玄费巨资,也给自己弄了这一身护身道袍,内嵌玄铁细丝,被万百巧用高明手法,绣出云纹雷篆。
    胸中一口罡炁喷涌,堪比金刚铁布衫。
    挡不住火枪,但挡暗器绰绰有余。
    砰砰砰!
    三枚暗器全都被弹开,打着旋落入泥中。
    赫然是三枚手里剑。
    旁边的吕三瞳孔一缩,
    “是东瀛人?!”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