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发电小说

手机版

发电小说 > 玄幻小说 >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 第563章 其实我和宋时微一直都没有分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63章 其实我和宋时微一直都没有分开

    第563章 其实我和宋时微一直都没有分开
    9月14日,中秋佳节,阖家团圆。
    可惜还有很多人,因为工作、身体、意外等等很多情况,没有办法回去与家人一起赏月。
    陈着是被动的,他实际上挺不想工作的。
    邓栀就是主动的,她回老家就得被迫相亲,所以宁愿留下来加班,耳边还清净一点。
    早上,邓栀还是像往常一样到了报社办公室。
    除了值班的同事,来来往往都没几个人,整层楼都显得没那么拥挤。
    “邓编,放假还来这么早啊。”
    偶尔也有同事打个招呼,邓栀是整个报社最年轻的栏目主编,对应到地方行政系统已经算是“副处”了。
    “今天路上都没几辆车,不怎么塞。”
    邓栀一边喝着牛奶,一边随手翻着今天的早报。
    垂下的发丝间隙里,耳垂圆润如捻熟的珍珠,但是却见不到熟悉的蓝色耳钉。
    看来她也是发现丢了一只,索性直接都不戴了。
    可是看了一会,邓栀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昨天定好的排版内容,怎么今天发行以后,内容好像被调整了。
    “我记得这篇关于医疗爱心的报道,原来在b2版的啊,怎么被放到b3了?”
    邓栀手上翻页的动作越来越快,也愈发确定排版被调整过。
    一般情况下,早报的印刷时间都是在凌晨两点左右,五点之前完成,六点左右最早的一批已经到达报亭了。
    所以大多数时候,确定了的内容就不会改动,如果有所调整,一般都是特大新闻或者有政治力量干预。
    突然,邓栀愣住了。
    因为在b1版面的显眼位置,她看到了一则《声明》,一字一句读完后,正在细细的消化内容。
    走廊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本应该放假在家的报社总编林云起也回办公室了。
    他拎着公文包,神色匆匆,目光严肃,抬头看见了座位上的邓栀,表情这才稍缓。
    “小邓,还好你在。”
    林云起来不及多说,直接吩咐道:“临时接到消息,上午朱书记要去慰问一家电子厂,由你带队负责,我在这边负责稿件照片的审核。”
    领导过节慰问普通工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作为媒体记者都已经习惯了,随便就能捏出一篇通稿: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朱书记赴本市企业开展“情系一线·共庆中秋”慰问活动,通过参观生产线、召开员工座谈会、发放慰问礼品等形式,向坚守岗位的工人致以节日问候,把党委政府的关怀送到心坎上。
    不过,朱书记可是市党委的一把手,他要亲自慰问的企业,到底是广州的哪家巨头公司呢?
    “溯回电子制造厂。”
    林云起看着邓栀,感慨万千的说道:“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溯回,陈总又搅动风云了,连朱书记都要给他的小破厂站台。”
    朱书记是副省级领导,他这个级别不会随意挑一家企业进行节日慰问的。
    只有两种。
    一种就是为地方财政做出巨大贡献的纳税大户。
    另一种就是意义非凡,【慰问】不是目的,为了向世人传递出特殊信号。
    比如说,来自政府方面的坚定支持。
    ……
    “慰问”倒是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流程都是一样的,负责接待的是一个叫王有庆的人。
    看着五大三粗不像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工程师,不过迎来送往很在行,始终落后于朱书记一两步位置。
    走在厂区里的邓栀逐渐发现,溯回电子制造厂也不是什么“小破厂”了。
    面积在原来的宝华电子厂上面,扩大了三四倍不说,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好几座,外表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的金属厂房。
    还有几栋不怎么高,但是镶嵌着玻璃幕墙的办公室正在建设中。
    厂区内地面平整,道路交横,人工湖正在缓缓挖掘,还有工人正在移植绿树和地皮,莫名有一种“白云区人民公园”翻新的感觉。
    虽然邓栀有些奇怪,电子厂不应该更专注于生产线方面的技术研究吗,怎么这么多钱搞这些东西?
    但是,真的很出片啊!
    随便拍几张都是成片,真有一种世界顶尖电子制造厂完成了技术积累后,开始追求人文气息的高大上逼格。
    总之,领导是很满意,因为他们又不懂技术,但是对厂区规划赞不绝口。
    上午的采访结束后,邓栀返回办公室,这才有空给陈着打去了电话,在“弟弟”的苦笑解释中,终于明白一切原委。
    “想不到会这么复杂,商场上处处都很凶险啊。”
    邓栀安慰道:“不过现在来看,事情正在往好的一面发展,据我所知已经有很多报媒刊登了你们的声明,朱书记上午还亲自慰问了溯回电子厂。”
    “这些我都清楚。”
    陈着在电话里说道:“但我现在也回不去,听说psion公司那边已经出离愤怒了,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我还得留在香港。”
    “那你爸妈知道你中秋节在香港吗?”
    邓栀问道。
    “我已经告诉他们了。”
    陈着笑笑说道:“我爸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就是我妈有点难过,她说第一次中秋节家里这么冷清,煎炸了藕夹都不知道谁吃,后来听说我女朋友要过去,这才开心一点。”
    “你女朋友要过去啊?”
    邓栀原来还想着,把单位发的莲蓉月饼和茶叶送给陈叔叔和毛阿姨,顺便陪他们坐会。
    邓栀纯粹站在一个晚辈身份,毕竟她是老陈两口子看着长大的,正好自己又没回老家,所以就打算拎点东西去探望一下。
    不过既然人家女朋友准备上门,自己就不僭越了,于是说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此时的东湖北院小区302号房,毛晓琴正在厨房里做着藕夹,这是陈着高中时爱吃的一道菜。
    藕片夹着肉碎,外面裹着一层面粉,放在油锅里走上一圈,端起来就是酥脆可口的藕夹了。
    客厅里电视放着声音,不过没有人看,陈培松正被指挥着打扫卫生,阳光斜斜的铺在地板砖上,窗台上的绿萝叶子也在随风摆动。
    像是生活停下脚步,不疾不徐地,将日子过成一首淡而有味的诗。
    “老陈,那个茶几底下也要擦一擦啊。”
    穿着围裙的毛太后,一边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一边说道:“一会俞弦过来,别到时觉得家里脏兮兮的。”
    “以前又不是没来过,至于吗?”
    陈培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本来肚子就有点大,弯腰再去擦着茶几就更费劲了。
    “以前是以前,过节是过节。”
    毛晓琴看了下时间,又把煮好的靓汤改成“保温”模式,喜滋滋的说道:“等到弦妹儿来了,我们一家三口马上开饭!”
    这个时候的毛晓琴,差点忘记还有一个被扔在香港的亲儿子。
    “小俞那边还有奶奶和爸爸呢,这丫头勤快,肯定也要把那边安排妥当。”
    老陈调侃着说道:“不会来那么早的。”
    “反正我现在又不饿。”
    毛太后拍了拍老陈圆滚滚的肚皮:“你也晚一点吃,换了岗位那么忙都没把你瘦下来。”
    “害!”
    老陈一听也有些愁眉苦脸:“忙是忙了,但是应酬也在增加,前阵子出差几乎是泡在酒桌上,这肚子还能瘦下来吗?
    “不然你就退休吧,为了健康着想。”
    毛晓琴从厨房里伸出头,认真的说道:“儿子现在也有钱了,一会折腾这个研究所,一会折腾那个厂,养养你这个老子应该问题也不大。”
    “额……”
    陈培松还真有些意动,但又觉得太年轻了,毕竟连50岁都不到就在家“啃小”。
    再说,自己这个年龄和经验,在体制内正是“搏一搏”的好时机呢。
    “算了,以后不重要的应酬就推了吧。”
    陈培松叹了口气:“就是林秘书长又要给我加担子了,实在不行,以后真跑路去给陈着的工厂看大门。”
    “给他看大门,还不如替他接送孩子呢。”
    毛晓琴白了丈夫一眼:“轻重缓急都搞不清楚了吧。”
    夫妻俩就这么说着体己的话,很快日头偏西,朝南的客厅里一片橘黄色的余烬,到处充斥着阳光过境的温暖味道。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毛晓琴的手机响了起来。
    如果说,现在很多中年男人的铃声是“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那毛晓琴这类受过本科教育的中年医生or教师,她们就会用邓丽君或者蔡琴的歌曲当成铃声。
    毛晓琴擦擦手拿起手机,发现是儿子的电话,转头对丈夫说道:“估计是告诉我小俞要过来了,比预料中要早一点啊,这才5点不到。”
    “喂~”
    毛太后开开心心的接通电话。
    “妈!”
    可是,儿子的声音却是前所未有的惊慌:“你们在家吗?”
    “在家啊。”
    毛晓琴笑着说道:“我和你爸刚刚做了大扫除,就等着你女朋友上门呢。”
    “……”
    此处非静止画面。
    真是硬生生等了十几秒,陈着都没有了动静,但是又能听到呼吸声。
    直到毛晓琴也察觉到不对劲了,询问这个以前老实听话,现在既不老实也不听话的儿子:“怎么了?”
    “……宋时微也要来看你们。”
    陈着涩声说道。
    “谁?”
    毛晓琴还以为听错了。
    这个名字只是存在于记忆当中,偶尔冒出来,也只是摇摇头觉得缘分不够。
    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美好了,做人不可太贪心。
    “我……”
    电话的另一端,儿子吞吞吐吐,似乎难以启齿。
    “快说啊!”
    毛晓琴忍不住催促。
    “其实我和宋时微一直都没有分开!”
    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大白天的闪入毛晓琴脑海里。
    ······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